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山区的一个千年古村,满是四合院却无人居住,距离北京86公里。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知道北京的地形是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燕山、杜军和西山分别从北面和西面紧紧守护着这座古城。杨家峪村位于西山系大寒岭群峰。
明朝永乐年间,《顺天府志》中有关于大汉陵的相关记载:“大汉陵,城西一百四十里,高数百尺。”明代沈邦著的《万部杂注》中也有提及:“大汉岭在郡西二百余里,以清水穴为界。”
相传汉朝时,东匈奴部分部落曾深入北京西郊斋堂地区生活繁衍,与汉朝以大汉陵为界。京西古道贯穿大寒岭,是河北、山西、蒙古草原通往北京的战略要道。
尤其是明清两代,朝廷定都北京。封建王朝为了保证北京的安全,在大汉陵的各个关口设置关卡,严加防范。最著名的是大寒岭关城。
抗日战争中,为阻止日军通过京西古道入侵冀晋绥地区,中国军队在爱国将领魏的率领下,在会稽山附近与日军激战半个多月,史称会稽战役。可见大汉岭的地理位置之重要。
杨家峪村位于大寒岭西北麓,距北京86公里。要说杨家峪村的位置,真的是四面环山,不过是荒山中的世外桃源。
首先是它的地理位置。
杨家峪村位于西山群峰之中,四面环山。村子的东边是大寒岭的主峰,村子的北边是著名的会稽山。这会稽山在《万部杂记》中被称为“西山之祖”,可见此山之雄伟。
杨家峪村下还有一座玉玺峰。许多山脉像母亲的怀抱一样环绕着杨家峪村,所以杨家峪村幸免于千年战乱。村里的古建筑保护得比较好。
其次,本地资源。
在固有印象中,山村都有封闭、保守、落伍的感觉。不过杨家峪村确实物产丰富,人杰地灵。
1,其产品丰富。
杨家峪村在古代以红杏闻名。得益于当地特殊的水土气候,杨家峪村出产的红杏果味道鲜美,畅销京津。全盛时期,村* * *有300亩杏树,每年产杏65438+万斤。
以前前门大栅栏的水果店里,杨家峪村产的红杏干最贵。到了明清时期,杨家峪村的红杏已被选为当地贡品,能够入驻皇城供皇室和达官贵人品尝。
有一个关于北京周边村庄产品的当地民谣,其中“杨家峪的大红杏”与张家村的黄瓜和洋葱、杨家村的甜南瓜和梨树台的梨并列。可见当地红杏的品质有多优秀。
村里种植了两棵古松,其中一棵还被评为国家一级古树。由于历史悠久,村民们称这两只古松龙凤为古松,甚至演化出“龙松神异”的传说。在杨家峪村庙里,也有一尊树王像。
虽然杨家峪村全村面积只有1.2万平方米,耕地面积只有565亩,但当地土地的粮食亩产量却高得惊人。历史上杨家峪村很少发生饥荒,所以称这里为山中天堂也不为过。
2、其人杰地灵。
杨家峪,顾名思义,应该是早年杨家人聚集的地方。事实确实如此。杨家峪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100年前的辽国。
辽帝国虽然是少数民族建立的,但在占领了幽云十六州后,以北京为首都“南京”,并将北京视为重要的文化经济中心。当时北京地区是辽国开发的,杨家峪村的雏形也在此时形成。
据明代宛平县令沈浜所著《宛部杂记》记载,桑榆村三兄弟机缘巧合来到这里开荒定居,元代成为“大寒岭村”。杨国梁三兄弟也成了当地人口中的“大年轻人”。
明朝永乐初年,杨如晦、杨如岱、杨如玉三兄弟再次来到这里定居,成为“小杨树”。杨家峪村的两拨后裔在当地居住,彻底奠定了杨家峪村在这里的名字和格局。
山里清贫淳朴的生活,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淳朴善良的杨家峪人。历朝历代,都有品德高尚、精忠报国的人。
清朝时期,北京周围的宛平经常遭受自然灾害,不是洪水就是干旱,以至于北京周围的村镇经常有难民挨饿。
出身于杨家峪村的官员杨茂法多次开仓赈济灾民,妥善稳定了京畿局势。杨茂法的行为得到了朝廷的肯定和奖励,清帝还亲笔为杨茂法题写了“敦伦堂”的牌匾,以表扬其家族的高尚道德。
