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起源,在历史上地位的变化?

《周易》成书时间和作者

按照传统观点,《易经》写的是“人更圣,天下三古。”也就是说,《易经》经历了三次(所谓“三古”),由三圣(伏羲、王文、孔子)(所谓“三圣”)完成。

伏羲,又名米、包、东,是中国神话中人类的祖先。传说人类是他和女娲的弟弟妹妹结婚而诞生的。他还说他教人们织网打猎,发明了八卦。据很多学者考证,他是原始社会的部落首领。从考古出土的文物来看,伏羲造像多为人头蛇,可能是后人祭拜祖先的结果,是一种图腾崇拜。

文王,周族首领,姬姓,明昌人。商朝末年,残暴,不断遭到人民的反对,而商朝统治下的周国,在文王的统治下越来越强大,也深受人民的欢迎。这对商业构成了威胁。在这种条件下,商纣王把文王囚禁在苟里(在河南汤阴县),文王在乱世中表演了六十四卦,史书因此称文王周易。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山东曲阜)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曾经是鲁国的侦察兵,一生坎坷。他主要致力于教育事业,整理传世的古代文献。据史书记载,《易传》创作于晚年。

按照“人更圣,史更古”的说法,《周易》不是一个时代、一个人的作品是正确的。但也有很多问题,比如伏羲画八卦只是一个传说,并没有更多的实物来证明,也没有更多的证据来反驳这个论断。王文强调八卦和占卜的说法也有问题。因为在《易经》中,记载了文王之后的史实。如有的学者认为“伊名在姬子”、“司马舒凡在康侯”等说法,反映的是文王以后的史实。所以卦不是文王写的,有人认为强调卦不是文王。比如王弼认为伏羲重卦,郑玄认为神农重卦,孙胜认为于霞重卦。

关于孔子写《易传》,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孔子写的,有人说是孔子的学生写的。传统上认为孔子写《易传》,但在《易传》中,称之为子曰。在古代,子曰的意思是学生尊敬老师,孔子不能自称子曰。

根据现代学术界的研究,一般认为《易经》(指六十四卦)成书于殷末周初,反映了文王与周朝的暧昧关系,其重卦出自文王之手。这些卦是周公写的。

关于《易经》,大多数学者认为它写于战国时期,作者不是孔子,是后孔子时代学者的著作,但它体现了孔子的精神,反映了孔子和儒家的思想。孔子教易经的时候说的话可能有很多。孔子的学生们通过整理、补充、润色孔子讲易的记录,编撰了《易传》。据刘大钧先生《周易概论》考证,《易经》为孟思学派(孔子后裔子思,孟子后学)所撰。(见《周易概论》P27-37)当然,也有人提出孔子不仅没有写《易经》,也没有读过《易经》,但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原因是:孔子在《论语》中明确说“五十当学易经”,还引用了《易经》的卦“不以德为恒,或以德为耻”。司马迁、班固在史书中肯定孔子喜欢《易经》较晚,读之甚多。所谓“边巍三绝”,就是孔子反复读《易经》时,丛书的牛皮破了三次,可见读《易经》是勤奋刻苦的。w:牛皮的。边巍:用牛皮串竹简。三绝:破三次。春秋时期没有纸,所以把字写(或刻)在竹简上,用牛皮串成一本书。于是,孔子读《周易》。(孔子与周易的关系见《周易概论》,P145)。

一、《易经》释义

古代对“周易”一词的解释众说纷纭,但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周易》是周代的占卜书;一种认为《周易》是一本关于变化的书。这是《易经》英文译本的意思。具体来说,“周”一词有两层含义:①指周浦和宇宙,即是广阔的,无所不包的。②指代号,即周朝。在古代,周朝的书籍通常被称为周树,如李周和周瑜。“易”字也有两层意思:①指变化。从文字学的角度说,“易”字的构成是“日”和“月”。“易”意为上为“日”,下为“月”,象征日月阴阳变化;甲骨文,说“易”的,把一个器皿里的水(或酒)倒进另一个器皿里,作为表示变化和交易的符号。从《周易》的内容来看,它包含着变化的思想:如在卦中,干卦由初卦的“潜”、“见”、“飞”、“升”变为上卦,太卦由大变小、变通、变公平、变凶。通过计算时间来显示数字的变化,等等。易经中的这一变化,在《易经》中有深刻而清晰的阐述。《易传》中所谓的阴阳相济、天地之变,成为中国先秦时期辩证哲学的精髓。所以“易”有变化的意思。②指古代的占卜书。据古书记载,《连山》、《归藏》、《周易》三部占卜书被称为“三变”,所以易是占卜书的专有名词。(见刘大军《周易Pl-4入门》)。

