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古代西方哲学的发展。
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2008年09月05日星期一15 22:56西方哲学史从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开始,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约一千年称为古希腊哲学;(2)东罗马帝国的崩溃从公元5世纪到公元15世纪,历时约一千年,称为中世纪哲学;(3)15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约400年,称为近代哲学;(4)19世纪中叶以来,称为现当代哲学。
西方哲学史的主要问题和特征
1.哲学、科学和宗教的关系
西方哲学史是一部哲学与科学密切相关,与宗教相互渗透、相互调和,又相互对立、相互斗争的历史。
在哲学产生之前,人们已经利用宗教信仰和神话,通过感性和具象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哲学的诞生意味着人的世界观主要以思维和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
古希腊哲学是在宗教信仰和神话的束缚下与科学同时诞生的。从一开始就和科学形成了密不可分的亲缘关系,哲学家也是科学家。
当时人们只是笼统地观察自然,而没有解剖分析。自然科学的这种状况反映在哲学上,使古希腊哲学具有了朴素辩证法的性质。
古希腊哲学虽然在主要方面摆脱了宗教信仰和神话的束缚,但也渗透着宗教神话:早期古希腊哲学中的“hvlo-zoi ***”思想就是这种渗透的表现;特戈拉学派对灵魂转世的信仰受到俄耳甫斯学说的影响。苏格拉底也明确宣称自己是被上帝指引的;柏拉图分裂理想世界和感性世界的思想,是俄耳甫斯“灵魂来自天堂,肉体来自大地”学说的哲学表达。此外,他的许多重要哲学思想往往是以神话的方式表达的,而不是纯粹的思想和概念。亚里士多德的重要哲学思想之一是把上帝作为一切活动的目的。斯多葛派将道德生活视为灵魂与上帝的关系。即使是原子唯物主义者伊壁鸠鲁,在强调上帝与自然和人无关的同时,也在世界与世界的缝隙中给上帝留了一席之地。在古代哲学的后期,新毕特戈拉学派和新柏拉图主义学派是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哲学,他们的哲学后来为基督教所用。
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封建统治者将基督教会视为其统治的最大支柱,西方哲学再次陷入宗教。
中世纪的哲学几乎完全被基督教会所主宰,科学也遭受了同样的命运。
如果说在古希腊,尤其是早期,哲学和科学没有明确的区分,那么在中世纪,哲学是和宗教神学融为一体的。
中世纪最大的哲学争论,实在论与唯名论的争论,关于普世教会与地方教会的宗教争论,普世教义与个人信仰,原罪与个人罪,哪个真实哪个从属,交织在一起,在这种渗透中,哲学从属于宗教。
但是,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经院哲学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理性和思维的作用。它主要使用形式逻辑的方法从外部权威,即教会解释的《圣经》中推导和推断事实。在用理性和思维为宗教服务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护理性和思维的作用,为后来文艺复兴时期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由于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欧洲发生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宗教改革运动,基本结束了教会的至高无上的统治,哲学逐渐从宗教神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现代哲学的一个特点是,哲学和宗教、思维和信仰基本上处于分离和对立的状态。
现代哲学的第一代表弗朗西斯·培根明确主张哲学要从神学中分离出来,认为理性真理和启示真理有各自独立的领域。
诚然,现代哲学中的许多体系都渗透着宗教神学,但与神学、思维和信仰相比,前者一般占主导地位,他们所谈论的宗教和上帝大多是理性的或人本主义的:笛卡尔抛开一切外在权威,把思维作为其哲学的最高原则和出发点,他的上帝是以思维和推理为基础的;洛克等人的自然神论是一种理性的宗教,是当时摆脱宗教的一种简单方式。自然神论者的神必须根据理性或自然法则行事。莱布尼茨的上帝只能服从理性的法则,这与自然神论者的法则相似。康德所主张的上帝不过是理性的理想和实践理性的公设;他所说的信仰是建立在理性和道德基础上的。黑格尔试图调和宗教与哲学,但他主张哲学高于宗教;至于斯宾诺莎的上帝,他只是一个披着泛神论外衣的自然整体,形而上学地伪装着,脱离了人性,他的思想本质上是反宗教的;休谟公开怀疑上帝的存在。他认为上帝的存在不能像理性主义者那样用理性来证明,他所提倡的宗教只是来自于人的生活和感性的需要。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得出了公开无神论和反宗教的结论。路德维希·安德烈亚斯·费尔巴哈(1804-1872)把批判宗教作为自己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所倡导的“爱的宗教”与信仰上帝的宗教完全不同。
西方近现代哲学在与科学的关系上也表现出一些特点。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现代自然科学越来越摆脱神学,获得了独立的地位。
近现代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与希腊占领时期不同。哲学不是和科学融为一体,而是和科学有明确的分工。由于这个原因,哲学思想主要不包含在其他具体科学(包括伦理学、政治学等)的内容中。),不是在感性的、具象的材料中,而是通过特殊的哲学概念表达出来。
但是,现当代哲学和科学仍然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这种关系越来越密切。可以说,近现代哲学发展的阶段与现代科学发展的阶段是相适应的:17-18世纪,自然科学进入了对自然进行分类和对各种事物进行分析解剖的阶段,其方法主要是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归纳。与自然科学的这种情况相适应,17-18世纪的哲学以形而上学思维为主。
康德的星云假说打开了形而上学思维的第一个缺口。18年底和09年初的自然科学新发现和新成果,都说明自然界的现象是辩证发生的,动摇了过去的机械论和形而上学的观点。自然科学的这种状况在哲学上体现为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辩证形式。
从古希腊辩证法的简单形式经过17-18世纪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阶段到德国古典唯心辩证法的形式,这个哲学否定的过程与整个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平行的。
正是由于现代哲学与科学的密切关系,哲学总结并接受了科学方法的洗礼,所以现代哲学普遍强调方法,既注重形式逻辑,又注重科学提供的事实,具有强调分析、系统、论证和论点的特点。
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是现当代西方哲学中的两大思潮,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哲学与现当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深刻联系。
科学主义各流派主要以研究科学方法论、认识论和科学规律性为己任;各种人文主义流派普遍反映了现当代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高度发展带来的关于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