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发展的过程

公共关系从诞生之日到现在,有一个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我们把这个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1)古代自发的“公关”。虽然严格意义上的公共关系只是在20世纪初才出现,但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其胚胎和雏形一样,具有公关意识的思想和活动在古代社会就已出现。但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公关的意义,也没有采用科学系统的方法来开展塑造形象的活动,所以都属于公关的自发状态。

在国外,考古学家在伊拉克发现了一份公元前1800年巴比伦王国的农场公告,告诉农民如何播种,如何灌溉,如何处理病鼠,如何收割庄稼,很像现代农业组织发布的宣传资料。这一发现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公关活动痕迹。

在中国古代,自发的公关活动也很普遍。传说在尧舜时代,朝廷在朝廷外设立“谗言局”,鼓励世人向朝廷进谏。《后汉书·杨震传》记载:“闻尧舜,谏鼓谤木而立朝”,可能是古代政府征求民意的最初设施。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宰相商鞅进行了变法。为了取信于民,他特意在城门口放了一只皮箱,并贴出告示说:谁能把皮箱从一个城门背到另一个城门,就赏十两黄金。一开始大家都不相信,但是有一个人做到了,还真的得到了奖励。第二天,很多希望这么容易就拿到奖励的人又聚集到了城门口,不过这时候已经没有木头了,贴出了政府改革的告示。自商鞅“言出必行,言出必行”以来,变法在人们心目中树立了威信,可视为一次成功的公关计划,史称“移木立信”。

纵观古今中外的自发公关,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特点:首先,盲目性。统治者其实并不知道大众的意思,他们的活动都是出于一时的需要,并不是自觉的行为。其次是实证。古代的公关活动缺乏系统理论的指导,人们只是根据常识或直觉行事。最后是低级。由于缺乏先进的传播手段,古代公关活动的主要形式是人际传播,其层次和范围都很小。古代的“公共关系”只能算是“准公共关系”、“准公共关系”的一种。

(2)现代公共关系的萌芽。现代公共关系萌芽于美国。美国独立战争中,独立运动* *利用集会、游行、展览、庆祝的机会,以诗歌、漫画、雕像等方式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号召民众起来赶走英国殖民者。在美国独立后的总统竞选中,现代公共关系中的一些常用手法被广泛采用,如利用报纸和小册子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利用与选民见面、握手等机会接触民众,最终达到争取选票的目的。

对于工商企业来说,现代公共关系的萌芽出现在19的20世纪30年代,以美国的“报纸宣传运动”为标志。当时,随着经济的繁荣和技术的发展,大众传播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1833年,纽约太阳报创办了廉价报纸——The Casual Newspaper,即你只需花一分钱就可以买到一份报纸,并尽力以大众化和廉价化的手段扩大订户,从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纽约太阳报》的这一举措得到了其他报纸的呼应,让很多普通人买得起报纸,从而大大增加了报纸的发行量,走进了千家万户。然而,报纸价格的降低造成了另一个结果,那就是报纸和期刊的广告费大幅上涨。这时,一些大公司为了节省广告费用,雇佣大量专门人员,在报刊上制造煽动性新闻,宣传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以扩大影响。为了迎合下层民众的阅读心理,一些报纸也愿意刊登这样的新闻,出现了所谓的“报纸宣传运动”。

当时,许多企业雇用的报纸宣传人员编造了许多离奇的新闻,以吸引公众对他们自己和他们所代表的组织的注意。最具代表性宣传者是受雇于纽约一家马戏团的菲尼斯·泰勒·巴纳姆。他一改常规方式,不再直接宣传马戏团表演有多精彩,而是说马戏团的黑人女仆海斯160多岁,养过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轰动一时的“新闻”在报纸上发表后,他用不同的笔名给其他报纸发了许多“读者来信”。有人说人不可能活到65,438+060岁,巴纳姆是个骗子。有人说巴纳姆发现海斯是一大功劳。人为加热这一“新闻”的结果是引起公众的好奇心,要求一睹马戏团中的海斯,为马戏团吸引大量顾客。但巧合的是,海斯去世不久,人们对她进行了尸检,以确定她不超过80岁。当时舆论一片哗然,人们指责巴纳姆是个骗子,但他却厚着脸皮说“一切宣传都是好事”,只要他没有拼错自己的名字。

