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模式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企业发展模式:基于企业组织和交易关系的视角

(1)引言。

从企业发展演变的历史中我们注意到,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市场结构的变化,“所有制”等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日益减弱,而产品技术特征、资产专用性特征、交易特征等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日益增强,并由此形成不同类型的企业模式。可以推测,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中城乡分离的“乡镇”特征将越来越模糊,而市场中“企业”的特征将越来越突出,企业的发展将遵循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市场竞争的结果是,企业会逐渐分化或兼并,从而形成多元化的市场进入方式。用制度经济学理论解释为什么企业组织交易的方式如此之多,其实质是分析和总结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从企业组织其贸易关系的角度看待企业发展模式。

1.基本分析框架。在这一部分,我们把企业看作是资源配置的场所。按照科斯的企业理论,用企业制度代替价格机制进行资源配置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企业的存在是因为需要用市场价格机制进行支付交换。科斯的观点在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威廉姆森提出,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等交易特征是影响企业交易关系选择的主要因素。具体来说,当没有特定交易的投资或交易频繁发生时,“市场”作为一种治理结构具有优势。当投资具有交易专用性时,企业契约更为重要,随着专用性资产投资的增加,契约安排将从短期契约转向长期契约,最终转向纵向一体化,因为当资产具有高度专用性时,由于资产的“锁定”效应,市场治理的风险很大,其中资产专用性包括场所专用性。在威廉姆森的基础上,曲笛的新交易成本经济学将交易成本扩展到一个更广阔的理论框架。与威廉姆森将交易成本最小化作为研究企业、市场及其混合形式的核心不同,迪库奇非常强调企业是生产和销售活动的核心,并将“利益”的概念引入对企业、市场及其混合形式等不同交易模式的分析中,指出一种组织模式的适宜性并不一定取决于交易成本,还必须基于各自利益的比较,而企业的管理利益主要取决于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垄断力量。当技能和资产利用具有独特性时,企业组织内部产生的收入会更高,尽管内部组织的管理成本可能高于可以替代它的市场化管理成本。但无论是科斯、威廉姆森还是迪库奇,他们在分析企业交易方式时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前提,而企业是在缺乏市场交换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恰恰是企业的发展为中国注入了市场经济的活力。因此,这一部分在分析企业发展模式时,不仅会应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企业理论,还会强调制度环境的重要性,将社会经济制度作为企业发展模式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也就是说,企业协调类型的形成不仅受到产业技术特征的影响,还受到更广泛的社会制度的影响,因为制度之间存在互补性和自我约束性。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假设:(1)宏观经济、社会和政治制度决定了企业选择的基本空间;(2)当外部制度环境约束逐步解除时,企业发展模式的选择越来越依赖于企业自身的基本属性,表现为资产的专用性、资产的交易频率、产品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垄断力;(3)由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和制度之间的自我约束与互补特性,即使企业的自然属性相同或相似,企业也完全有可能选择不同的组织交易方式,这就是不同的发展模式。

2.企业发展的基本模式类型。根据企业组织产品交易和与市场协调的方式,企业的发展模式初步分为自我独立发展、准(半)独立发展和完全依赖。其中,自主发展是指企业自主经营,拥有自己的品牌或独立的产品。企业进入市场不是依靠某个特定的交易市场,而是通过开辟销售渠道,建立自己的市场网络,产品直接面向国内市场甚至国际市场。采用这种发展模式的企业,通常以经营实力较强的大中型企业为主;准-(半)自主开发是指依托当地专业市场的“前店后厂”企业,以及依托当地资源和传统技术,以当地区域市场为销售半径的传统产品生产企业,包括专门为大型企业生产和供应原材料、零配件的承包企业;依赖是指企业本身不独立生产产品,以为其他企业主要加工产品,收取加工费。大量企业资产有限、技术含量低的中小乡镇企业是依附性或准自主性发展模式的主体。

