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预习历史课

转载以下文章,供大家参考: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复习策略

福鼎一中陈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适应新高考?三轮复习是高三历史复习的好模式。要用新的历史观念指导复习内容,用新的复习观念贯穿复习过程。

关键词:新高考三轮复习方法更新观念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高考正向我们走来。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心在,梦就在,一切都会重新开始。在新课程背景下,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结合广东、江苏、山东等省的经验,我们提出以下粗浅看法。

首先,构建三轮复习模式

三轮复习法是经过长期讨论形成的科学有效的复习策略,符合当年高考和教材的实际。我们应该面对新课标的现实,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建立与新课标相匹配的新的三轮复习模式和运行程序。一轮基础训练,两轮综合训练,三轮重训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如何操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下面,我们主要介绍两种方法。

1,“以课本为基础,以大纲为依据”的复习方法

(1)复习内容和总体进度。

验收方法命题范围复习内容依次时间

第一个暑假,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必修一单元测试。

9月初至6月中旬,10,必考两门,必考一门,必考一门。

回合65438+10月中旬到65438+2月初,必修三必修一二三单元测试。

65438年2月初至2009年10月初的重大改革回顾性单元测试。

65438+2009年10月上旬至2月中旬历史人物高考内容模拟测试(一)

2009年2月底到古代史单元考。

2009年5月中旬现代史高考内容保存(一)

现代史高考省考(二)

选修模块单元测试

顺序

2009年5月中旬后返回考试中心

聚焦高考模拟考试热点话题(三)

模拟训练的模拟测试(4)

(2)具体操作

第一轮复习还是单元复习,它的要求是按照教材的顺序一步步复习。坚持“全面、系统、扎实、灵活、规范”的方针,全面落实单元基础知识,系统把握单元线索和阶段特征,科学合理建立单元知识结构,合理有序培养通用知识,从而落实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综合意识和知识迁移能力。本轮复习的重点是抓基础,基础知识的复习要完整,不留死角;掌握基础知识,循序渐进,做到位。

第二轮复习是根据考试大纲的规定,进行通史加专题的复习。根据大纲要求,必修内容按时间顺序分为三部分:古代史包括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罗马,近代史包括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近代史包括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同时,根据教学大纲,每部断代史的内容分为政治、经济、思想等专题。本轮复习,既要注重通史知识体系的构建,又要巩固各个时期的专题知识体系。两者相互穿插、相互融合,从而理清历史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建立合理的、可及的学科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

第三轮复习要紧扣教材,查漏补缺。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培养,同时针对高考的热点和难点进行跨学科的综合联系和复习。以考促练,以练促考。增加材料综合题的阅读和训练。加强与其他先进地区的经验交流,特别是最新高考信息的捕捉。并且注意调整学生考前心理。

⑶特点

这种复习方式的特点是:一是相对稳定,尤其是第一轮复习是按照课本顺序进行的,即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选修模块,学生可以很快进入复习状态。第二,打基础很重要,围绕考试内容通过各种途径温故而知新,对于历史基础知识差的学生更有好处。

使用这种复习方法,要特别注意一个难题,就是如何让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特别是要处理好第一轮和前面历史教学的关系,第二轮和第一轮的关系。有些人把普通的学习比作在显微镜下观察一些东西,而复习则比作在望远镜下观察整个事情。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要对教材进行重组,进行深化和完善,促进消化吸收。

2、“依据教学大纲,重组教材”的复习方法

(1)复习内容和总体进度。

验收方法命题范围复习内容依次时间

2008年夏季中国历史(古代-现代-现代中国古代史阶段测试。

从第一个节日到世界历史(古代-现代-现代)——中国近代史上半期研究

5438年6月+2009年10月中国近代史阶段考试。

二月底,我选了一个和四个古代世界历史模块。

学习世界历史

必修一、二、三,考一门或者考四门期末考试。

2009年2月中国历史(古代-现代-现代)模拟试题(一)

下半年到世界史(古代-现代-现代)高考内容省了(1)

2009年5月选修模块省级检查(二)

期中模拟考试(2)

2009年5月回到考点。

关注3月中旬以后的热点话题(三)。

一轮模拟训练模拟考试(4)

(2)具体操作

第一轮复习,建立了以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为基础的整体移动通史复习框架。也就是说,按照教学大纲内容的时间序列体系,将按照课程标准设定的专题编写的教材知识整体分配到这个复习体系中,不做大的改动,保证原教材的完整性,但又能使学生有一定的通史感。如《中国古代史》包括:专题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2“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专题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4“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第一轮复习,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指导学生全面、扎实、逐题、逐课复习;知识求表层和广度,暂时不求深度;求基础,而不是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综合;线索大,暂时不详细;同时注重学生记忆、理解、分析、归纳、综合等基本能力的培养。

