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为什么被称为运河之都?
历史上运河沿线有通县、天津、德州、临清、东昌、章丘、济宁、徐州、淮安、扬州、苏杭等10多个大镇。这些大城镇及其官员在运河开凿、水运和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这些城镇的地位和作用绝不是平行和平等的。除了路、州、州、县之外,在运河开凿、水运、管理等方面都要有一定的隶属关系和主从关系。
随着运河文化研究活动的深入开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在上述沿河城镇中,是否存在一个与其他城镇有隶属关系的城市?换句话说,如果把从北京到杭州的沿江地区看作一个多边行政区,那么这个多边行政区内是否存在一个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可以直接叫运河之都。那么,现在运河的首府在哪里呢?
济宁河段的重点整治是在元、明、清三代的重视下进行的。正是由于济宁河段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元明清时期在济宁设置了运输管理的最高机构,在重点整治济宁河段的同时,负责整个运河的整治和监督。据考,元朝在集宁之初设大臣,其后为巡抚、巡抚、河总经理,最高官阶为正一品。明代在济宁设置宰相河、总督河、经理河、将军河、总督河,均由朝廷任命为运河最高行政机构。它是朝廷直属机构,是在朝廷六部之外增设的,等级为二品,但也不乏一品一官。清朝驻集宁交通机构攻打明治,设总河司,命其代理,居次。据雍正《清惠殿》记载:“顺治之初,只有一个河长,又称河将军,掌管黄河、运河事务,驻济宁。”直到雍正七年(1729),河道一分为三:南河总督驻清江浦;河南、山东两河的总督都在济宁,叫东河;直隶总督位于天津,称为北河。其建制一直延续到清代光绪河大罢工。据考,顺治元年至光绪二十八年的258年间,朝廷任命119为河督,* * *有101为巡抚,其中近一半为高官。其间,总河迁清江浦27年(***4人任5),其余年份驻守济宁。河长公署是运河和黄河的最高行政机构。同时,他拥有或掌管着自己的军队,并主要依靠军队来实现他的总督职能。所以,河督署是一个集军政于一体的机构。据《元史》记载,运河修成后,元二十二年(1285)二月,“济州船三千艘,仆从二千人。”当时京都水路运输的粮食和大米约有一百万吨,其中济宁水路运输三十万吨。为了管理漕运,朝廷在济宁以南的路桥设置了漕运大臣。郑铮十年(1350),集宁兵马司成立,12000士兵驻辅坦克。郑铮十六年,集宁属密分馆成立。明代济宁的军事组织是丞相河军门司,由道、卫组成,负责控制直隶、河南、山东的道路。济宁驻军最多时达到1.3万人。除了固定的道路、警卫、部门和办公室之外,还有其他的军分区。永乐十八年(1420),行军司马范静奉命筹集65438+万大军镇守集宁。郑德之后,朝廷每年都派尚书、都御史等官员掌管运河军事。隆庆四年(1570),朝廷授予河将军加太守的军职。一时间,济宁成为朝廷一日不能怠慢的军事重地。清代朝廷为河督武装部侍郎,右都被授予御史衔,居第二位。顺治初年,河将军杨方兴邀设河标中央军副将军部,直属河督署,也是整个运河的最高军部,驻集宁府。鹤壁标中央军副总部是鹤壁标副总河司令、司令丁。从二年级开始,他的职责是保卫宰相的运河,督促粮草的调配,看守油轮,维护沿河治安。中国军队的副将军贺彪管辖贺彪营和驻扎在运河沿岸城镇的警卫队。
因为朝廷把最高行政机关和最高军事机关设在济宁,所以各级下属机构自然很多。总督府河衙门在济宁设置的机构仅包括运河道司、运河同知司、泉河童判官司、官河童判官司、聚金甲官河主簿司。河标中央陆军副总部在济宁设置的军事机构有运河军事指挥部、运河标营部、警备部、卫生部。此外,还有朝廷派驻的机构,如巡院、抚院、布政司署、巡检司署、水利署等。此外,元明清时期济宁各级省会、州县行政机构或其派驻机构、各类交通管理部门、行政监察机构比比皆是,令人过目难忘。所以济宁有“七十二衙门”之称,是除京津之外的沿边城市无法比拟的。
我们不妨从有限的资料看一下总督衙门的权力。巡抚河衙门是朝廷在六大部之外专门设立的部级专门交通机构,在职人员多为一品或一品官员。比如明代的宋礼,就是由工部大臣直接担任将军河。由此可见总督府在河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河督署位于集宁府亚东,占地5公顷,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它有一个大厅,两个大厅,三个大厅,一个学院,一个射击花园,一个武术馆等。它规模宏大,布局严谨,风格雄伟。那么,总督衙门的权力到底有多大?史载,嘉靖二年(1523)“山东、河南、直隶南北巡抚皆被制。”此外,明代济宁还有两条军路,包括布政司和巡检司,各有一名官员,代理河道,以及所辖州县的官员。不难看出,不仅行省总督要归将军河管辖,沿河的府县也要归将军河下的驻防道管辖。由此,足见河督衙门的权力之大,超乎常人想象。所以沿边各省的督抚都很佩服总河。他们上任一定要来济宁拜谒总河,谢仁一定要来济宁送别总河。至于州县官员,都纷纷效仿,不敢怠慢。此外,济宁博物馆至今还保存着一门清朝的铁炮,炮管上赫然铸有“河督所制”,这也是河总威力的有力证据。