对于企业发展模式的演变,本研究试图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一,企业发展模式的形成是外部制度环境、历史文化传承以及企业自身的产品技术特征、资产专用性特征、交易频率特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各种因素在不同发展模式和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均衡的;其次,从微观层面看,企业的发展遵循着从依赖、到准(半)独立、再到独立的演化路径;各类企业的发展模式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但它们之间存在相互转化,尤其是当企业发展阶段发生变化,外部市场条件发生较大调整时。第三,对于一个特定的企业,其发展模式可以同时采用两种模式,但两者之间总有一个主体模式;第四,各种发展模式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长久的生命力。

(三)形成各种类型的企业发展模式。

从企业历史发展的主流来看,企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一个从依附性和准自主性为主体,到自主性、依附性和准自主性并存的发展模式的过程。

1.改革开放前,宏观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微观的人民公社组织制度安排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社企业(企业前身)发展模式的自由选择空间。可以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经济制度环境对企业发展模式的影响超过了产业技术特征的影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把企业依赖型和准独立型发展模式定义为企业的主要发展模式,而农民对技术、管理和资本供给的有限储备进一步强化了企业这两种发展模式的主体地位。

企业的前身是人民公社时期的公社企业。企业发展模式的形成对公社企业奠定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方向有很强的“自我约束”,即路径依赖。因此,探索回到人民公社时期公社企业发展的企业发展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社队企业诞生于人民公社时期,是65438年到0958年大跃进的产物。1958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指出“人民公社必须大办工业”,公社工业开始脱离农业,成为农村产业结构中的独立产业,不再是依附于农业的副业。而且很多人民公社党委设工业书记,公社管委会设工业管理机构,形成了乡镇政府直接办工业,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当时在钢铁的宏观背景下,公社工业的发展基本上是围绕着钢铁工业,兴办小炼铁厂、小煤矿、小水泥和小农机修理等。,并把农业合作社建立的许多小手工业和农副产品粗加工无偿改造成公社工业。1962,人民公社制度建立后,公社工业转为公社企业。按照当年中央的有关规定,社队企业主要在生产队一级作为副业经营。主要经营领域为:一是淡季短途运输等活动,二是农副产品粗加工。因此,这一时期的社队企业又回到了“副业”的位置,没有自己独立的发展空间。他们的经营活动半径基本局限在社队内部,以服务社员为主。在这个阶段,社队企业的发展是依附于公社经济的。

虽然60年代初公社企业发展进入低潮,但人民公社炼钢积累的兴办工业企业的经验,成为以后各类企业发展模式形成的丰厚制度遗产。对于很多以前从未涉足工业的公社企业来说,公社企业的发展已经不再是一个很陌生的新生事物,他们已经开始对其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一旦出现新的发展机遇,往往能够敏锐地捕捉到。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一群社会集体和城市返乡人员共同组建一个面向大行业、大企业的服务型团队企业的发展小高潮。上世纪60年代初,国家在经济调整时,放了一批城市工人及其下属回村。一些“社队”利用这些人力资源和他们带来的社会网络和信息资源,与城市企业建立联系,为大型企业加工生产零配件或为企业设备提供维修服务。双方的结合初步形成了企业依赖型和准独立型发展模式的雏形。这种进入市场的发展道路一直延续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城市知青下乡锻炼。据巫溪县的典型调查,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创办的社队工业企业中,有城市工作经历的老技术工人约占1/3。再比如辽宁省海城市福安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初,大队成立的建材厂和铸造厂,分别利用了鞍钢等外地归来工人的技术力量和信息来源,以及知青的家庭网络。生产原料要么由生产大队生产(如建材),要么由厂家直接提供(如铸造),工厂产品销售直接供应给当地相关建筑生产单位或鞍钢大型企业。

