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HP的由来是什么?
1985,中美高科技合资企业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20年来,惠普从一家注册资本只有10万美元的公司发展成为年营业收入220亿人民币的大型企业。1912年,帕卡德出生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普韦布洛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但他从小就对那些复杂的法律条文不感兴趣。他喜欢自己做一些小发明和创造。即使他的拇指因此受伤,也没有阻止他的兴趣。1930年,帕卡德考入著名的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系,在这个著名的电子学圣地开始了他的学习生涯。斯坦福大学是硅谷之母,这里诞生了许多知识英雄。帕卡德结识了著名的“硅谷之父”弗雷德·特曼,以及他日后最好的商业伙伴比尔·休·朴正秀。当时,电子行业还是一个新兴行业,但电气工程系富有远见的教授特曼出任副校长后,决定在学校用地中划出579英亩,以旧金山附近的圣克拉拉为中心,以帕洛阿尔托为中心,建立高科技的“斯坦福研究区”——一个以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中心的工业园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硅谷”。在大学这个传统的“象牙塔”里创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需要勇气。特曼首先想到了他的两个学生——比尔·休·朴正洙和大卫·帕卡德。那时,休·朴正洙和帕卡德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交流思想,经常就一些学术前沿问题进行争论。特曼指导过他们的论文,发现他们有很多新的想法,所以他们是第一个想到的。在这位改革者的鼓励下,休·朴正秀和帕卡德制定了一个计划,打算毕业后自己创业。但就在他们想自己创业的时候,大萧条的阴影笼罩着整个美国经济,他们的梦想只能暂时搁置。毕业后,帕卡德受雇于通用电气公司,而休·朴正洙继续他的学业。但是事情并没有就此停止。帕卡德心中一直有一个创业的梦想。他不止一次回忆起特曼教授在毕业典礼上的话:“正如你所看到的,大多数成功的广播公司都是由没受过多少教育的人建立的。对于这方面理论基础扎实的人来说,成功的机会更多。孩子,你在工业上很有成就。”他一直在等待机会。机会很快就会到来。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许多公司开始购买电子设备进行升级。这个时候市场上还有很多空缺等着有志青年去填补。更重要的是,休·朴正洙毕业了,两个好朋友又团聚了。经过几个通宵的长谈,他们决定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休·朴正苏和帕卡德找到了特曼教授,在他的支持下,休·朴正苏和帕卡德开始将他们的商业计划付诸实施。他们在帕洛阿尔托市安德林街367号租了一套公寓,在公寓附近的车库里开了一个作坊,开始了他们创业的第一步。当时两个人只有538元的流动资金,所有的“固定资产”就是:一个工作台、一台钻床、一把螺丝刀、一个电烙铁、一把钢锯和买的一些电子零件。1939年元旦,两人正式签署了合伙协议,通过抛硬币决定谁的名字先出现。休·朴正洙是幸运的。合伙企业注册为“休·朴钟苏-帕卡德公司”,简称惠普公司,取自惠普的首字母,但全世界的人更熟悉它的缩写——“惠普”,这已经是成功企业的象征。在失败和挫折中成长,事情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公司成立后,Hugh Park Jung Su以硕士论文的题目继续开发新产品。帕卡德靠一些小工作来维持公司的运转,但这是不确定的,有时他们怀疑自己能支撑多久。这时,特曼教授伸出了热情援助之手,他利用自己在社会上的卓越声誉,积极为他们奔走。这样惠普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最后,休·朴容洙生产出了他的新发明——一种振动器,比当时已有的同类产品适用得多,而价格仅为同类产品价格的1/10。帕卡德很快为这款产品申请了专利,业内专家对这款产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些来自权威渠道的肯定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斗志。帕卡德将该产品命名为300A。为了让专家称赞的产品迅速得到市场的认可,惠普公司在一份影响力越来越大的电子商务杂志上刊登了一则广告,订单开始激增,利润迅速增加,公司的状况大为改善。为了推广300 A,帕卡德参加了在南加州举办的官方音频振动器展览。会上,他遇到了迪士尼电影公司的音响工程师哈金斯。哈金斯正在为一部电影《奇幻世界》准备一个声音通道,只需要一种特殊的音效——蜜蜂飞出银幕,然后在影院上空盘旋,再回到银幕上的声音。但这正是300A的用武之地。帕卡德敏锐地意识到,与迪士尼的合作不仅会大大提高公司的知名度,还会带来可观的长期收益。他立即向哈金斯介绍了惠普的音频振动器。结果他们一下子卖了八个,据说好莱坞还有一个在用。惠普公司就这样在创业的第一年站稳了脚跟,销售收入5369美元,利润1563美元。第一枪打响了,帕卡德变得更有动力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惠普有17名员工,成为年销售额10万美元的公司。