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好莱坞电影的发展演变历史入手,分析其是否具有内在的创新机制。
第一,电影技术的创新
好莱坞电影的发展与现代科学观念的发展密切相关。好莱坞电影从一开始就确立了技术主义的传统,每一次技术风暴和创新都会给不同时期的电影带来质的飞跃。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之王》的诞生,使电影真正成为一种可以声画结合的新艺术形式,而第一部彩色电影《闪光的世界》的出现,使电影跨越了从黑白到彩色的边界和鸿沟,这不仅是视觉上的进步,更是审美上的突破。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最新最先进的技术总是在第一时间体现在好莱坞电影中。在好莱坞电影的奠基时期,爱迪生关于电影器材的一系列发明为好莱坞电影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创新的基础,他发明的“电影镜”第一次使观看电影成为可能。在他之后,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可移动电影机器”让“拍电影”和“放电影”从梦想变成了现实。1928年7月,在好莱坞电影如火如荼的时候,纽约首映了世界上第一部由华纳公司拍摄的故事片《纽约之光》。1935年6月,广电中国上映全球首部彩色专题片《浮华世界》;之后的1953,20世纪福克斯公司制作了第一部宽银幕故事片《圣袍春秋》。这些用来扩大人类视听范围的科技手段,极大地延伸了人类感知的领域。电影在经历了五六十年代与电视竞争的萧条后,终于摆脱了电视的阴影,真正找到了适合自己审美特点的发展道路,这是科技进步的结果。从此,制片厂不再在放映设备和电视制作上寻求突破,而是用视听语言的革命作为更新颖的传播手段来对抗小屏幕。此后,视听革命扩大了电影的表现范围,当然,大投入带来的利润激增也给了好莱坞这个巨型产业前所未有的推动力。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系列好莱坞大片接踵而至,“大片时代”来临。《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等电影以其生动的角色还原、逼真的造型设计、逼真的模拟音效,开创了科技进步的又一先河。在当代,以《阿凡达》为代表的3D技术已经突破性地应用于电影的表演范畴。CG动作捕捉技术、协同工作系统和虚拟摄像机的使用,使人类的视听体验进入了更高层次的享受。《《阿凡达》》的成功再次证明了技术和细节对现代电影的决定性影响。在当代,世界各地3D IMAX、巨幕、环幕乃至4D影院的出现,及时满足了观众的欣赏需求,给观众带来了声画结合的震撼体验。展望未来,电影技术的创新将越来越有力地应用于好莱坞电影。
第二,电影类型的创新
类型片的形成和辉煌开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经典好莱坞时期,包括西部片、警匪片、喜剧片、音乐剧片等等。在此期间,工作室已经转向类型生产。当“标准化”成为好莱坞普遍追求的制作模式时,电影的制作和制作更像是一种商业追求,而非审美突破。从叙事构思到上映放映,都是与观众紧密配合的结果,不受导演个人价值取向的影响。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些导演个人创作的广度和深度,但同时也能保证影片在商业上取得相对稳定的“成功”,这对于当时好莱坞刚刚形成的工业体系来说至关重要。在好莱坞,创意电影制作是一种既能满足制片方审美要求,又能诉诸观众期待的表达方式,从而成功地反复实践并建立起标准化的“惯例”,也就是托马斯·沙茨所说的“类型产品和洗涤的原则”。
在上述意义上,类型片的创新在于从这种类型中延伸出来的类型,可以称之为次类型或类型混合。比如科幻电影脱胎于恐怖电影,灾难电影脱胎于科幻电影。同时,这些子类型能够在最初类型衰落的时代另辟蹊径,在原有类型的基础上创造和开辟新的表现空间。比如科幻电影,在八九十年代达到第一个高峰,随着科技的进步,在20世纪初大放异彩,至今仍受到年轻观众的青睐。新好莱坞时代,随着观众需求的不断增加,流派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定义方式也越来越复杂,甚至逐渐产生了超流派电影。如今,似乎很难在银幕上看到纯粹的电影。可以说,正是好莱坞电影的创新机制,使它们相互融合,产生新的风格。
第三,电影美学的创新
