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移民史
客家话是怎么来的?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客家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多年的秦朝,历史上客家人有过五次大迁徙。
第一次大迁徙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秦二十八年,秦始皇派土隋,率领五十万大军分五路进军岭南。五年后,岭南广大地区统一,建立南海郡。因此,龙川古城成为岭南三大古郡之一,赵佗成为第一任县令。
赵佗任县令六年间,将中原先进的思想、农业和手工业技术传播到龙川,采取“集结百越”的行政理念,使自己的士兵与原住民和睦相处,并写道秦皇从中原派三万女子“补兵衣”,秦皇派一万五千女子。这些实验性的建县策略为赵佗日后建立南越国奠定了基础。因此,古龙川成为赵佗的兴亡之地,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秦末,南海郡太守任孝病危,召见时任龙川县令的赵佗,说番禺可以“冒山险,阻南海而立国”,托赵佗以秦婷的命令为借口,代理南海郡太守。汉高祖第三年,赵佗成为南越王。从此,这些留在岭南的将士们,很多都成了最早的客家先民。
这是岭南最早的客家先民记录,也是中国早期人口转移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因此,当年属于古龙川的河源被称为“客家古镇”。
第二次大迁徙
东晋开始,受五代之乱和进士南渡的影响,中原部分汉人南迁,留在鄂南、河南,安徽、江西长江沿岸,赣江上下游。受黄巢事件的影响,中原移民的汉族后裔再次南迁,定居在闽西南和粤东北。
第三次大迁徙
北宋末年,在晋人南下、宋人南渡、元人上台的影响下,部分客家先民从赣南迁至闽西,再迁至粤东北。
第四次大迁徙
始于公元1645年,受满族人南进中原的影响,部分客家人从客家大本营迁至广东中部沿海,并流窜至四川、广西、湖南、贵州、江西、浙江、台湾等省。
第五次大迁徙
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大迁徙是在公元1867年之后。受广东西路事件和太平天国事件的影响,部分客家人向粤西南、海南岛和海外迁移。
客家宗族的形成是一个比较漫长的历史过程,它始于秦初皇帝出兵南下统一中国的历史时期,历经西晋、六朝、隋、唐、五代、十国时期,最终完成于北宋末、南宋中、严宏良南侵末期。总的来说,客家宗族的形成可以简要概括为:先南移至龙川,主要孕育于赣南,发展于闽西,成熟于粤东。
赣南被认为是客家的摇篮。在江西省的东南部,赣州的东北部,有一个叫石城的小县城。石城位于闽赣交界的武夷山中段西麓,东邻福建省长汀、宁化两县。石城自古以来就是通往闽西北直至粤东的要道,有咽喉之地之称。
历代为避乱而南迁的中原汉人,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之地,跋涉了数千里。遇到合适的地方,他们会留下,遇到不合适的地方,他们会继续前行。到了石城,福建更靠前,必须停一会儿再做最后的选择。因此,石城自然成为移民的天然中转站。中原汉人南迁,渡过鄱阳湖后,逆着赣江来到石城,因为石城是赣江的源头。与此同时,中原地区的一些汉人通过抚河、新疆来到福州,再越过武夷山到石城。由于石城的位置,石城成为早期客家人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原汉族人南迁的最大中转站之一。石城在整个客家宗族制度的形成中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在客家宗族制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因为面积小,很多人在动乱的时候搬进石城,社会相对和平安全的时候,很多人搬出去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和生活条件。所以很多搬到石城的人都搬到了隔壁的福建石壁村。
宁化石墙在地理位置上与赣南石城同等重要,处于客家宗族完成过程的中期,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宁化距离江西省石城县仅50公里,两地之间有四条重要通道。其中,凌展关是闽西北与赣东南交界的最低关,距离石壁不到10公里,自古以来就是两省的重要通道之一。
宁化还是三江源,是福建第一大河闽江的源头之一,是广东汀江通往汉江的源头,也是江西赣江通往贡水的源头。按照江西省胥江的主流,也不远。所以宁化有四条河。值得一提的是,在靖康之前,宁化是一个相对安全便捷的难民通道,使得中原移民愿意在这里避难、呼吸。宁化石壁特殊的地理交通位置和生活环境,决定了它在客家人形成和发展时期的重要地位。
从民族迁徙的历史来看,目前能确定为客家人的族谱都提到他们的祖先曾在宁化及其石墙居住过。现在各地的客家人往往把进入福建尤其是宁化的那一代人当成自己的祖先。"郫县河口府,石壁上有一座金殿."这首歌谣生动地展现了石壁在客家人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在客家宗族自身的意识中,他们也认为自己是居住在宁化石墙后的“客家人”。
从今天客家的地域分布来看,最集中在粤东北、赣东南、闽西南,这也与历史上中原移民经过宁化、石壁等地区相吻合。“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石壁是客家人的祖居,是客家人的家。
从宁化石壁往东、往南,就到了粤东,也就是今天的梅州地区。梅州被誉为客家之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客家文化终于在这里成熟定型。
从南宋到元朝(1127到1368),大约240年的时间里,赣闽粤三省交界地区基本形成了客家宗族。中心在闽西汀州。期间,南宋末年至元初,福建、江西等地的客家人大量迁往粤东北。到明清时期,粤东的梅州不仅成为客家人的主要集散地,也是客家人最后的聚集地。
由于明清社会环境的影响,如“移海令”的颁布,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特别是人口的不断增加,梅州地区不堪重负。从此,客家聚居生活的重要地区梅州,既是聚居地,又是扩散中心。一方面,大量客家人从宁化或赣州的石壁跋涉而来。另一方面,大量客家人离开客家大本营梅州,向世界各地扩散。
“道之桃弧已移,南已远千年。方言全是原韵,风俗习惯还留着三代以前。”可以说,晚清杰出诗人黄遵宪的这首诗,是对客家历史渊源最凝练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