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350字的关于地名起源的作文

比如:青岛

青岛,位于黄河流域下游,黄海之滨,不仅以美丽的海、光、山而闻名,而且成为山东省的文化中心和中国北方文化名城,文化历史悠久。1994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青岛,又称小青岛、琴岛,既是青岛之美的象征,也是青岛之美的缩影。

青岛、小青岛、青岛都是指胶州湾入海处北侧的小岛。这座小岛与青岛的历史发展息息相关,历来为史家所重视,为文人所传唱。但由于这个小岛名称的由来以及与陆地上青岛名称的关系、发展变化、名称含义等问题,几十年来一直有不同的解释。到目前为止,在各种出版物中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本文试图在近几十年发表的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以下问题。

一个

青岛原指胶州湾海口北侧海域中的一个小岛,面积仅0.012平方公里,海拔17米多,北侧距陆地一里多(约720米)。清同治年版《即墨县志》卷一“岛”项中记载“青岛在县城西南百里”。青岛位于即墨县西南数百里的海面上。这个海中之岛,在《山川地貌图》和《七村图》中都有标注。《胶澳实录》也明确记载“青岛在青岛湾不到一海里”,因“岩美树清”而得名青岛。

关于青岛的命名日期,缺乏具体的记载。从我们现在看到的古籍来看,青岛这个名字在明朝中叶就已经有记载,“青岛”这个名字已经被郑开阳收入嘉靖杂著。明万历六年(1578)时任即墨县知县的许定在《地方事务与海防刍议》一文中写道:“本县东南沿海,即我国东界,无天津卫,岛珞狮在其间。能在岛上生活的,都是绿色的,都是有福的……”唐宋以来,尤其是宋代,胶州湾成为北方的重要港口。三年(公元1088)......成立于密州板桥市”(见宋史?食货之),板桥就是现在胶州湾沿岸的胶州市。“市舶司”类似于现在的海关、港口管理机构,负责检查进出港口的船只,征收营业税,购买政府专卖品,管理外商。板桥海运公司的成立,使胶州湾成为当时中国北方唯一的通商口岸,海运频繁,所有货船都要经过胶州湾海口才能到达板桥。青岛位于胶州湾入海口重要航道的一侧,不可能没有“青岛”或青岛的别称,只是我们没有看到任何记载。

在“青岛”这个名字出现的同时,“青岛口”这个名字也出现了。女姑口在胶州湾设置的“整顿旧规”碑文中有明确记载:“我自明初起,邀青岛、女姑等港出海航行,故事数百,船数千,南北货物必通,农民利益共……”。徐公就是徐陵。自明代以来,地名“青岛”逐渐从海中走向陆地。青岛北面的海湾叫青岛湾;湾边的村子叫青岛村;村子南边的那条河叫青岛河。村子东南的那座山叫青岛山。

“青岛口”是指青岛周边的海湾,从鲁迅公园到团岛周围的海岬。它是“青岛”的名字,是由海到陆过渡的名字,其内涵既包括海口,也包括靠海的陆地。清同治版《即墨县志》在海口地图的陆地上已经标注了青岛的入海口。