早在电影早期,美国电影就确立了几种叙事传统和类型:《火车大劫案》创造性地发展和丰富了电影叙事的流畅性和连贯性;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和《让我们反对不同的群体》继续复杂化和深化了电影的时空表现和叙事语言;以卓别林为代表的美国无声喜剧,成功地将“喜剧”和“戏剧”的元素融入到电影媒介中,利用电影的时空手段和结构概念来描述和表达思想,成功地开创了一种新的类型,为后来的喜剧奠定了基础。在经典的好莱坞时期,大量优秀的故事片发展并强化了这一叙事传统,并根据叙事内容和风格的不同,逐渐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电影,创造了新的审美形式。从叙事策略的角度来看,正如梅斯所说:“一部电影之所以难以解释,是因为它容易理解。”之所以能“看懂”好莱坞电影,是因为我们相当习惯好莱坞的电影语言和叙事策略。所谓“经典好莱坞现实主义”,是基于其能够通过对中心人物的感知来穿透叙事信息,从而隐藏技巧,适应了观众的“偷窥”心理,模糊了“故事”与“事实”的界限。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先锋电影美学和地下电影出现。虽然它们不能代表美国电影的主流,但它们与好莱坞电影自身的产业发展和审美演变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了新好莱坞时期叙事传统的转变。这一时期涌现出一批不同于好莱坞经典叙事体系和表演风格的电影,如《雌雄大盗》、《欢乐骑士》、《毕业生》、《愤怒的公牛》等。与法国新浪潮类似,一批更强调“作者”身份的“学院派”青年导演开始走上创作之路。他们作品的开拓创新性,创造了另一种视听语言的表达体系,在当时令人耳目一新。电影本身可以看作是意识形态的社会折射,是一个可以不断反映、复制和再现意识形态的装置和镜子,而这批电影所分析和表达的社会关注的话题,恰恰是当时美国社会最真实、最透彻的映射。可以说,这种意义上的创新既有人文关怀的属性,又烙上了大众文化的印记。
第四,电影产业的创新
美国电影公司从一开始就设计了一套制作、发行和放映电影的系统,保证了与公众的定期接触。这种“一体化”的计划提供了利用工作室控制的电影院流出的现金制作新电影的可能性,也为制片方提供了有价值的反馈,以衡量公众对故事和倾向的反应,也确保了与公众进行文化交流的手段。正如托马斯·沙茨(Thomas Schatz)在《新好莱坞/旧好莱坞》(New Hollywood/Old Hollywood)中提到的,“好莱坞的制作更引人注目,是因为它们的相似之处多于不同之处”。工作室在开发完善制作体系的同时,也细化了每道工序的每一个独立环节。随着叙事技巧和故事公式的提高,如何在影院放映中成功营销并获得最大利润显得尤为重要。只要好莱坞电影公司保持这种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的封闭体系,企业的造神话作用的优势就能得到保证。八大电影公司(米高梅、派拉蒙、哥伦比、华纳兄弟、环球、联美、20世纪福斯和华特·迪士尼)之所以成为经典好莱坞时期快速崛起的公司,恰恰是其纵向垄断的远见和彻底性。
从1913好莱坞建立制片厂体系开始,八大制片厂基本控制了整个好莱坞电影的制作、放映和发行。同时,明星制也是工作室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时所谓的“明星”,是指扮演同类型角色,作为完美叙事功能而存在的电影元素之一。50年代,大制片厂体制解体,垄断消失。各种中小型电影公司发展起来了。电影的发行不再仅仅由工作室系统操作,视频市场和互联网都成为了赚钱的渠道。电影放映不仅仅是在电影院,在五六十年代出现的露天影院、家庭影院、网络电视也是如此。大工作室制的解体,给明星和导演创造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形成了经纪人制度。在新的好莱坞产业中,独立电影制作人和经纪人变得更加重要。他们不仅要保持旧工作室时期的相同功能:进行必要的资源整合和最大限度的优化,而且要在新的时期和形势下抵御更强的风险,承担更大的责任。派拉蒙法案之后,许多电影公司成为发行公司,资助独立电影的制作。所以很多年轻电影人一部一部地把自己卖给独立电影人或者大制作公司(比如乔治·卢卡斯)。以上其实都是体制内的创新。
动词 (verb的缩写)结论
美国好莱坞电影作为美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文化产业,以其完整的体系结构和娴熟的运作机制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张和演变,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电影产业发展和创新的模仿者。虽然经历了从旧好莱坞到新好莱坞的变迁,但由于其内部创新机制的及时调整和演进,它始终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电影在受到好莱坞电影冲击的同时,应该在科技、文化和产业战略上进行吸收和借鉴,形成和谐共赢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