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堂的历史

中国古代书院有7000多所,遍布全国。据统计,以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等形式存在的书院至少有400所,成为各地的文化教育场所和重要的文化景观,服务当下,造福社会。延续了1000多年的书院教育,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可以说,书院是中国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结合最完美的地方。走进任何一所书院,都能感受到说不出的庄严和人文气息。那些“人做的,充满自我创造”的风致轶事,给人一种舒服酣畅淋漓的感觉。置身其中,拂去历史的尘埃,古老的书院便浮现在我们面前。

唐朝开元年间,国家富强,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史称“开元盛世”。唐玄宗开元五年(717),任命学士马怀素为图书编辑,主管民族图书,并组织一批文人在甘源殿整理、编辑民族图书,并借用民间流传的不同书籍派人抄录,以充实图书。还任命官员负责管理,成立了甘源学院。次年,甘源书院更名为李正秀书院。后来,李政书院在长安广顺门外、京都和东都洛阳的明府门外设立。

开元十三年,唐玄宗召及诸子宴饮。唐玄宗很高兴。当众宣布:“我在这里和所有的智者饮酒作乐。姑且称之为集贤殿。”因此,李政学院更多地被命名为集贤寺学院。张被任命为蓟县书院学士,管理书院事务。馆藏多达53,965,438+05卷,唐代学者著述达28,469卷,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史无前例。所有的书都抄了两份,一份是原版,一份是长安的集贤书院,一份是洛阳的。集贤寺书院除了藏书、藏书,还向朝廷推荐人才,提出政策、文化等方面的建议。

书院毕竟是皇族用来收藏和存放书籍的宝库,是推广和应用知识的地方,是一个经常与皇帝打交道的极其光荣的机构,所以是读书人羡慕的对象。因此,一些人还把他们的自习室吹嘘成学院。开元年间曾在集贤书院任学士的傅,退休后回到浙江龙游,自创藏书读书之所,名为九峰书院。

就这样,官方的文化机构逐渐演变成了民间学习场所的名称。在唐朝灭亡前的一个半世纪里,大约有30所书院相继建立。

为什么文人对“书院”情有独钟?原来,自汉代以来,私人讲学和教导学生的地方一直被称为“精舍”或“卢静”。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南北朝时开始流行。佛教老师借用名字,把传经讲经的地方称为精舍和卢静。这种混杂使得僧侣和习俗很难区分,佛教和儒家也很难区分。我不知道精舍和陆晶是哪一个。这种现象对于自认为正统的儒生君子来说是很头疼的,他们不愿意和和尚一起用这个名字。我觉得用书院这个名字来学习,讲学,教学生更合适,所以我最后用书院这个名字来完全取代以前的静宅,静宅的名字。

虽然出现了“书院”这个名称,但它并不具有普遍性,也不是一个教育场所。只能说学院还在起步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书院,除了学者本人在此读书学习外,还有教授的子女或者接受学生授课。有了学生,就兼具了教学功能。如江西永丰的黄寮书院,原是继冀州判刘庆林定居永丰后“为讲学而建”。周琛创办的江西北安董家书院,藏书数千册,供读书人阅读,凡子弟到弱冠之年,都来此读书。此时,书院已经初具规模。

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多,连年战乱,官学受损严重,但却为民间兴办书院提供了机会。百姓要读书,不经官学也能进书院,这就为书院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如河南太乙书院、江西吴彤书院、广东匡山书院、天衢书院等,虽然书院数量不多,规模也不大,但都逐渐完成了向民办教育机构的转型,而且生机勃勃,越来越显示出书院在文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此后,书院在社会上不断展现魅力,吸引名师讲学,也吸引了众多弟子到书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