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歌舞
中华民族古老的乐舞文化是在各民族乐舞文化的不断交流融合中形成的。这种交往在夏代就已存在,《竹书编年史》记载:“少康即位,邀他国宾客,以乐舞之”。“后来即位,元年,然后宝咏会池,众洋人会舞。”周代六朝舞蹈也是各民族乐舞的集中和交流。西域乐舞的传入,大约在秦汉时期,汉初宫廷中就有了“岳越”。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引进了《马哈都勒》这首歌。鞋履队长李延年因胡月而创造了28种新音,并在外国乐舞的影响下,加以创造和发展。班固的《东方颂》描述了汉代洛阳四大彝族乐舞表演的盛况,包括东夷的枪舞、西南夷的羽舞、西夷的戟舞和北夷的干舞。东汉灵帝喜欢和胡跳舞,京都的贵族们都在一起跳舞。汉画像石上有胡人表演杂技、魔术和灵感的图像。汉代的盘鼓舞融合了中原的典雅与西域的热情,形成了汉代舞蹈的审美特征。这种舞蹈在六朝就失传了,直到最近才在安徽、陕西出现。
中原与西域乐舞交流的另一个成果,产生于北朝时代。西晋时,关中人避难凉州,带来汉魏传统乐舞。阿迪民族吕光与匈奴聚曲孟勋将西域获得的龟兹音乐与流传于凉州的中原旧乐相结合,产生了一种新的乐舞类型——西凉乐。甘肃敦煌是西凉的都城,敦煌石窟的壁画记录了西凉乐舞的节奏。
自南北朝以来,胡舞一直是北方最重要的舞蹈。隋代的九个词作中,西域乐部占了六个,唐贞观十六年(642年)在十个词作中增加了高长乐。盛唐时期的健康舞蹈“胡腾舞”和来自康居的胡璇舞风靡一时。中亚某石头国所写的折枝舞,在宋代仍很流行。宋代折枝舞与中原大曲歌舞融合,改变了胡舞的本来面貌,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民族舞蹈形式。“折枝舞”可以看作是继汉代的盘鼓舞和北朝的西凉乐之后,中西乐舞结合的又一典型产物,丰富了中国传统舞蹈的宝库。
第六,唐代燕乐的繁荣发展
从周代开始,朝廷就设立专门的乐舞机构,集中培养专业乐舞人员,重视继承传统,吸收外来影响。
到了唐代,出现了太常寺、焦芳、梨园、宜春书院等乐舞机构,集中了一大批技艺高超的乐舞家,重视舞蹈技艺的培养和训练。唐朝继承了隋朝的统一成果,包括南朝的尚青乐舞,北朝的西凉、龟兹、高丽、天竺、郭康、安国、疏勒等东西乐舞。特别是受到西域各族乐舞的影响,旧乐新声与汉胡交融,促进了唐代乐舞的发展。
从九部、十部艺伎到坐部、立部艺伎,以三大舞种——破阵乐、庆善乐、上元乐为代表,有的气势磅礴,有的雍容华贵,有的充满幻想。三大舞可视为唐代史诗性舞蹈的创造。真正代表唐代舞蹈艺术风格的是小型娱乐舞蹈、健康舞蹈和柔美舞蹈。剑舞以剑、折枝、胡璇、胡腾为代表。软舞以绿腰、凉州、春莺、黑夜莺为代表。代表唐代乐舞艺术高峰的是大曲。唐代大曲是纵向继承和横向借鉴的结合。汉代大曲在结构上由“言”(引子)、“解”(乐段)、“势”、“乱”(尾)。唐代受西方乐舞的影响,大曲的形式更加丰富和完善。结构上有“散序”(柔板不跳)、“中序”(跳,包括几段)和“破”(繁弦急节高潮;包括“虚催”、“实催”、“跳绳”、“歇一歇”(结束前的慢板)和“恶”(匆匆结束段落),形成一个完整的表演艺术形式。据《焦芳集》记载,唐代大曲共有46种,节奏复杂,曲调丰富,结构严密,具有大型歌舞的高级形式。
大曲中有一部分叫“法曲”,富含乐的高雅情调。法国音乐中的“霓裳羽衣”被誉为唐代舞蹈之冠。
七、宋代舞蹈及其戏剧性因素。
宋代舞蹈主要有三个方面:宫廷队舞、民间队舞和百戏舞。
宋代在唐代队舞的基础上,发展为儿童队舞和女弟子队舞。
宋代民间舞蹈非常繁荣。每逢新年、元宵节、清明节和天宁节(皇帝的生日),民间舞蹈队都很活跃。《老武林》记载的元西舞队有70种,这70种舞队的许多节目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宋代数百种戏剧中的舞蹈经常在军队中表演。《东京梦中国》载有《驱军上台百场》一文,上士乔装假面鬼、判官,在锣鼓齐鸣、烟火齐鸣中,表演了《执锣》、《硬鬼》、《舞判官》、《哑剧》、《七圣刀》、《算账》。这些扮演各种角色的舞蹈,每一个都成为一部剧,似乎都有一定的戏剧情节联系。
中国舞蹈中的戏剧因素并非起源于宋代。春秋时期的《大武》是关于伐周的故事,汉代的歌舞剧《东海皇宫》已经有了戏剧的雏形。唐代的歌舞剧有《勇士兰陵》、《挑头》、《挑娘》等。《舞娘》已经配备了舞蹈、音乐、表演、唱歌、说平实英语等多种表演手段,由演员装扮角色来表现故事。宋代宫廷队舞和大曲都加入了戏剧因素。如队舞中的参军色,又称竹竿,与领舞者起勾、放、说、对话的作用,既起播音员的作用,又在节目中起有机作用,对剧情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宋大曲还增加了故事,如宋代青腰、翠湖六瑶、莺莺六瑶。大曲《喜洲》包括《鼓鼓喜洲》和《二郎喜洲》。大曲《剑》包括《霸王剑》。《志锋胤禛大曲》中的“剑舞”包括两个内容。前半部分展示了项庄舞剑鸿门宴意在沛公的故事;后半部分讲述了张旭看公孙大娘舞剑草书的故事。这些大曲有很强的戏剧性。
