清朝为什么把湖广行省划分为今天的湖南湖北?

第一,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湖广为省的说法始于元代。元朝统治者将广西、海南,以及湖南、湖北、贵州、广东大部分为湖广、中书两省,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当时的湖广省是真正的湖广省,包括两湖和两广地区。但到了清朝,湖广省只包括湖南和湖北两省,清朝统治者也分而治之,只保留了湖广这个名称。主要是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为防止一方势力崛起过大,将湖南、湖北分为两省,分别由巡抚、督抚分而治之。

而且清朝刚入关,南明政权就在长江以南。南明崩溃后,一些反清势力依然存在。此外,自明朝中后期以来,两湖地区一直是中国最大的产粮区,除了自给外,还销往沿海地区。当时有句谚语形容它的丰富。是湖阔熟,天下足?它为地方权力的扩张提供了基础。事实证明是真的。康熙年间,三藩之乱严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康熙平定三藩后,立即调整各地行政区划,这也是清政府将湖广分为湖南、湖北的一个原因。

第二,为了便于管理,促进经济发展。湖广的管辖范围虽然比明朝大幅度缩小,但依然辽阔。而且事情多,多个行政中心的设立过于臃肿,很多措施落实缓慢,南北差异大,类似于开垦土地的政策无法统一,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分开,方便管理。设立两个行政中心对其进行划分,也降低了集中驻军导致兵变的概率,可谓一举两得。除了方便政府管理,也方便老百姓。比如学者去一个省会城市参加科研,不一定要万里迢迢。

总之,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湖广分离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