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卡的历史是怎样的?
起源于西汉,唐太宗用贺卡向大臣们问候。每到过年和春节,从国家元首到普通百姓,都有给亲朋好友寄贺卡的习惯。贺卡这种特殊的祝福媒介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为什么流传至今,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和变化?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强调“礼”,这曾经是中国文化的精髓。礼仪中的很多内容都是通过形式来表现的,比如贺卡。在重要的个人活动或公共假日之前赠送贺卡,对人们和他们自己来说都既正式又方便。所以从汉代开始,贺卡作为一种传统形式被保留下来,只是名称有所变化。当初贺卡被称为“名卡”,主要是介绍自己。在西汉,它们被称为“拜谒”。今天嘉宾见面,被称为“名刺”。“名刺”一词在日本至今仍在使用,是我们常见的名片。凡事都要先表现出对对方的尊重。当今社会有时会忽略这些传统。唐宋以后,贺卡的名称和功能有所改进,被称为“门形”或“飞帖”。在明清时期,它们也被称为“红榜”和“新年贴”等。听名字就知道功能越来越世俗,文人雅士渐行渐远。其实原因很简单。古代教育不够普及,识字的人很少。起初,贺卡在达官贵人之间传递,起点相当高。进入商业社会,贺卡多了些热情,少了些酸涩。据说,在李世民过春节时,唐太宗用红色的金箔做了一张贺卡,送给大臣作为“庆天下”的御书。因为这种形式是皇帝发明的,所以很快就在民间流传开来,但是民间没有皇室那么奢侈,所以不敢用金箔。而是用梅花信纸竖着写。右上端是接受祝贺者的禁忌,左下端是祝贺者的名字。据说南宋人张士南在作品中记载,他家藏有北宋黄庭坚、秦观等名人的贺卡。这绝对是经典藏品,如果保存到今天应该是无价的国宝。说起来很有意思,名帖和贺卡本来是我自己提交的,以示庄重。然而到了宋代,商业气息浓厚,人们也日渐繁忙。所以,不能亲自送的,就派仆人来赠送,渐渐形成了一种习俗。这样的好处是一个人可以发更多。如果亲自去,送的数量极其有限,朋友多的人可能会失礼。派人送有很多好处,省去了主人之间开会的繁文缛节,大大提高了效率。明清时期有一套赠送贺卡和贴纸的礼仪。按照规定,仆人不能亲手呈上贺卡,于是发明了拜盒,即仆人见面时手持的盒子呈长方形,大小刚好能容纳贺卡和贴纸。仆人见到主人后,不能把卡片或贴纸拉直,而必须打开崇拜的盒子,让主人拿出来。大户人家会自己做请柬,所以我有几个明清紫檀和黄华丽的请柬。其中,用清代红木制作的赵请柬制作精良,显示了赵主人的非凡地位。商业邮寄贺卡也始于宋代。张士南的《行官手记》记载,每逢冬季至日和元旦,“凡外官,皆待其长官”,这应该是邮政作为贺卡信使的最早记录。因为贺卡传达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这样的交流往往是用短句来表达的。例如,在宋代,“祝贺郑丹”经常被写。今天,它也是简洁的。久而久之,问候也变得程式化,讲究庆祝,互送吉祥话,传递人们对生活的希望和向往。关府博物馆每年都以文物为背景,关注当年十二生肖的文物表达。久而久之,收藏一套生肖文物贺卡也是不错的收藏。今年是牛年,关府博物馆带来金牛拜年,祝全国人民牛年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