从上面可以看出,元明清时期的最高行政机关和最高军事机关都设在济宁,这是济宁作为运河之都的最好象征。虽然济宁与其他城市在行政区划上没有隶属关系或主从关系,但运河之水连接着济宁与南北众多城镇,是运河总督署的驻地段,使得济宁与运河沿线的运城镇有着隶属关系或主从关系。运河沿线所有地方都服从济宁的指令,服从济宁的河长公署,这就凸显了济宁的地位,成为京杭运河这条狭长地带的大都市。
整条河统一,群星拱月。济宁越来越显示出运河之都的风采。
济宁原本是一个不起眼的济州,由巨野统治。巨野于1150被淹,故迁济州。元朝灭金后,巨野水患频发。世祖八年(1271),济州升为府,因益南、益北、益州,为最佳节水之地,故名“集宁府”。此时的济宁,虽由政府统治,但名声一般,只是一个将军镇。
从元至正元年,贯穿济宁的京杭大运河为济宁的崛起带来了生机,萍萍济宁逐渐走上了繁荣之路。
首先,济宁因河而兴。济宁“居交通要道”,不仅成为“水陆交汇、南北要冲”、“江淮咽喉控制区”,而且成为漕河管理中心和鲁西南政治经济中心,出现了“官商云集、麻下经济城”的繁荣景象。一位诗人曾形容“日中贸易团聚在一起,红树蓝碗堆积如山。”商人逐利,酒楼歌厅嘈杂。到明朝中叶,济宁已发展成为一座繁荣的商业城市,是“四大道车马通衢,五都商贾之城”。此时,落户市区的不下几万人,跟进的商户也不下几万人。从明朝到清朝,济宁的商业达到了顶峰。城内外通衢,运河两岸、河对岸店铺林立,全国各地商贾云集,各种商业蓬勃发展,市场繁荣。年营业额高达1亿多元,市场辐射周边近百个县,是明清时期33个著名工商业城市之一。
其次,济宁因商兴市。商贸空前繁荣,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人口和消费,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明朝以前济宁地区人口不多,金代任城县只有1700户。北魏的任城县只有8050户,21789人。元代,集宁路只有10545户,89818人。到明朝末年,济宁市人口已达65438+万。明清两代经过战乱和重大自然灾害,在清代工商业恢复发展繁荣的基础上,城市人口逐渐达到65438+万以上,远远超过明朝的规模。因此,济宁市正在扩大。明末清初,城内共有街巷98条,其中城内45条,城外53条。清朝道光年间,街巷增加到290条,其中城内107条,城外183条,使城内街巷增加了近三倍。鉴于此,济宁的统治也在不断升级。元十六年(1279),集宁由府升为道(元代没有实际的行省建制,所以中书省名存实亡,道是基本的行政建制,直接归朝廷管辖)。),辖三州十六县;明洪武元年(1368),“集宁道改府”,十八年,“集宁府设三郡”;清朝采用明治。乾隆四十五年(1780),济宁由府辖一州升为直隶一省。
第三,济宁是骄傲的城市。由于商业贸易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手工业生产和农业商品化生产的发展,广大城乡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当时蓬勃发展的手工业有近20个行业。
济宁的繁荣昌盛也可以通过下面几组数字来证明。据《元史·食粮》记载,元文宗(1328-1329)在中原省(今京、津、冀、鲁、陕、蒙、豫)黄河以北,人称“腹”。)21路和7个直属州,仅晋宁路、嘉定路、济南路、济宁路等7路向国库缴纳了1万余两白银,其中济宁路营业税为12403块4两L,位列第四。《明史·食粮商税录》载:因国库亏空,朝廷下令“京省商贾,集土地、镇店、店铺,上门收税,将田数增加五倍。”商贾云集的大城市有33个。根据《明惠典钞法》,(宣德)四年,商店税在顺天(北京)、应天(南京)、苏州、松江、镇江、淮安、常州、扬州...山东济南、济宁、德州、临清...* * *三十三个都道府县和町村将增加5倍。由此足见济宁商贸业的发展繁荣程度以及在全国城市中的排名。
据有关资料显示,济宁曾是明清时期运河沿岸的七个对外商埠和重要码头之一。
济宁,在运河之水的影响和突出的政治地位下,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崛起,工商业繁荣,创造了辉煌的历史,用不争的事实展示了运河之都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