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人是如何保证木质建筑不着火的?古代有哪些防火工具?
古人没有办法保证木质建筑不会着火。他们只能从源头或者在火势还很小的时候摧毁它。古代的防火工具大多是水缸。一般来说,容易着火的建筑旁边都提前准备了水,火刚起就直接扑灭了。
古代最早的用火方法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因为古代的材料大多是木头做的,遇到火就开始燃烧,而且古代没有消防队,所以没有办法快速灭火。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斩断它的根。当时皇帝直接下诏,如果敢随意扔掉未燃尽的骨灰,被发现就剁手。而且现在我们的理论也可以证明可燃物质没有完全燃烧,所以随时都有可能重燃,而在殷商时期,他们就已经考虑到了这种隐患。
秦朝还规定,如果把烧过的骨灰扔到路上,就要在脸上刺上刀痕作为惩罚。一篇高中课文里有一句话,阿房宫?古人放火化为焦土?。可以知道火,对古建筑的毁灭性作用。
火力攻击也成为战场上最常用的战术。因此,防止火势蔓延已成为所有国家最重要的问题。墨子曾经发明在城墙上涂一些湿泥来防火。或者用一些麻布做个桶,火不大的时候直接扑灭。慢慢的,当时的人们有了灭火的意识。
直到宋代,防火的方法才开始逐渐发展。有个民间,小时候房子被火烧过,所以留下了童年的阴影,特别注意防火。所以他成年后,成立了消防队,给他们每人配备了工具。这就是现代消防队的雏形。
后来随着古代人防火意识的不断加强和防火技术的进步,清朝已经很先进了。当时为了防止故宫着火,特意在门口准备了300个大缸,取名太平缸。目的是在发生火灾时,把这个地方作为应急水源,直接灭火。晚清以后,救火技术进一步发展,他们研制出了小型水车。不过这个水车的水龙头现在消防效果没有那么明显,只是一个木头做的软管,然后一步一步改进。
后来直到明清公告局,我从银行买了一台外国蒸汽机,消防工具终于从一般的人力工作进入了机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