从巴纳姆事件可以看出,在报纸宣传运动的时代,每一个报纸宣传者在试图赢得顾客眼球时,都想尽一切办法制造神话,甚至愚弄大众。他们只关注为企业赚钱,完全无视公众利益,甚至公开嘲讽和辱骂公众。美国铁路巨头范比尔德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让公众见鬼去吧!”这种说法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那个时代资产阶级及其代理人的心态。所以报纸宣传活动不是真正的公共关系,因为他们不知道公众的作用,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从意识形态上看,这一时期其实是一个反大众、反公关的时期。但当时巴纳姆等人利用报纸等大众媒体宣传组织,已经有了现代公关活动的萌芽。

(3)现代公共关系的开端。从19年底到20世纪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经历了垄断阶段。以美国为例,占人口65,438+0%的资本家控制了国家总财富的54%。垄断资本家的敲诈勒索极大地激化了劳动关系和社会矛盾,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一方面表现为一波接一波的工人运动,另一方面又激起了一大批有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利用新闻媒体强烈抨击垄断资本家,掀起了旷日持久的“丑化运动”(又称“捡粪运动”、“清垃圾运动”)。

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几家新闻宣传公司。1900年,乔治·米切里斯、赫伯特·斯莫尔和托马斯·马文在波士顿成立了新闻宣传办公室,旨在宣传企业形象。1902年,威廉·沃尔夫·史密斯辞去了《纽约太阳报》和《辛辛那提问询报》的记者职务,在华盛顿创办了第二家新闻宣传公司。这些人所从事的活动,可以算是早期的公关活动。然而遗憾的是,他们并没有将自己的活动坚持到底,更没有提出现代公共关系的概念,以至于它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李锦梅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

艾薇·李(1877—1934)是美国佐治亚州一名牧师的儿子。他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就读于哈佛法学院。他曾经是《纽约时报》和《纽约世界新闻》的记者。1903年,艾薇·李(ivy lee)辞去《纽约世界新闻报》记者一职,开始投身公关事业。1904与资深记者乔治·帕克(George Parker)一起创办了美国第三家宣传顾问事务所,宣传一些企业家和政治家的形象。艾维·李(Ivy lee)认为,解决企业形象危机的最好办法是向新闻界说实话,采取信息公开的政策,这样既能消除误解,又能促进企业自我完善。艾维·李(Ivy lee)坚持自己的信念开展公共工作,使自己的公司成为公关公司的前身,公共关系进入职业化时期。

1906年,美国无烟煤矿业发生大罢工,劳资双方尖锐对立。艾薇·李受命为煤矿老板处理这起严重事故。他提出了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必须有权列席行业高层决策者的相关会议;二是必要时向社会公开所有事实真相的权利。在这两篇文章的基础上,艾维·李发表了“原则宣言”,提出了处理企业与公众关系的“开放管理原则”。他说:“这不是秘密新闻办公室。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公开和诚实的。我们的目标是提供新闻……”这个原则彻底改变了过去企业宣传愚弄公众、欺骗新闻界的传统,为以后公关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改变了以往企业界轻视公众、回避记者的做法,主动向新闻界提供各种相关信息,让公众通过交流获得与其利益相关的信息,改变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专家认为,《原则宣言》的提出标志着公共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是现代公共关系的真正开始。

Ivy lee的公关实践为以后的公关发展打下了基础。他的公关工作的原则是“必须迅速通知公众”和“向公众说出真相”,这使公关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然而,在艾薇·李的时代,公共关系仍处于初级阶段,它只是一门艺术,还不是一门科学。艾维·李本人和他的同事,大部分来自记者,仍然利用记者的经验或直觉来开展他们的工作。

