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庄是什么时候建的!

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历经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历时89年建成。

避暑山庄以古朴典雅的山村野趣为风格,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纳江北风光,成为中国现存最大的古皇宫。

避暑山庄分为宫殿区、湖区、平原区和山区四个部分。整个度假村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是中国园林史上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典范。

扩展数据:

历史的发展

康熙四十二年(1703)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开辟湖区,筑岛筑堤,随后修建宫殿、亭台、宫墙,使避暑山庄初具规模。康熙帝选园中美景,以四字之名写下“三十六景”。

从乾隆六年(1741年)到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皇帝大规模扩建了避暑山庄,增加了宫殿和许多精美的大型园林建筑。乾隆模仿其祖父康熙,以三字之名写下“三十六景”,合称避暑山庄七十二景。

1976至2006年,国务院先后批准实施了避暑山庄八外庙三个十年改造规划,明确了“抢救性改造”的保护原则。国家和地方政府先后投入数亿元进行古建筑维修和园林修缮,并投入大量资金对文物保护区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

2010年8月起,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边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全面启动。该项目计划用3至5年时间实施,中央财政投入6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文物保护修缮和山庄水系治理,并确定了古建筑保护、文物科技保护等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山庄3个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百度百科-承德避暑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