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还是鞍钢是中国最早的钢铁企业?
一、首钢发展历史概述
首钢始建于1919年,解放前30年积累了28.6万吨铁。解放后,首钢脱胎换骨,1958年建成全国第一座试吹转炉,结束了首钢有铁无钢的历史;1964年,我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建成,揭开了我国炼钢生产新的一页。1978年,钢产量达到179万吨,是全国十大钢企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首钢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1979开始,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国企“放权让利”改革。首钢被列为首批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从1981到1995,承包制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有力地促进了首钢的发展。首钢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建设和技术改造。2号高炉综合采用了国内外37项先进技术,喷煤技术是中国最早的,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高炉。通过购买国外二手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先后建成了第二炼钢厂、第三炼钢厂、第二线材厂、第三线材厂、中板厂、3万立方米制氧机、自备电站等一批重点项目,迅速扩大了首钢的生产规模,首钢钢产量在1994年达到824万吨,居当年全国首位。同时发展成为以钢铁为主业,兼营矿业、机械、电子、建筑、房地产、服务业、海外贸易等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家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
从1979到2003年,首钢集团共向国家上缴利税358亿元。总资产从21.45亿元增长到626亿元,增长了281倍;销售收入从6543.8+0.555亿元增长到479亿元,增长了29.8倍。2003年,首钢集团实现利润6543.8+0.3亿元,社会总贡献82.5亿元,工业增加值70亿元。集团员工135438+00000人。
公司介绍
鞍钢的前身是鞍山钢铁厂。鞍山钢铁公司成立于1948,次年7月9日在废墟上开工建设,迅速恢复生产,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基本建设。现总占地面积176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129.38+09平方公里。集团公司下辖6个大型铁矿、4个选矿厂、1一般炼铁厂、2个钢厂、13轧钢厂,以及焦化、耐火、机械、电力、运输、建筑、综合利用等辅助单位,以及技术中心、设计院、自动化公司等科研设计单位。生铁、钢材、钢材综合产能均在10万吨以上。新中国成立以来,鞍钢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从1949到2004年,鞍钢* *生产钢3265438+亿吨,生铁316万吨,钢材2.22亿吨。上缴利税835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家对鞍钢投入的15.4倍,向全国冶金行业输送了5万多名技术人员。目前,鞍钢可以生产700多种钢材,25000多个规格。已通过IS09002质量体系认证,船用钢通过9国船级社认证,油管通过API认证。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过程中,鞍钢采用新的环保工艺和技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境治理,厂区上空呈现一片蓝天。已建成日处理能力22万吨的工业污水处理厂,每天可循环利用循环水654.38+06.8万吨。矿山排土场和尾矿坝的生态恢复得到加强。目前矿山复垦面积1.55公顷,已植树60万株。厂区绿化面积达到34.2%。钢铁主体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OSHMS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钢铁产品的生产按照国际和国际先进标准得到可靠保障。1995以来,鞍钢按照“改革、重组、改造、强化企业管理”的要求,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形成了母子公司的组织架构,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组建鞍钢集团新钢铁有限公司;成立鞍钢新轧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香港和深圳上市。不断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走出了一条“起点高、投资少、产出快、效益高”的老企业技术改造新路子,主要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从热轧板、冷轧板到镀锌板、彩涂板、冷轧硅钢的完整产品系列。鞍钢已成为国内少数几家能生产轿车板的钢企,也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钢板供应商。打造精品基地,创造世界品牌,是鞍钢人在市场经济的磨砺中形成的坚定经营理念和不懈追求。到2006年,形成以汽车板、家电板、集装箱板、管线钢、冷轧硅钢为主导产品的16万吨优质钢板基地;到2010年前,鞍钢整体规模将达到2000万吨钢以上,成为世界级钢铁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鞍钢正以崭新的姿态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