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运动的历史背景

汉服,即中国汉族的传统服装,曾被称为汉服、汉服、汉服、华服、汉服、汉服等。历经4000多年的发展传承(清朝因剃发更衣而亡,21世纪初开始复兴),有别于其他民族,体现了汉族礼仪、习俗、审美性格、哲学等文化内涵,凸显了中华民族身份认同。

公元1645年8月29日(清顺治二年七月初九),满清政权发布了换衣令,规定“官民既然剃了头发,都要按照朝代的制度穿衣服。汉族血腥抵抗失败后,延续了三千多年的汉服几乎消失。

男人剃光头留辫子,辫子垂在脑后。他们穿马蹄袖箭衣,紧袜深靴,而汉族妇女的衣服保留了汉族妇女传统的“上下”制度。1912清朝灭亡后,汉族男性改穿西装和中山装,汉族女性则习惯穿旗袍。

然而,中国大陆出现了恢复汉服传统的新动向,汉服开始重新进入现实社会,各地汉服活动层出不穷。一些汉服爱好者建立网站向世界展示,参与人数很快超过数万人;也有人在网上流传汉服的设计,建议教育部用汉服做帽袍。有人称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复兴”现象。

扩展数据

运动内涵:

汉服运动是民间发起的文化运动。主要参与者多为80后、90后,骨干为年轻白领、大学生。也有很多孩子和中老年人受到亲戚朋友的影响。

汉服的倡导者认为,穿着汉族的传统服装是宪法赋予的权利,不应该被一些势力试图利用政治名称所破坏。

汉服运动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兴趣。支持者以复兴汉族传统服饰为出发点,影响大众,进而弘扬传统文化。除了用于组织和讨论活动方案的互联网外,其活动领域多为高校、具有传统意义的机构、大中城市所在的景区和公园。

百度百科-汉服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