杨的父亲和本人先后投资修缮了大寒岭关城附近的观音菩萨庙,为保护当地文物做出了许多贡献。
到近代,杨家峪村也出了优秀的人,培养了很多爱国爱党的仁人志士。
在抗日战争的会稽战役中,由于战场在杨家峪村旁边,当地村民经常为中国军队提供物资和治疗。1938,杨家峪村还成立了党支部,组织群众为八路军提供粮、草、军需和交通便利。
因为杨家峪村地处深山,容易隐蔽,靠近京西古道交通线。八路军往往把杨家峪村作为党政机关和主力部队抢修转移的“安全屋”。
从这个小山村的党支部里,走出了两位曾陪同领导在新中国工作过的优秀干部。他们是杨兴洲和杨兴民。
杨兴洲是1938入党的老党员。解放前跟随部队转战南北,最后在湖南省汀潭市任市委书记。1965年,杨兴洲作为地方官员代表,跟随毛主席去韶山扫墓探亲。
杨兴民和杨兴洲是同一个家族的亲戚。也是1938入党,建国后长期担任北戴河公安局局长。北戴河是我们党领导人的避暑胜地,杨兴民连续十年默默守护着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安全。
综上所述,杨家峪村是一个千年古村,山美、水美、人美。
得益于村庄相对封闭的环境,这个千年的山村终于可以避免战争的摧残。杨家峪村虽然在抗战时期遭到王伪政权和日寇的两次破坏和劫掠,但损失并不大,无伤大雅。
因此,杨家峪村成为北京西部保存最好的古村落和古建筑区之一。在杨家峪村,人们可以充分领略到中国元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极具学术和旅游价值,是原生态古山村的精品。
目前,杨家峪村保存完好的古民居院落有20余处,村内四合院涵盖了从元朝到建国的岁月。不要以为四合院是清代北京独有的。早在西周时期,就有比较成熟的四合院住宅建筑。
比如上面说的“大阳”的四合院,就是典型的元代四合院设计。元代四合院都是古砖低门,没有南房,所以西边建了很多高楼。庭院的墙壁上装饰着由瓷砖制成的四瓣图案,特别像铜币。
这其实说明了元朝汉人的社会地位。汉人由于在元代地位低下,很少从政,所以把大量精力放在文学创作和商业上。
再比如以“杨晓阳”四合院为代表的明清四合院建筑。这一时期,四合院在北方仍受尊崇,正房朝南,但有南房,即“倒房”。因为杨家峪村在明清时期达到了繁荣的状态,所以明清时期村里的四合院最多。
在这些建于明清时期的四合院中,杨茂法家的院子是最豪华的。由于是祖父的叔叔杨的一个家族,历代都开始在清廷做官,所以可以称之为杨家峪村的“官家”。
院门外不仅有影壁、马钉、马石,门内还有一面八字形影壁。四合院东侧有书房,大门东侧有仆人室。整个院落是清代官邸的典型代表,极具观赏价值。
除了以上的特色院落,其余都是普通村民的房子。这些古宅大多不受四合院规则的限制,往往依地形而建。俯瞰之下造型很“奇怪”,但比就地取材要好,有一种古风的感觉。
寺庙可以说是这个村子的大门,因为它靠近连接每个村子的公路。这座庙里供奉过很多神仙,现在还有龙王、树王、虫王的画像。
在古代,因为有村民在大汉岭附近见过“九天玄女”,所以称那座山为“神女峰”,村里的寺庙也供奉“九天玄女”。但随着明代永乐年间道教盛行,寺庙改为道教“三清”。
到了清朝,黄教开始兴起,村民们搬出“三清”,在庙里供奉三个国王,分别是龙王、虫王、树王。拜龙王风调雨顺,拜虫王驱走虫子,拜树王,树王是村里两株古松植物神化的,保佑万事顺利。
除了寺庙,村里还有戏台和贞节牌坊,也有一定的旅游价值。在古代,邀请戏班进村唱戏,村民自发唱戏是当地主要的休闲娱乐活动。舞台可以说是当地娱乐生活的中心。
这座贞节牌坊历史悠久,是民国初年大总统冯题写的。爱国人士早年丧父,杨的母亲一个人把他抚养成人。成年后,杨文博积极参加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远近闻名。
当地乡绅钦佩杨的母亲李的美德和完整性,并共同要求冯当时的“大总统”写一个贞节牌坊李,以表彰她的贡献。北洋军阀出身的冯对此深有感触,于是在民国七年为杨牧题写匾额,题“李杰松韵”。
