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物馆学基本内容简介
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点、社会功能、实验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社会科学)
二、博物馆学研究的内容:
1,研究博物馆的收藏、陈列、观众、各项工作及其关系,博物馆建设的方方面面,以及各级各类博物馆之间的关系等等。
2.研究博物馆与公众的关系,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发展等。
三、博物馆学的研究方法:
1.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
2.运用一般科学研究方法(分析综合、历史、调查比较);
3.重视跨学科研究;
4.注重新科学方法论的应用。
四、博物馆——主要是收藏文物和标本、宣传教育的机构和科研机构,是我们的社会。
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博物馆应具备四个条件:(具有藏品;有基本陈列;向公众开放;必须有管理
收集,开展专业人员的社会教育。)
六、博物馆的特点:(实物性、直观性、广泛性)。
七、博物馆的基本功能:收藏、研究、教育。
八、博物馆的基本任务:
1.收集和保存文物、标本和其他实物资料;
2.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
3.思想道德教育;
4.科学研究;
5.丰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中国第一博物馆(南通博物馆,1905,张健)。中国第一座国家博物馆(1912,蔡元培建立国家历史博物馆);(1925,故宫博物院成立)。
1935年4月,中国博物馆协会在北京成立。1982年3月,中国博物馆学会成立。
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1868 65438+10月,法国传教士汉德到上海,创办了徐家汇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
十、博物馆收藏的原则:
1.明确目的(从博物馆的性质出发;从保护国家科学和文化财富出发;从展示的需要出发)。
2.逐步建立完整的藏品体系(填补空白,提高本藏品质量,丰富品种)。
3.科学规划(馆藏现状调查;调查展览和研究需求;对收藏来源的调查)。
4.加强可预测性。
十一、主要征收方式:
考古发掘、田野采集、民族学调查采集、社会调查采集、收购、捐赠、交换、调拨、转让、借展。
十二、原始记录的收集,要求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名称、流通过程、地点、时间、隶属关系、用途、质地、保存、收藏者和收藏时间、评价和参考文献。价值高的文物需要拍照、录音、录像。(记录要真实准确;用字要规范,字迹要清晰,描述要清晰流畅;
十三、藏品鉴定的主要任务是鉴别真伪、研究内涵、评估价值,还应包括命名和分级。(第一
一关是把握“真实性”。
文物鉴定的方法:传统的直观法、考证法、调查法和在长期经验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和设备的科学检验法。(首先要掌握当时的时代特征)
历史文物的命名应包括三个部分:(时间、知识、作者;特征、图案或颜色;类别、形状或用途)。
文物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一般。
十四、藏品的科学管理,必须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除了识别、命名和分级,
主要是:分级、分类、入库排架、编目、统计、归档、检验、清点。
藏品管理的目的是:一是保护藏品安全,防止丢失或损坏;二是便于研究利用,使藏品的内涵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馆藏管理必须做到:制度健全,账目清楚,编目详细,保管得当,查阅方便。
15.藏品保护的基本原则:保持原状。
1.消除隐患,保护健康的原始状态;
2.优先考虑预防性保护;
3.新技术和新材料的适当应用。
4.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文物修复维修技术。
十六、影响文物质量的环境因素:
环境气候、空气污染、光辐射、昆虫危害、微生物繁殖等。
十七、根据陈列内容,我国博物馆的陈列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社会史展览、自然史展览、艺术展览、科技展览。
按展示场所可分为室内展示和室外展示。
十八、组织展览的基本原则:
1.先进的意识形态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2.先进的科学和创新精神;
3.艺术性和流行性;
4.增强精品意识,打造和展示精品;
十九。举办展览的工作程序:
1.总体研究和设计;
2.内容研究和设计;
3.艺术形式研究与设计;
4.辅助展品和设备的设计和制作;
5.展会现场安装和布置;
6.展会开幕前的现场评估和开幕准备;
7.每个工作阶段的评估和展览后的总结。
二十、力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和谐统一,这是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也是艺术形式设计的基本原则。为了实现这一原则,艺术形式应满足以下要求:
1.创造良好的展览和参观环境;
2.正确理解展览主题和内容;
3.组织展品,并给予其适当的展示位置;
4.展出的艺术形象要准确、生动、传神;
5.有自己的艺术风格;
6.整体整体统一下的多元变化;
7.要有艺术感;
8.善于借鉴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