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的人口民族
到了唐代,人口增长的第一个高峰出现在邵州。唐贞观十三年(639),邵州下辖的邵阳、武冈两县只有2856户,13583人。到天宝元年(742),邵州人口发展到17073户,71644人。在100年间,人口增长了4.27倍。宋崇宁元年(1102),邵州下辖的邵阳、新化、武冈三县,共有98861户,21.816万人。元二十七年(1290),宝卿路(下辖邵阳、新化县)、武冈路(下辖武冈、新宁、睢宁县)共14.9516户,482968人。明中叶至清初,人口流动为“湖广镇川”,大量宝卿居民迁居四川等地。明万历六年(1578),宝卿府辖邵阳、新化、武冈、新宁、城步五县,降为20638户2248+0207万人。
清朝朝廷奖励垦荒,颁布“繁殖人口,永不加税”的法令,减少了民间的隐性人口;此外,明末清初红薯传入中国,改变了人们的饥饿状况,宝卿人口第二次增长。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到清末民初,邵阳、武冈、遂宁、城步、新宁人口从1438700增加到2719100,增加了近100人。
民国38年间,由于战乱、灾害、瘟疫,人口有减有增。民国30年(1941),全国邵阳、武冈、城步、新宁、遂宁人口为26235438+0万。到1949,增加到322.98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文化、卫生不断发展,邵阳人口增长达到第三次高峰。1960年国内人口增长到3710500。1972年突破500万,达到5069438+0,000。1983突破600万,达到605.38万。1995,全市人口达到700.9万人。1999年,全市人口达到7110400。
根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的统计,邵阳市总人口为678.68万人,在全省14个地市中排名第一。根据2010人口普查数据,邵阳常住人口为7071741,常住人口为1950605户,户均人口为6913913,平均人口为3.54人。男性人口3671023,女性人口3400718。城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512664;15-64岁人口为4862468;65岁及以上人口为696,609人。
2013年末,全市总人口805.94万人,比上年增加3.54万人,其中男性422.63万人,女性3833100人。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分别为306.58万人和499.38万人,城镇化水平为38.04%,比上年增加1。全市常住人口720.0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18400人,出生率12.44‰,死亡人口55000人,死亡率615 ‰,自然增长率6.29‰。邵阳是多民族聚居区,汉族占94.06%。除汉族外,还有39个少数民族,人口39.38万,占全市总人口的5.94%。
邵阳的苗族、瑶族、回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都在一万人以上。其中苗族306825人,瑶族365438人。回族29126,侗族22203。其他35个少数民族中,土家族、壮族、仫佬族人口超过500人;超过100人是满族、布依族、拉祜族、黎族、彝族和白族。佤族、哈尼族、傣族、水族、高山族、蒙古族、藏族、布朗族、朝鲜族、维吾尔族、佤族10以上;有毛南族、仡佬族、畲族、普米族、基诺族、景颇族、撒拉族、保安族、哈萨克族、纳西族、锡伯族、阿昌族、怒族、京族、俄罗斯族1余人。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城步、新宁、遂宁、武冈、洞口、隆回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邵阳建立了一个民族自治县——城步苗族自治县。全市有25个民族乡,其中苗族乡8个,瑶族乡7个,侗族乡2个,回族乡1个,苗族和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