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采桑、赏桑、射、猎、攻纹铜壶文物赏析

战国时期的青铜鼎以桑花、宴饮、射猎攻战的格局,小口、斜肩、鼓腹、足,两兽耳,肩有御环;其壶身布满镶嵌花纹,以三角云纹为界区,分为三层:上层为采桑射击图,中层为宴乐射击图,下层为水陆战斗图。镶嵌精美,工艺精湛,内容丰富,结构严谨。这幅铜壶图反映了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战国铜壶自上而下共有三层图像,每层图像的左右两侧描绘了不同的场景。

一楼右侧是一组采桑图。篮子挂在两棵结实的桑树上。有人忙着采桑叶,有人相约送。树下有一个高个子,扭着腰臀,高举双臂,跳着大胆的劳动舞,旁边还有两个采桑人,和跳舞的人击掌为他伴奏。追溯中国养蚕和丝织的历史,至今已有六七千年,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是丝织业发展的重要阶段。正是这种社会背景,使得采桑成为青铜器上的重要纹样。据统计,在已发现的青铜器中,有桑葚纹的多达5件。一楼左侧是拍摄现场,馆内第一人正在进入拍摄状态。他手里的弓已经被拉开了,身体呈现出一种很硬的姿势。亭前站着一个人,双手高举着一根长杆,杆上有一条丝带,是箭靶。亭子旁边坐着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根短棍。他负责报告目标。由于弓箭在狩猎和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孔子把“射”列为教导弟子的六门必修课(称为“六艺”)之一,“射”成为贵族修身养性的重要内容。

二楼右侧是拍摄现场。当几个人正等着向目标射击时,一群大鸟从天而降,激起了他们起身拉弓向大鸟射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那只带箭的大鸟身上明明有一根长绳。因为弓箭手要收回射出的箭,所以用生丝绑在箭杆的尾端,古代称之为“交”。二楼左侧是盛大的宴会现场。坐在大厅地板上的是举行宴会的主人。旁边还站着一个带着青铜兄弟的护卫,被邀请的客人则站起来,手中拿着酒杯,向主人敬酒。在这个被称为“钟鸣石鼎”的场合,一定不能缺少歌舞。图中,参加表演的人数远远多于参加宴会的人数。他们敲钟报时,都是风姿绰约,仿佛边敲边舞。还有一个门柱边搭的鼓,鼓两边有两个人在打。剑鼓旁边的几个舞者,一只手向上,另一只手拿着武器作为舞蹈器械,相对于“文舞”来说,是“武舞”。

第三层描绘了激烈的战斗场面。右边是水战,左边是攻城战。我们先来看水战:两艘对立的双层战舰都在悬挂旗帜,左舰的旗帜是布料做的,旗帜上的圆点表示最高指挥官的军衔;右舰的战旗是用鸟羽修剪编结的,那叫一个标准。上层士兵作战,装备长兵器、矛或钩,短兵器近战。右边船上的士兵在游弋,伺机击毁敌舰或登上敌舰作战,夺取敌舰。左船船尾,有人击鼓助战。水军是我国春秋末期形成的一个新军种,出现在靠近大海和河流的地区。考古发掘中未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水军文章,因此这组水战图像更为珍贵。攻城战几乎扣人心弦。图中横线代表城墙,斜线代表天梯。当时由于兼并战争频繁,攻城、守城的战术、技术和武器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从画面上看,守城一方有弓箭、石头、长剑等。攻城方有梯子、长矛、长剑、匕首。进攻方处于劣势,有的被砍头,有的摔下梯子。

战国时期,采桑、宴、射、攻纹铜壶中的形象制作过程就是“镶嵌”。工匠们先在铜壶上刻出图像的浅槽,然后将铜、铅等金属嵌入浅槽中,再用一种叫“交错石”的工具打磨嵌入的金属图像,使之与壶身一样光滑。由此可见,中国在商代就有了镶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