自北宋以来,就有了杂剧,在春秋三宴的娱乐节目中,至今仍有数百种戏曲、队舞、杂剧,这种组合形式一直保持到明朝中叶。两者长期并行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吸收。中国戏曲中所包含的歌舞、武术杂技元素,与中国古代的歌舞、参军、歌舞戏曲有着密切的联系。
八、元代戏曲舞蹈和宗教舞蹈。
元代的戏曲艺术称为元杂剧。元杂剧中的“唱”、“云”、“节”是其艺术表现手段。其中“主体”主要是工作,包括表情、舞蹈、武术。其中,舞蹈是侵入性的,如《铁拐李杜黄金夫妇》第四折:“可以看一次八仙跳舞(上八仙,载歌载舞)。”此外,《刘玄德醉起黄鹤楼》中使用了民间舞蹈队“村田乐”,《追韩信》中使用了奔跑的竹马。元杂剧中的这种侵扰性舞蹈,还包括唐秋雨中安禄山的“胡璇”舞和杨贵妃的“霓裳”舞。元杂剧中的武艺也包含了许多舞蹈因素,如各种器乐舞蹈、二人转、筋斗、飘扬的旗帜、踩高跷等。其他剧目如肖尉迟有“做调”,马岭路有“卒阵”,是一种队形舞。元杂剧中的其他作品也逐渐演变成程式化的舞蹈动作,用以表现人物的情态,如《月亭》中的“郑丹作羞主”和“郑丹作悲主”。当时的杂剧艺人也给一些技术舞蹈动作起了名字,如“扑红旗”、“拖白”、“踩高跷”。
中国古代的宗教舞蹈主要是巫术、道教和佛教。巫术和道教是中国固有的宗教。自东汉始,由印度传入的佛教兴盛,南北朝至隋唐五代,经久不衰。东汉桓帝等。,寺佛“倡乐为乐”;北魏洛阳静乐寺,设女乐,“唱绕梁,舞绕袖”;南朝齐时,梁武帝作“善心”、“大乐”,称为“正乐”,宣传佛教。唐代十首乐曲之一《西凉乐》中就有和阗佛教音乐,宋代宫廷中有一群菩萨在队舞中献香花,都是宣扬佛教的乐舞。元代以萨满教(巫术)和喇嘛教(佛教)为主要信仰,元代宫廷队舞充满了宗教迷信色彩。元代宫廷队舞分为四队。元旦用乐王队,天寿节用寿星队,宫廷用礼乐队弘扬佛教。每队分为10队。《音乐之王》10支队伍中,领衔的队伍是一支乐队,有两支女团,一支演奏长春柳之歌,一支表演牡丹花舞。在10的队伍中,也有以花为灵感的女性,其余都是男团舞,扮成鬼神。《论辩队》里还有一段扮成八大金刚照片的舞蹈。此外还有宝盖舞、日月扇舞、楼台舞、伞盖舞、金翅蓬舞,都是宗教舞蹈。
元代最著名的颂佛舞是元顺帝的“十六魔舞”,称为颂佛舞。实际上很有趣。只有受过秘训的太监才允许在宫中表演时观看,严禁民间表演。
九、明清时期的舞蹈
这一时期的舞蹈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宫廷队舞、戏曲舞和民间舞蹈。
到了明代,宫廷宫廷舞蹈,大祭大庆,变成了“万国来朝之舞”和“鞭胜队之舞”的大盛宴。万寿圣节的宴席用了“九一入宝队舞”和“寿星队舞”。冬季至日宴会的特色是“舞颂圣禧”和“百花朝圣中的舞蹈”。郑丹的宴席用了“百莲锅舞”和“赢鼓采莲舞”。
清代宫廷宴席的乐队舞统称为青龙舞,包括解州的杨烈舞和大臣们的Xi舞。舞蹈的内容很有意义。当初乐队站在两翼,13名歌手,演奏《青龙》,表演《杨烈舞》。有65,438+06人穿着黄色帆布套,65,438+06人穿着黑色羊皮套,每个人都戴着面具,像一只奇怪的野兽一样跳跃和坠落。八个人骑着竹马像八旗一样四处驰骋。一个人射一只野兽,野兽都被它吓住了。这时“快乐之舞”舞蹈队登场,部长18人盛装庆祝舞蹈。
明清戏曲舞蹈是中国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分为五类:
(1)侵扰性舞蹈,如明版《目连救母》中的“跳合”、“跳钟馗”、“静音背风”。
2程式化的舞蹈段子,如“始霸”、“骑马”、“侧走”。
(3)程式化的舞蹈动作,如袖、羽、发、卷、扇、绢、长等。
(4)刀和枪的手柄。
⑤翻筋斗。
戏曲舞蹈是在中国古代舞蹈的基础上,根据情节和人物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它既具有中国古典舞的特点,又保存了中国古典舞的精髓,对打开中国古典舞的宝库,研究古典舞的发展规律具有启发意义。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由于各民族生活、历史、宗教、文化、习俗的不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民族民间舞蹈。从流传至今的各民族民间舞蹈来看,这些舞蹈大多在明清时期已经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