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有几个阶段?
1,西汉: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2月+65438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一个统一王朝,历时12帝,享国210年,又称前汉。
秦末,天下崛起。楚汉之争后,刘邦打败了项羽。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山东定陶称帝,国号汉,定都洛阳。
同年,迁都长安(今陕西Xi安)。西汉在很多制度上继承了秦制。汉初实行少税、宽松的国策,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农业、手工业、商业空前繁荣,史称文景之治。
汉武帝继位后,推行了升宠、中朝、刺史、盐铁官营等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推崇儒家独尊的大一统思想。
汉昭帝继位后,霍光辅佐朝政,沿袭汉武帝晚年的民族政策,恢复了汉朝的国力。
到汉高祖宣帝时,通过降服匈奴、设立西域都护府等方式,将西域正式纳入版图,对内整顿吏治,创造了国力强盛的孝公之治。
公元前36年,陈汤杀了知止可汗,标志着西汉中匈战争的结束。公元8年,西汉末年王莽废帝,定都长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
2.东汉:
东汉(25-220年)是继西汉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统一的中原王朝。传至第八* * *十四帝,享国195年。和西汉一起被称为汉朝。
新朝末年,绿林赤眉起义爆发,汉朝宗室刘秀乘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建立东汉王朝,开创光绪中兴。
东汉时期,三公的权力被大大削弱,尚书台的权力得到了提升。汉明帝和张寒统治时期,东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张明统治时期。
在张寒后期,外戚变得越来越霸道。汉和帝继位后,外戚被消灭,东汉国力达到顶峰,史称千古元龙。
东汉中后期,皇太后说是外戚掌管事务,幼年继位的年轻君主在宦官的帮助下能够掌管事务。史称官官之争,政事日益腐败,权贵势力大肆吞并土地。
汉桓帝、灵帝时期,农民不堪多重残酷压榨,朝廷下令各州各县自行招兵,基本平定了叛乱,却导致了地方豪强的挟洋自重。
初平元年(190),董卓将狄咸抬至长安,从此朝廷大权旁落,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
董卓被杀后,建安元年(196),曹操迎汉献帝迁许昌。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被灭,进入三国政权时期。
扩展数据:
1,西汉的灭亡:
西汉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土地兼并蔚然成风,社会动荡不安。面对这种情况,许多人向法院提出了解决危机的办法。
汉朝悼帝时,大司马史丹针对当时富贵官民数万,积贫积弱的现象,提出限制贵族富人占田、奴婢的数量。
丞相孔光、大将军何武提出了详细的措施:从诸侯到官民,田产最多不超过三十顷;奴婢拥有数量,王子不得超过200人,王子公主不得超过100人,关内官民不得超过30人。
大甲,富商,不一定做官,也不一定拥有土地;如果土地和奴婢数量超过上述限制,就没有收入官;50岁以上的官员和奴婢可以免做庶人。
由于当时的绝大多数有权有势的地主和贵族官僚早已超过了最大限度,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利益,这个建议一提出就被束之高阁,成为一纸空文。
切中要害的建议无法实施,荒谬迷信的理论传播。汉朝称帝时,齐人甘忠鼓吹汉朝要灭亡,要改朝换代。甘忠死在狱中,罪名是以假鬼神误导人。
甘仲的弟子夏提出了汉室衰微使他更受任用的理论。他对汉哀帝说:做皇帝不应该是命中注定的,所以他放弃了继承权。现在陛下久病不起,灾难频发。这是上帝对世界的警告。为了延年益寿,生儿育女,防止水灾,年号要改。
受困于内外交困的汉哀帝,受到黄门侍郎李逊、校尉谢广等人的鼓动,视此为救命稻草,宣布再次下诏。
主要内容包括:二年(前五年)改元元年,国号改为陈太平皇帝。过了一个多月,汉哀帝病情不见好转,却发现夏勾结李逊、谢广等人企图辞掉丞相、御史,李逊、谢广辅佐朝政,进而控制了政权。于是,夏被下狱处死,李逊、谢广也被杀。
此时,刘宗室在社会上已经失去了威信,包括一些官僚地主。出身外戚世家的王莽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迅速崛起的。多达48700人写下了对王莽功德的赞美,地方官员也不断向王莽献上吉祥的礼物,为他在汉朝制造舆论。
王莽在地主官僚的支持下,从“公”到“假皇帝”,终于在八年十二月自己当了皇帝,改名“辛”,西汉灭亡。
2.东汉的灭亡: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腐朽的朝廷根本无力反击叛乱。在黄巾军的冲击下,岌岌可危的东汉王朝决定饮鸩止渴,下令各郡自行招兵自卫。黄巾起义虽然被成功镇压,但却使当地州县长官拥兵自重。
公元188年,柳岩说中书令职权轻,于是将一部分中书令改为州牧,使中书令成为一州军政的长官和太守的上级,州、郡、县三级行政体系由此形成。设立州牧,提升州刺史权力,为东汉末年的军阀政权埋下祸根。
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汉武帝刘辩即位。妃子何进官拜大将军,控制朝廷,旨在铲除宦官势力,但何太后反对,士大夫首领袁绍提出让西北军董卓入京的建议,迫使何太后同意。
何进同意了袁绍的建议。然而事情泄露出去,太监一马当先,杀了刀锋。当时在西园军中的袁绍立即率军入宫,大肆屠杀宦官。
太监张让带着韩绍帝逃了出来,后面跟着军队,张让自杀了。董卓率军到洛阳,外戚和宦官的势力同归于尽,导致董卓控制了中央。
为了树立威信,董卓废了汉少帝,立谢为帝,即汉献帝。中央政府的威信没了。
公元192年,大臣王允唆使董卓的部将吕布合作谋杀董卓,并下令大赦,从而结束了董卓的叛乱。但很快董卓的幕府,李珏和郭汜卷土重来,王允被杀,东汉朝廷再次失控。
公元195年,与郭思交战,汉献帝刘逃往洛阳,汉献帝却陷入尴尬境地。?
建安元年(196),曹操挟持汉献帝,迁至许昌,此后曹操逐渐掌握朝廷大权。?
220年,曹丕篡汉,定都洛阳,改称“魏”,史称“曹魏”。东汉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三国时期。
百度百科-东汉
百度百科-西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