二、《周易》的标题。

春秋时期有对《周易》的引用,史书《春秋左传》中多次提到,但从当时人们使用的《周易》来看,它包括了六十四卦(符)和卦。

战国时期,人们为了解释《易经》而写了《易经》。易经和《易经》都被称为《易经》。比如庄子所谓的“易阴阳”,荀子所谓的“为易之善”,就包含了《易经》。

西汉以来,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度,采纳了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将孔子和儒者的著作称为“经”。易经和《易经》被称为《易经》,或直接称为《易经》。此后,周易、易经、易经并用。有人称之为周易,有人称之为易经,有人称之为易经。其实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指六十四卦和《易传》。一直沿用到今天,仍然没有严格的区分。有的学者为了区分《周易》经典和传记的区别,把六十四卦和爻辞称为《周易古经》,把《周易古经经孔夫子注》和《儒林外史》称为《周易传》。

第三,《周易》的性质

关于《周易》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学术界一直存在分歧。有人主张《周易》是占卜书,有人主张《周易》是史书,有人主张《周易》是哲学书。我们认为《周易》的性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要客观历史地看待。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随着政治的变化、理论的需要和自身地位的变化,《周易》的性质也有所不同。

(1)从《周易》的产生和早期应用来看,《周易》是一部占卜书。在中国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无法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人自身的生理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导致了对神的崇拜,认为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和/或上帝,主宰着世间万物。当人们反复受到意想不到的天灾人祸的打击时,就萌发了借助天意来预测这种突如其来的灾难的后果及其行动的愿望,从而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基于此,他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各种预测方法来沟通人神,最能体现神的意义的《周易》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所以易经的产生纯粹是为了满足当时人们生产生活预测的需要。

《周易》产生后很长一段时间主要用于占卜。《春秋左传》、《国语》中记载了22例占卜。比如《春秋左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唐七死的时候,崔武子哀恸,看到他霜降之美,想做妾,但心里没底,于是用《周易》占卜,得到了《困》这本书。有的人,按口号“困于一石,据一蓟,入其宫而不见其妻。于是我就把它当妾了。我们可以看到,在春秋时期,《周易》主要用于占卜,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指南。

(2)根据《易传》对《周易》的解释,《易传》重视《周易》的占卜作用,反复强调学好《周易》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生死之理、蒙昧之理、鬼神之情,打破世人的疑惑,沟通世人的愿望,成为世人的事务,明确告诉人们《周易》是要让人服从的。“所以君子活,必观其象,戏其言。如果他动了,就看他的变化,玩他的职业。是天赐之福,吉无不利。”同时,《易经》包含了《易经》中比较完整的占卜方法。

由此可见,在《周易》产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它的主要功能是占有,为人们提供行动指南。

然而到了汉代以后,《周易》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它保留了原始的占卜性质,而且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易学家克服了大衍法的局限性,创造了一种比较完整的新的占卜方法。焦延寿和一起创造了焦的占卜方法。他的弟子方静甚至比他的老师更好,他完全改变了占卜的规则,创立了纳甲的方法。所以到了汉代,占卜的方法趋于完备。另一方面,《周易》也有了新的功能,因为它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特别是经过《易传》的诠释和发展,其哲学程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周易》成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经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易经》受到了汉朝统治者的青睐。从最初的卜筮之书,变成了官方治国修身的哲学书籍。被称为五经之首,道之源。《周易》思想渗透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理论基础。从那时起,《周易》就包含了两重性。一方面,在历代统治者的加封下,其理论指导作用日益显露和鲜明;另一方面,民间术士也在不断更新完善占卜的体系。直到今天,《周易》的两重性还是非常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