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窑烧制历史

定窑是宋代六大窑系之一。窑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尖子村和东西岩村。宋代属定州,故名。唐代创制烧造,北宋金代兴盛,终至元代。以生产白瓷闻名,也烧黑釉、酱釉、釉面瓷。文献上分别称之为黑鼎、紫鼎、绿鼎。

定窑是唐代著名的瓷厂,专门烧制白釉、黄釉瓷器(白釉包括玉壁碗、壶、瓶;黄釉器皿包括碗、浇壶等。),到了宋代发展很快,比以前更大更有名,烧制了大量的白瓷,随后是黑釉、酱釉、青釉、白底棕花等品种。白瓷胎土细,胎质薄而有光泽,釉色纯白润泽,上有泪痕。釉为白色玻璃釉,加少许粉,故称粉定,又称白定。其他瓷器胎质粗糙,釉色发黄,俗称土鼎;紫色就是紫色;黑如漆就是黑,红就是红,难得一见,世代相传。

定窑是晚唐时期造烧的。这个时候到五代的定窑瓷器还比较粗糙简单,以碗形为主,处于向细瓷过渡阶段。然而,在五代中后期,丁瑶白瓷取得了根本性的飞跃。烧出来的瓷器不再涂上化妆土,胎和釉都很细很薄。有些器皿的白度甚至超过了邢窑的细白瓷器。

北宋是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汉族劳动人民在制瓷技术上有许多创新和进步。北宋中后期,定窑因其瓷质优良、色泽典雅、纹饰精美而被宋政府选为宫廷瓷器,价值大增,产品风靡一时。

定窑在北宋末“靖康之乱”后,由于连年的军事灾难,逐渐衰落和废弃。金朝统治中国北方后,定窑制瓷业迅速恢复,部分产品的生产水平不亚于北宋。从一些带有龙凤图案的器物来看,定窑产品也是金代统治者喜爱的瓷器品种。到了元代,定窑终于逐渐衰落。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丁瓷在沉寂多年后进入了复苏期。曲阳定瓷有限公司历经艰辛,经过数百次的研究实验,在仿古的基础上,成功开发出仿古、美术、日用三大系列200余种工艺产品。产品多次在国内展览中获奖,并出口到美国、日本、加拿大、荷兰、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