这个封建牌楼当然是封建糟粕,是束缚女性的象征。但这座牌楼的艺术构图和背景故事中杨牧的坚韧,仍值得后人研究。
除了这些古建筑,杨家峪村还有保存完好的农村好消息范例。古代中央为了弘扬正气,褒扬贤德,会在受表彰人物的家乡张贴“报喜”,让当事人“衣锦还乡”。
目前,杨家峪村还保留着清朝光绪年间杨茂法曾孙杨承宽升官的喜讯。这些喜讯和遍布村落的古建筑,清晰而详细地向我们展示了明清民国时期北方山村的生活风貌。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连绵的群山虽然庇护了杨家峪村千百年的风雨,但丰富的物产和古物古迹却流传了下来。然而,在新时代,大山的阻隔成为了限制杨家峪村发展的桎梏。
交通不便一直是老山村发展的桎梏。即使杨家峪村有著名的红杏,风景优美,婴儿也运不出去,外人也进不来。
无数的宝藏只能静静的等待在群山之中。
杨家峪的村民只能坐拥金山,忍受贫困的日子。为了生存,村民们挨家挨户搬家。人口流失,劳动力强,反过来又会加剧山村的贫困,形成恶性循环。
好在1978之后,新中国国力逐渐恢复,工程技术逐年提高。这终于为杨家峪的村民修了第一条通往村里的马车路。这条马车路无疑让杨家峪村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得益于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和地域资源,杨家峪村分别在1984和1991开办了村煤窑和杨家峪红杏基地,为村里赚取了不少经济效益。
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首都已经成为北方的发展中心。北京对周边地区的人们越来越有吸引力。即使杨家峪村的村民因为煤矿和杏子基地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但依然难以抵挡民族之心的强大吸引力。
看到村里人少,过去热闹的四合院渐渐荒废,最差的时候村里只住了20个老人。老人们都知道,即使是破旧的土房,只要有人居住,有人照料,也很可能屹立不倒。但如果新房长期空置,就会逐渐年久失修。
随着杨家峪村人口的不断流失,越来越多的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古建筑因无人修缮而遭到破坏,这将是历史保护和文化财产的巨大损失。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扭转这种不利局面。
要想让杨家峪村重现辉煌,只能把搬迁的人叫回来,或者引入商业机构进行修缮。杨家峪村地处首都辖区,跟北京“抢人”根本不现实。只有引入商业资本发展新产业,才能保护好这个千年古村。
进入新世纪后,国家逐步鼓励各地发展文化产业。借着这股东风,门头沟区政府大力推动杨家峪村向旅游文化观光点转型。
2005年9月,门头沟区政府宣布将杨家峪村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斋堂镇政府与中坤集团达成协议,开发“杨家峪古村落”旅游项目。
在古村的开发方案中,当地政府和中坤集团会进行现金补偿,或者在斋堂镇设立补偿房,将原有居民迁走。中坤集团还派出施工队修复老旧建筑和道路,为观光团和旅客提供了便利。
杨家峪村的四合院虽然都无人居住,但村子却换了一种方式重生了。现在,从杨家峪村坐车,步行到大寒岭关城和毗卢寺遗址,已经成为“驴友”们计划北京西部之旅的热门路线。
杨家峪村的“脱胎换骨”,无疑为中国众多历史悠久但发展有限的古村落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条新路。期待更多“杨家峪村”的出现,让人们领略祖国的悠久历史和壮美风光!
参考资料:
北京市门头沟区杨家峪村人民政府网
古道西风大寒岭,2003,科技潮,05。
《千年古村落杨家峪》由张万顺于2006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