第二轮复习,以大纲为基础,重新整理教材,建立真正的“通史”,注重史实的分类和整合,注重阶段性特征。第二轮复习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要求进一步打通必修模块之间的联系,将同一朝代或同一时期的必修教材中零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相关内容进行纵横贯通,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专题。具体操作:设置14通史单元,比如中国古代史包括:单元1“先秦”,单元2“秦汉”,单元3“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单元4“宋元”,单元5“明清(1840以前)”。每个单元由以下内容组成:建立时序、阶段特征、知识结构、同步训练。第二轮复习要求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将所学内容简化、规律化、系统化。学习是由薄到厚的过程,复习是由厚到薄的过程。通过第二轮复习,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组合、删减、抽象等思维过程,获得更核心、更简单的规律性知识框架,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习者的知识。

第三轮复习,主要任务是回到考点,巩固考点,进行模拟训练。在复习的最后阶段,根据大纲,我们必须回到考点,根据考点的深度和难度与考点进行对话和交谈,在对话中进一步加深对史实的理解。在训练的最后阶段,要注重试题质量,强调时间到了就平等训练,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答题意识,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答题的最佳方式。

⑶特点

这种复习方式的特点是:一是更加灵活。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重新整合教材,使得每一轮学习和复习都有明显的区别,技术上避免了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二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对于历史基础好的学生。教材重组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能力提高。

运用这种复习方法,要特别注意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对教材进行重组。特别是在第二轮复习中,要进一步衔接必修模块,对散落在必修教材中的同一朝代或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相关内容进行纵横链接,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专题;每个单元由以下内容组成:建立时序、阶段特征、知识结构、同步训练。这无疑会大大增加教师的备课量,也对教师的历史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更新观念,迎接新高考

高中新课程改革首先要求我们改变落后的观念。只有改变旧的观念,才能经得起新高考的考验。

1,用新的历史观念指导复习内容。

纵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可以发现它体现了三个历史观——唯物史观、文明史和全球史。把握好这三个历史观,既是我们新课程教学的前提,也是我们备考新课程高考的基础。”[1]

(1)历史唯物主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按照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建立了中学历史教学体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唯物史观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以罗荣渠为代表的现代历史观备受瞩目。特别要注意现代历史观的以下观点。

①现代化的定义:18世纪下半叶西方工业革命后的一个世界性的全球发展阶段过程。从广义上讲,我们可以把现代化理解为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进而引发全球政治、文化、思想、社会组织、社会行为等领域的深刻变革。狭义上可以理解为第三世界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过程。

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中心,但同一性质、同一水平的生产力却可能适应几种不同的生产关系。按照现代历史观,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到目前为止只经历了三次大的飞跃——工具的制造和火的使用,农业生产力和工业生产力,同样的生产力可能导致不同的生产关系。例如,工业生产力可能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既包括社会主义因素又包括资本主义因素的生产关系。

③非经济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过去,我们对非经济因素的评价仅限于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负面作用,但现代历史观认为,事情绝非如此简单。亲属关系、宗教观念、政治权力等非经济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有时是非常致命的。

⑵文明史观

姚和两位教授是研究中国文明史的著名学者。下面简单总结一下文明史概念对新课程教学的影响。

文明史观认为,历史研究中能独立说明问题的基本范畴或单位是文明。在旧的课程中,我们的教学体系是以五种社会形态的变迁为基础的,而文明史的概念有更多样的分类方法。比如按照文明的形态,可以分为采集文明、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按地域特征可分为古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按宗教特征可分为西方基督教文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和中世纪中国儒家文明。

②文明史概念强调长期的历史变迁。当以文明为研究单位时,不可能一一照顾到国家、民族变迁的具体线索,而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把握超越特定时间和地域的历史发展的宏观特征,即以更广阔的视野突破民族史和王朝史的界限,从而更好地探索事物的本质特征。比如我们把“欧洲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和发展”作为一个专题,其立足点就是把它看成是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进步。说到这个制度文明,就涉及到英、美、法、德等很多国家。正是这些国家几百年的发展才显示出代议制的特点。

文明史观点认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等重要。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虽然都属于不同的文明板块,但又相对独立,不存在谁说了算的教条问题。比如,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极其强硬的外交政策成为新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中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无法解释的。这需要从毛泽东的个人性格和中国1840以来的历史中寻找答案。