(4)现代公共关系的成熟。美国学者爱德华·伯奈斯以其卓越的研究成为公共关系学的创始人,使公共关系进入了一个科学阶段。伯尼斯是奥地利裔美国人,他的妻子多丽丝·弗里兹·曼也是著名的公关专家。夫妻俩共同经营着自己的公司——爱德华·伯奈斯公关咨询公司,该公司为许多大公司、政府机构和美国总统提供咨询,直到他在1965从公关一线退休。

伯尼斯和李锦梅的一个不同之处是,他更注重公共关系理论的研究,他逐渐转向教学和研究,并在1923出版了《舆论的形成》一书。这是第一部研究公共关系理论的专著,因此被视为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在这本书中,他对公共关系的实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形成了一套理论。他提出了“投资于公众利益”的根本原则,认为一个企业或组织在做出决策之前,首先要了解公众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在确定公众的价值取向后,再有目的地从事宣传工作,以满足公众的需求。伯尼斯的思想比李锦梅更进了一步,不仅在事情发生后把真相告诉公众,还要求企业通过公开调查,根据公众的态度开展公关工作。同时,他将艾薇·李的活动与65438-0897年《美国铁路文学年鉴》中出现的“公共关系”一词结合起来,使这个词有了科学的含义,在社会上流行起来。从此,公共关系正式从新闻领域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系统的管理科学。1928年出版《舆论学》一书。1952年,bernice编著了另一本教材《公共关系学》,对公共关系理论进行了更为系统和详细的阐述和发挥。

65438-0952年,美国著名学者斯科特·卡特里普(Scott Cattripp)和艾伦·森特(Alan Saint)联合出版了一本关于公共关系的权威著作——《有效公共关系》(Effective Public Relations)。在这本书中,他们提出了一个“双向对称”的公关模式。这种公共关系理论比伯尼斯走得更远,因为它把公共关系看作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互动过程,这是现代公共关系的真正本质。《有效公关》一书中提出的“四步工作法”已经成为公关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流程。至此,现代公共关系的理论框架基本形成,进入成熟阶段。此后,虽然公关的技巧不断发展,但体系基本稳定。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卡特里普和他的学生们根据世界各地公共关系的发展,不断修改自己的作品。2000年,格伦·布鲁姆加入这部著作,该书已修订了8版,成为公共关系领域最权威的教科书,被后人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

(5)当代公共关系的大众化。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公共关系在美国迅速发展。自1960以来,美国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已达65438+百万,专业公关公司有1350家,75%的企业建立了公共关系部门。到1985,公关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公关公司超过2000家,85%的企业设立了公关部门或长期对外公关顾问。大卫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公关公司之一,拥有50多年的历史,员工超过2000人,在世界各地拥有52个办事处和67个附属公司,1986年收入达到1.2亿美元。可以说,在现代美国,任何组织都将离不开公共关系。

20世纪20年代后,公共关系被引入欧洲。1948英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会员2500人,来自英联邦50多个国家和地区,1967英国公共关系顾问协会成立,分支机构170多个。1955法国公关协会成立。几乎与此同时,德国、意大利、荷兰、挪威等西欧国家的公共关系也在积极发展。65438-0940,公共关系引入加拿大。1947公关引入日本。日本公关协会成立于1964。

20世纪50年代以后,公共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开始流入第三世界国家,并在东南亚、拉丁美洲和非洲生根开花。20世纪50年代初,香港政府成立了公共关系部,一些企业纷纷效仿,使公共关系成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管理模式。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台湾省全面实施公共关系管理,各级县政府在1956建立公共关系部门,并采用公共关系管理规则。

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IPRA)在伦敦成立。当时有20多个会员,出版了《国际公共关系协会通讯》和《国际公共关系评论》两种杂志。从那时起,它的成员不断增加,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关系协会。目前,这一组织在60个国家或地区拥有760名成员,在全球范围内都很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