青岛村建于明初。明初,天下有卫生所、保健所,青岛东部建浮山中心。据苏《浮山院族谱》记载:“立鼎,授世袭武德将军,赐御券千户,授敖魏山浮山院...,九家同衔,四家同衔,十三家同丁、詹、侯、葛、* * *……”据《石鼎族谱》记载,石鼎一支由浮山迁至青岛村,起初人口不多,故称丁家庄。后来,一些军户和沿海渔民也在此定居,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大村庄,改名为青岛村(曾分别为青岛村和上青岛村)。《胶澳史》说:“青岛村原是渔船聚集地。大多数老居民都在钓鱼。”青岛村位于青岛的另一边。为什么叫青岛村没有描述。但从我国地名特点分析,是否可以说青岛村以青岛命名,青岛村附近的海口、河流、丘陵也以青岛命名?初建后,青岛村的居民多为渔民。随着青岛港航运的逐步开放,南北船员逐渐增多。渔民、水手出海祈求海神平安,于是在明朝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在青岛村西侧修建了一座天后宫,供奉“天后”。《交州志》说:“天后宫祀不在正史,渔船业祀魏晋,故沿海总有庙。”几年前,在《青岛晚报》关于“青岛曾是小渔村”的讨论中,关于青岛在德占前是否是小渔村,有几种说法。根据我们的史料,在德国入侵胶澳之前,青岛已经不是一个小渔村,而是一个繁荣的城镇。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从青岛村的建立说起。如前所述,青岛村建于明初,开始为军户耕种。后来,一些渔民也在这里定居,发展成为一个大村庄。明朝万历年间,青岛村前的青岛口被辟为海上通商口岸,所以“百舸争流,云卷云舒”。应该说,此时的青岛村已经不是一个小渔村,而是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通商口岸。

到清朝中期,青岛港的贸易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发展。青岛名字的内涵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青岛的名字从海上的青岛移到了陆地上,青岛村附近的陆地俗称青岛。清同治四年(1865)六月,《筹建剧场碑文》中明确记载“青岛建城已逾百年,至今游客商贾云集……”这是我们所见到的关于“青岛”的最早记载。“青岛”的范围是指青岛口附近的土地,可以说是最早的“青岛地区”。而且“青岛建城一百多年”,从同治算起应该是清朝乾隆年间(1736 ~ 1795)。这样青岛从开埠到现在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青岛”的历史发展时间提前了一百多年。清同治十三年(1874)三月,现存天后宫的另一碑文记载:“盖文天后以孝成神,关心百姓,以仁护国,为良臣。而聚集在这里的游客和商人,特别是因为他们的平静的波浪和汹涌的波浪,所以他们都读如何回报圣人和美德。在墨夷的青岛口,古老的天后宫被恰当地神化了,但它不够大,不够壮观...,大亭子与巨轮相连,增加了它的旧制度,使它对朝廷开放,使它对阶级严格,省税发光,使它富丽堂皇……”大船巨轮,首尾相连,停泊在青岛口,一派经贸繁忙景象。天后宫的规模大大扩大,成为著名的港口。这么大规模的商埠能说是小渔村吗?清光绪十二年(1886),清驻德公使徐景澄在《陈海军待办事项折》中说:“青岛港未开烟台港时,航海、商业靠泊颇盛,非散地可比。”徐景澄得知西方列强觊觎胶州湾后,建议清廷在胶州湾设置设防。同年,清廷派来的道士刘和连长郎伟力访问了。刘在《胶州湾概况》中说:...胶州鳌口,口在青岛以东,高四七八十尺,与城有关,属即墨,山从崂山来。”明确提出,此时青岛已有一城,“城”应是集市贸易,“海关”是指收税的海关。光绪十七年(1891)六月,清廷决定设防青岛,派遣登州镇连长章高元迁至青岛,并在青岛村旁修建了连长衙门,青岛成为设防城镇。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三月,也就是德占前半年多,青岛的商业店铺就有60多家:“除即墨、平度、金口、海阳新租的六家外,还有旅馆九家,路宏一家,成衣三件,估衣一件,毛料一件,油坊一家。鞋帽皮货一个,纱罗绸缎店和杨光杂货铺三个,酒馆饭店九个,酱园豆腐店一个,饼茶食品三个,共六十五个。”。“出口最多的产品是猪、花生、毛油、豆油、豆饼、白蜡、青梨;进口多为洋货杂货,细白棉布、棉纱、缎子、糖、桐油、竹木。”(见胡存岳《海云堂笔记》)。在德国占领之前,青岛绝不是一个小渔村,而是一个繁荣的沿海城镇。