文明史的观点认为,我们应该在历史中寻找今天仍然起作用的东西。中学历史课程存在的原因是帮助学生了解现实社会,而不是进行历史教育。比如我们不需要学生掌握古希腊罗马的全部内容,只强调民主和法律精神,因为这是古代文明留下的精神遗产,这些精神产品至今强烈影响着我们的现代社会。

⑤文明史概念强调历史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历史的影响。从文明史的角度来看,历史最精彩的不是英雄吞山河的传奇故事,而是普通人的桌饭和衣服是如何被悄然改造的。比如隋唐时期的均田制,不仅是国策,还直接关系到每个农民要耕种多少田地。哥伦布到达美洲不仅是他个人的伟大成就,也影响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⑥文明史概念的研究方法强调多学科的融合。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已成为一种普遍趋势。例如:“从近几年讨论的题目来看,经济社会史的范围涉及经济发展、农业、工业、贸易和金融的变化、人口、国家社会政策、家庭和社会关系、妇女问题、科学和生态、风俗和信仰等等。”[2]

(3)全球历史观

全球史的概念兴起于20世纪下半叶的美国,历史学家吴予希先生在中国更早地倡导了这一理论。全球历史观对我们教学和命题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全球历史观的基本理论特征之一是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批判。强调只有用全球的眼光,才能理解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在决定人类历史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②全球历史观的兴起与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密切相关。玉佩先生曾指出:“‘全球历史观’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历史科学本身发展的产物,但它首先是时代的产物,即始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并延续至今的全球化进程,是20世纪下半叶这一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3]

③全球历史观以“社会空间”为考察历史的基本单位。如果说历史唯物主义以生产力为考察历史的基本单位,以历史文明为考察历史的基本单位,那么全球历史观则以“社会空间”为考察历史的基本单位。所谓“社交空间”,是指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圈。这种生活圈可大可小,但其内容直接影响着人类的每一个个体。比如,一种疾病可能存在于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也可能在一个国家、一个大洲甚至全世界传播。理论上,任何人都可能被感染。在这种思想下,移民史、疾病传播史、宗教传播史、植物传播史、气候变迁史、生态进化史、风俗进化史、语言进化史就应运而生了。

④人的主观行为在社会规律面前并非无能为力。全球历史观并不强调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它认为人类社会的本质是中性的,它不是注定要进步或倒退的。是进步还是倒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做了些什么。他们做聪明事,这个社会就进步,做傻事,这个社会就倒退。所以个人对历史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一些偶然因素也会极大地改变历史的面貌。例如,18世纪以后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并不是必然的,它是由许多偶然因素造成的,其中之一就是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和甘薯的全球种植。

⑤全球史观念重视整体与局部、中心与边缘的关系。比如我们在讲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强调明朝强大,但是全球历史的学者认为当时的印度洋出现了罕见的海上霸权真空——阿拉伯势力衰落,土耳其人忙于中东事务,欧洲基督徒尚未称霸,这就给了郑和下西洋千载难逢的机会。

2.用新的评审概念贯穿评审过程。

新课程改革向我们传递了许多新的理念,如“新课程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4】基于高中新课程的高考历史复习,在概念上也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教师为本”到“学生为本”

作为教师,我们习惯从“教”的角度来设计教学。以教师为主导的复习课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也难以适应以能力和立意为特征的高考改革。我们认为,高三历史教学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复习备考的主体”的理念。面对新高考,历史教学必须从关注我在这节课上讲了多少,转变到关注学生在这节课上能提高多少。从关注“我有没有安排学生做这道题”到“学生能从这道题中学到多少”,让历史复习备考从勤奋转化为高效。

“以学生为本”要求我们的教学设计重点应该放在阅读指导、学习指导、实践指导和评价指导上。“阅读指导”重在指导学生学会圈点、标注、笔记、摘抄、做读书笔记、写阅读提纲、细化学习要求等。在设计阅读指导时,可以通过一些暗示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阅读。“学法指导”强调教师的解惑,包含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导”强调教师对训练题选择的掌握和监控,要有目的性、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不能沦为题海战术。“引导性评价”侧重于对试卷的评价。练了就一定要改。改了就一定要评价。评价要到位,发现问题,不断改进。

⑵从“以此为基础”到“重组教材”

