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的原型是玄奘法师。历史上的唐道士真的是一群人吗?
对于大家都很熟悉的玄奘法师,就不需要详细介绍了。据史料记载,“玄奘西行求法,往返十七年,行程五万里”,足迹遍及当时的西域和印度一百三十国,从而留下了一部不朽的游记《大唐西域记》。
如今,《大唐西域记》已被翻译成英、法、德、日、俄等多种语言,被公认为研究七世纪中亚和印度历史地理最有价值的书籍。埋藏数百年的当时印度最高佛教机构那烂陀寺,根据《大唐西域记》提供的线索进行了发掘。
玄奘还从印度带回了大量佛经,包括520部大乘佛教经典(《论法》)和657部* *。他一生翻译了75本书,共1335卷。他还把老子和大乘信仰翻译成梵文传入印度,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玄奘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永垂不朽,而且被世人,尤其是佛教界人士所崇敬和纪念。
玄奘在印度讲学期间,杰日国王为他开了18天的会。玄奘站在狮子星座的高处,陈毅建立了教派。没有人敢出去和他竞争。所以大乘学者一致尊他为“大乘天”。因为这个荣誉,玄奘死后一百多年,日本高僧金刚三味在八、九世纪访印时,还看到当地所有寺院都画着玄奘穿的麻鞋和玄奘用的勺子、筷子,画像被彩云衬托。僧侣们“不必每天斋戒礼拜。”
易经大师(635- 713)比玄奘晚一点。唐高宗咸祥二年(617),乘波斯商船从广州出发,经海路西行。据史书记载,易经初到番禺,得了几十个战友。到了上船的时候,都撤退了,只剩下易经一个人,准备吃苦。易经最终于第二年二月抵达印度半岛东海岸的坦莫瑞本德。
在印度期间,易经刻苦学习,苦苦求法。“所有的圣物都被追寻了,25年来它们在30多个国家。”除了求法,他还做了大量的翻译工作。正是在那烂陀寺期间,易经翻译了《佩涅尔颂》和《佛祖颂一百五十首》。
悬拱元年(685年),易经离开那烂陀寺回国。途中,斯里兰卡佛(苏门答腊)弥留之际,撰写了《南海归内法传》和《西域求法僧传》,记载了他在海外各国的经历和海外僧人的事迹。这两本书也是研究古印度和东南亚历史的珍贵史料,至今仍为各国历史学家所珍视。易经还带回了近400部佛经。回来的时候,武则天皇帝亲自在洛阳城东门外迎接,给予了他很高的礼遇。
《易经》之后,他的弟子慧日也在武则天黑圣十九年(702年)前往印度各地求梵书,访善知识,接受净土法。十余年后,于开元七年(719)经北印度返回长安。
他在整个周朝生活了70多个国家,带回了很多佛经,被唐玄宗封为“善心三藏”。后来,有一个叫悟空的和尚,最初是唐朝派到张桃光的部下佐为的。出家后苦学梵文,游历各寺院,南游中国,顶礼八绝,在那烂陀寺修学三年。终于在贞元五年(789年)回国,回到长安呈献翻译的佛经和收藏的佛牙舍利。
唐朝的玄奘、易经、慧日、悟空等高僧,都是在七、八世纪,带着宗教情怀和传播佛法的愿望,通过陆路或泛舟南海,来到印度各地的。他们为法忘我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万里孤征,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们为中印两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不朽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