光绪二十三年(1897)十一月,德国出兵占领青岛,当时称胶澳。1898年3月6日,德国胁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据日文《胶州湾》一书记载,1899 10 12年6月,凯撒·威廉二世借用青岛的原名,将胶州保护区的新城区命名为青岛。这个新城区分为青岛、包道和埠头,范围只是现有市南区和市北区的一部分,青岛只是整个胶澳的一部分。1922年,中国从日本人手中收回胶澳租借土地,命名为胶澳商埠。同年11月,先后颁布《胶澳商埠条例》和《青岛市关于实行自治制度的命令》,这是最早的称为“青岛市”的记载。《关于青岛市实行自治的命令》第二条规定“青岛市的区域为青岛市台东镇、台西镇的界线”,第四条规定“青岛市由胶澳商埠局直接监管”。这个青岛市只是胶澳商港的一部分,由胶澳商港监管。直到1929才撤销胶澳商埠局,将原胶澳商埠的辖区命名为青岛特别市。从此,青岛这个地名就代表了整个城市。此后,虽然管辖范围不时变更,但青岛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目前,青岛辖区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包括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7个区和即墨、平度、胶州、胶南、莱西5个市。

小青岛是青岛的别称。

青岛是什么时候开始被称为小青岛的?直到2月出版的书上才说:“6月1899 65438+10月12,凯撒·威廉二世正式将胶州保护区的新城区命名为青岛。因为小青岛本来就是一个孤岛,群众一直叫它小青岛。”(见《青岛文物古迹保护纪实》)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根据现有资料,已有记载称小青岛为清中叶。清乾隆十六年(1751)出版的《灵山魏徵》中记载“小青岛在淮子口对岸,入海口必经之路”。淮子口是胶州湾口一条水道的名字。因为小青岛位于灵山卫的东北部,所以魏徵说它在淮子口的另一边。道光年间重修的《胶州志》和同治版《即墨县志》中说,“海上征途,险洪”。说明清中叶以来,青岛也被称为小青岛。1934版青岛旅游指南说:“小青岛...德国租了胶澳,开始签...中国取之,谓之小青岛”。这显然是错误的。青岛人一直被称为青岛或小青岛。德国侵占青岛后,将小青岛改名为“阿克那岛”。1898年夏天,国外一些植物学家在小清岛发现了一种罕见的百合,命名为“青岛百合”。所以德国人曾称小青岛为“百合绿岛”,既没有官方公布,也没有流传。1904年(1900),德国人在小青岛上修建了一座乳白色八角形灯塔,塔高15.5米,控制着整个青岛港的交通,是所有船只进出胶州湾的重要灯塔。

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日本帝国主义占领的是青岛,而不是德国,日本把青岛所有的地名都改成了日本名,包括小青岛。根据青岛市场新旧名称对照表,小青岛改名为“加藤岛”。1922年中国政府收复青岛后,所有日本地名都改为中国名。小青岛已经恢复了原来的名字,但并不是《青岛旅游景点指南》中所说的“中国接收后的小青岛”,而是接收青岛纪念照中记载的青岛。在1985出版的《青岛风光》一书中,小青岛这个名字的时间更是毫无根据。文中说:“青岛得名后,改称小青岛”。且不说记载完全不正确,青岛本身的意义也不清楚。我们知道,青岛作为一个城市出现以后,有德占时期的“新城区”,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胶澳商埠的“青岛城”,有国民党统治时期的“青岛特别市”。那么上述的“名青岛”指的是哪个时代呢?我想知道它的基地在哪里。

自20世纪初青岛逐渐成为旅游城市以来,小青岛也发展成为一个旅游景点。1934在小清岛上开辟道路,安装石桌石凳,竖起木拱门,平整花坛,新建茶亭,修建游艇码头,让游客可以乘船穿越,成为一个小青岛公园。