“以本为本”长期影响着我们的教、学、考。在“一本教材”下,教、背、考都是死的,这就让历史教学死了。目前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有四个版本。“考一本教材”命题成为历史,课改推动高考命题超越教材命题。超越教材命题,说明没有任何一本教材可以成为固定的复习蓝图。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具备整合意识,重构复习教材。教材的重组要遵循“求同存异”的原则,要以课标为基础,以人教版和岳麓版为平台,努力整合各种资源,剔除与课标相距较远的知识点,整合两个版本教材的交叉知识点,让学生一看就明白要掌握什么。到什么程度?从而搭建一个适合所有学生进行高效历史复习的新舞台。此外,谨慎处理必修和选修的关系——一般来说,必修内容可以体现在选修部分的命题中,一定要注意选修模块和必修模块的有机联系。

我们认为在高三历史教学中应注重以下三种资源的整合:资源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历史》、《福建省历史高考大纲》。资源二:人版高中历史教材要求1-3,可选1、2、4;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要求1-3,可选1,2,4。资源三:2007年和2008年新课程省级高考历史试卷。

⑶从“注重强度”到“注重效率”

实践证明,单纯靠延长学生在校时间、加班加点、增加学生学习强度,是无法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的。取胜之道就是科学备考,注重实效。如何提高效率?首先,要通过对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各种版本教材的学习,发现和提炼核心知识点和骨干知识。二是要突出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复习课上,我们应该注意强化口语和多练习。“精讲”要必要,要清晰,要精彩,“多练”要调用问题带动学生学习,让课堂充满探究的氛围。第三,要加强学生考试技能的训练,特别要重视非选择题的规范化训练。为此,要求学生做到:一是严格按照答题卡的注意事项和要求作答,尤其不能超出答题区域;要对应回答和提问的顺序,防止颠倒和错位。形式应该是基于段落的,连续的,整洁的。“段落”是指要回答的问题要按照答题卡中的序号是一个段落,这样段落才清晰连贯。“排序”是用①、②等序号将答题平行点隔开,使点突出,一目了然。“整洁”是指辊面美观、整洁、干净。字体大小要适中,防止太小或太大。第二,回答要全面、准确、简洁。“全方面”是指回答问题的角度是完整的;“逐点”是指回答的问题要点完整,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比预测点多1到2个点,避免失分;“言简意赅”就是回答问题的语言简洁明了,用史实来避免文学语言。

(4)从“浮于表面”到“落实细节”

有些同学平时讲历史好像什么都懂,但是考试成绩却令人失望。原因是:平时学历史喜欢说大话、流于表面,学起来不踏实、不实用,历史基础知识薄弱,经不起历史的检验。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类+不实现= 0;赋值+不检验= 0;100-1≠99=0;抓不落实的内容+调查不落实的同学=落实。细节决定成败。

这里重点讲一下基础历史知识的落实。最基本的东西最有生命力,最基本的东西最有行动力。历史复习中的基础知识如何落实?一是通过实施学生自学教材,不仅要理解而且要准确记忆教材中的考点内容;二是通过迁移来实施,借助图片和文档来深化,通过不断更换学习材料,让学生既新鲜又高效;第三,通过训练来实施,围绕考点内容,设计若干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以检验学习效果;四是通过联系来实施,即帮助学生把分散在历史教科书各章节中的具有相同类型、性质、特点和联想的考点内容纵向、横向联系起来,让学生理清思路,减少相互混淆,加深理解和记忆。

⑸从“闭眼”到“聚焦热点”

以前我们常常以“不变应万变”、“以此为根本”的态度对待各种热点问题,仍然能够不听窗外事,引导学生参加高考。在新课程背景下,这种态度显然是错误的。热点问题是历史命题不可回避的兴奋点,热点问题是加强历史与现实联系的“桥梁”。能充分体现“学以致用”和“以史为鉴”的功能。找热点的时候要注意把热点和历史基础知识联系起来,找到热点和学科知识的连接点(突破点)。具体来说,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要求研究它可能从哪些角度提问,涉及哪些知识点,如何规范回答,以免过于模糊和抽象。要考热点问题,设计具体题目,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以热点问题为背景的问题,多是从小的、具体的角度提问,这就要求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要注意“讲事实”。

除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热点”,热点问题还应该包括“学科热点”。关注“社会热点”要结合当今世界的时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关注“学科热点”要结合学术研究动态、课程改革动态、高考试题研究。要注意“学科热点”:一是学术动态要适当联系历史教学实际;第二,课程改革的力度要与教育法规相结合;第三,试题的研究要结合新课改省级高考试题的特点。

参考资料:

【1】黄慕航。历史观念的变化与高考历史试题的生命系统[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3)。

[2]侯建新。经济社会史:开拓历史研究的新领域[M]//中国历史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玉佩。全球化与全球历史观[J].历史收藏,2001(2)。

[4]陈卫国。基于高中新课程的历史复习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