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给惠普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增长点。1942年6月,休·朴正洙应征入伍,在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的人脉和影响力,这为惠普公司战后在军用物资生产方面取得骄人的成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休·朴正洙离开后,帕卡德开始掌管大局。他意识到,在无线电、雷达、声纳、导航、航空仪器等产品需求激增的形势下,作为电子产品生产商的惠普占据了有利地位;而且战争的恶劣条件正好是检验这些产品性能的好机会,这对于公司战后的发展非常重要。帕卡德决心抓住这个历史机遇,让惠普真正腾飞。于是他对很多产品进行了细致的改进,使之更适合战争的需要。这些产品很快被用于军事领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惠普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拥有200万美元资产和200名员工的大公司。1945年,应征入伍的休·朴正洙从部队回来,发现自己成了这家拥有百万资产的大公司的副总裁。当时惠普已经建造了自己的红杉大厦,帕卡德告诉他,如果未来电子行业不景气,可以将这座大厦改造成杂货店。然而,变身食品店的危机并没有到来。相反,惠普公司高速增长。1947年8月18日,惠普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面对惠普奇迹般的崛起,给予他们许多无私帮助的特曼教授非常高兴。他对每一个创业者说,“有惠普带路,你们会是第二个、第三个惠普。”在这种精神的号召下,1955年,7家公司在硅谷设厂,1960年增加到32家。到1965年斯坦福研究园正式成立时,这里已经集中了近70家高科技企业,斯坦福大学被星月环绕。其中,惠普公司租赁了超过100万平方英尺的土地。20世纪70年代末,休·朴正洙和帕卡德还共同向斯坦福大学捐赠了一座现代化的“特曼大厦”,以永远纪念他们的导师。他们创办的车库在1989年被加州政府正式命名为“硅谷的诞生地”,成为美国珍贵的历史文物。1959年,当惠普公司在帕卡德的领导下不断壮大时,他敏锐地注意到公司员工的积极性似乎并不是很高。此时,惠普的股价正在攀升。他们的不满是什么?经过仔细调研,帕卡德明白,只有让员工持有公司股份,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就是在美国开始流行的员工持股计划。员工作为公司的主人,立刻让公司焕然一新。帕卡德再次成为全国名人。这时,惠普公司进入了它的快速扩张期。在休·朴正苏和帕卡德的管理下,它不仅坚持技术创新和开发新产品,还利用一系列收购将公司的触角迅速延伸到电子仪器设备的许多领域,从绘图仪和电子医疗设备到分析仪器。1989年,连工作站电脑的早期霸主阿波罗电脑公司都成了惠普的“囊中之物”;但惠普在个人计算工具领域最大的贡献是率先开发出科学计算器。美国著名科幻作家亚瑟·克拉克(Arthur Clark)写了一部科幻小说,名为《2001年遨游太空》。有一天,他幻想未来计算机工程师会用什么计算工具,画了一个草图。1968年,在平安夜,他被告知惠普公司正在销售一款惠普9100a台式计算器。克拉克立即凑钱买了一个。他惊讶地发现,HP 9100a计算器看起来和他画的草图一模一样。正是这一系列的进步和创新,让惠普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今天依然如此。惠普的方式在硅谷。由于高科技公司特有的高利润和高风险,今天的辉煌很可能是明天的黄花。新产品滞销会导致大公司倒闭。这里的人看不到明天。“金钱驱动”的理念是很多公司追求的。勾心斗角、相互挖墙脚的事件频发,硅谷一时间成为高科技人员的必争之地。但帕卡德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管理风格,包括为员工提供尽可能好的福利计划和对员工的充分信任。这种方法被称为“惠普公司的管理方法”或“惠普之道”。因为帕卡德意识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人才,而员工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公司的声誉。因此,惠普为员工提供了近乎完美的工作保障。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没有雇员被解雇。1974年美国经济危机达到高潮时,硅谷人人自危,大量科技人员失业。在惠普,一切都是一样的。与其他公司形成鲜明对比。惠普公司流传着一个笑话,被公司解雇的唯一方法就是杀死自己的老板。有时候,硅谷的其他公司也会采用惠普公司的一些做法,但只是表面的,没有真正学到惠普管理方法的精髓:对每个员工的绝对信任和尊重。只是一些面包和看电影一样的小忙。大危机来了,又会消失。“惠普之道”有五个核心价值观,就像五个连体双胞胎兄弟,谁也离不开谁。惠普的每个人都倒背如流地知道五个核心价值观:(1)信任和尊重个人,尊重员工;(2)追求最高成就和最好;(3)做事大诚信,不欺骗用户,不欺骗员工,不做不道德的事情;(4)公司的成功取决于每个人的力量,而不是某一个人的力量;(5)相信不断创新,做事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