日本第二次入侵青岛后,小青岛成为日本侵略军的司令部,中国人不得入内。四十年代初,岛的东部修建了防波堤与陆地连接,岛的北部也修建了一段防波堤。

青岛解放后,小青岛回到了人民的怀抱,防波堤被加高,建成了现在的规模。岛上建有现代化的导航设施,对青岛港的海上运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根据青岛的总体规划,小青岛作为一个新的旅游景点再次向人们开放。

琴岛是青岛和小青岛的别名,也是众多别名中最著名的一个。

关于琴岛名称的由来,有很多说法和记载。一是对地形环境的看法,“据说从空中看像古钢琴,所以又叫琴岛或琴屿”(见《海中青岛》)。其次,有一种自然现象说,“以其山为琴,以其水为弦,以其风为徐来,以其浪叮当如琴声”(见《琴岛诗话》)。第三,有“清”和“秦”的谐音词。还有从“琴头镇”一词音译而来的(见《曼碧琴岛》)等等。

最早提到阿琴岛的人是1924出版的《接收青岛纪念照》一书。作者班鹏志在1923写的序中说:“序是留在琴岛”,琴岛已正式作为地名。

如果在文学作品中提到“琴岛”这个词,根据现在掌握的资料,小说《桃园梦》应该是第一部。这本书很罕见。青岛图书馆只保留第三版1934版,初版日期和年份不详。这是一部关于青岛的早期小说。作者笔名“艳奇厌游客”。这本书的内容是描写辛亥革命胜利后逃到青岛的满清老幼的颓废生活。书中对青岛早期的发展有过一些真实的记述,书中人物的名字多是影射真人,如“张”为“庄”,“亨利亲王”为“仁亲王”,一些大臣的名字也用谐音代替。小说第一段“失秦敖连长被骗,修铁路立三功”说:“在山东半岛东南角,有一个海港,叫秦敖港...离海最近的地方叫琴岛,琴岛北部叫大保岛,大保岛北部叫岛,合称“琴岛”。青岛(小青岛)叫琴岛,然后市区统称琴岛,就像青岛名字的由来一样,以青岛(小青岛)命名。为什么不叫青岛琴岛呢?可能和书名一样,用谐音字代替真名。“清”和“琴”的发音差不多。我们认为《漫笔琴岛》中的分析是非常正确的。

为什么叫琴岛?有几种可能性。

一种可能是它受到了之前出版的《海道地图》这本书的影响。《海道地图上》是一种译著,出版于清末。具体出版日期不详。在该书的第七卷中,有这样的记载:“在胶州湾的东面,有一座像舌头一样向东北延伸的长山...浮山有一座城...且有林头北小岙琴头镇,隔壁”。胶州湾、黄岛节后,出现了琴头镇,恰好是青岛的所在地。书中琴头镇的经纬度记载为“36° 05ˊN,120° 17ˊE”,与青岛的经纬度基本一致,可见插图中的琴头镇就是青岛。《海洋地图》是一本地理书。是不是可以说青岛在外语里还有一个别称,叫“琴头镇”?而且因为《海图》这本书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书,也可能翻译不准确。另一种可能是,当时青岛有一个“琴头镇”或类似的名称,但在我国的史籍中没有记载。几个可能的推论或其他证据会随着史料的发现而逐渐明晰。官方使用青岛作为地名,见1934出版的《青岛景点指南》一书。书中《小青岛》一文中说:“此岛为琴岛”。《青岛指南》1939版和《青岛旅游手册》1957版都遵循这种说法。从小青岛的名字开始,青岛逐渐被称为琴岛。青岛不仅成为了一个地名,也成为了一个地名风光的奇闻,如“青岛八景”、“青岛十二景”的“秦屿浮灯”、“青岛乡二十四景”的“秦刚崔迪”。20世纪末,通往小青岛的路被命名为琴岛路。

除了青岛和秦屿,青岛在文学作品中也被称为秦刚或秦刚,它也被称为山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