1970年,国务院北方农业会议提出,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社队企业发展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会议要求各地建立县、社、大队三级农机修理厂,发展小钢铁、小煤矿、小水电、小化肥、小机械修理等地方“五小”产业。除公社自筹资金外,国家扶持人民公社所需资金应主要用于发展农业机械化。据统计,到1971年底,全国96%的县建立了农机修理厂,地方人民公社设立了农机修理(经销)厂(站),大队一级设立了修理点。而他们中的一些人也历经艰辛,脱颖而出,最终逐渐发展成为拥有自己定型产品的独立企业。因此,北方地区农业会议确立的“五小”企业发展战略,为当时社队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大的机遇。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终于有了名正言顺的独立发展、自主创业发展工业的机会,拉开了80年代企业大发展的序幕。虽然按照当时国家的规定,“五小”企业的经营宗旨是为当地农业机械化服务,但新的农村产业发展政策与1962以来一直作为农村副业的“社队工业”发展定位相比,是一个飞跃。它改变了公社企业对农业的服务领域,从以农民生活和农具修理为主转向以农业生产为主,使公社企业的青年机会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广泛进入机械、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的生产。在满足人民公社内部需求的基础上,向外拓展了经营空间,一旦外部制度环境放宽,市场放开,企业就能大步步入健康发展的正常轨道。许多社队农机厂从最初的简单加工机械零件和农机修理,发展到后来制造农业机械和一些非标准机械产品,最后生产批量标准定型产品。

但是,在人民公社体制下,无论社队企业的技术和产品水平有多大的提高,社队企业内部的制度建设都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社队企业的发展始终依附于社队集体经济,而不是一个独立核算的经营实体。社队企业劳动力主要从各生产队调入,实行内部用工制度;社队企业不单独进行经济核算,职工在厂内仍像在生产队工作时一样记(工)分。年底回到各自生产队参与收益分配。职工同工不同酬,收入水平取决于生产队的经营水平(70年代以后,许多社队企业开始进行独立核算,但企业的利润分配比例仍控制在公社或大队手中);而且在计划经济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下,社队企业的原材料很难通过国家的计划供应渠道获得,只能自己想办法。他们有的采取与城市企业“以物易物”的方式,即以农副产品和企业生产的产品换取原料,有的利用与大中型企业合资直接互相供应原料,有的利用大企业和城市的下脚料。同时,社队企业的销售也不能正常进入市场。受计划经济宏观体制和人民公社会徽制度的限制,社队企业难以形成独立的发展模式。除少数企业外,绝大多数社队企业的发展是依靠公社或大队内部的经济,依靠大中型企业的发展。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70年代末,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制度开始瓦解。宏观经济体系也开始松动。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国民经济发展要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后,社队企业发展模式的确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队企业终于开始摆脱体制的束缚,更多地从自身的技术和贸易特点出发选择进入市场的方式。

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农民个人财产权利保护制度的建立,特别是中央转发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1984后,体制性障碍在企业发展方式选择中的作用在逐步减弱,而市场约束、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要素以及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的影响在逐步加强。特别是买方市场结构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企业发展模式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企业发展模式的建立越来越显示出市场化的结果。

当阻碍企业发展的体制羁绊被打破后,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的发展进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一些在人民公社时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企业开始向自主发展模式演变,但从整体层面看,由于自身要素供给特征的制约,企业基本上仍在以一种依附性、准自主性的发展模式前进。一方面,沿着既定的发展路径,企业在原有社队企业的基础上不断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企业充分发挥当地的自然、区位和人力资源优势,积极开拓市场,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在利用当地资源创办的企业中,发展自己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大中城市的产业辐射,为企业生产加工配套零部件,来料加工,成为城市大中型企业的附属车间,另一种是直接获得外贸加工产品的加工费。选择这种发展模式的企业大多集中在东部工商业发达地区,其中一些企业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壮大,摆脱了对大中型企业的依赖,演变为独立的发展模式。相当一部分企业要么倒闭了,要么还停留在原来的依赖和半独立的发展模式。

对于那些远离大城市、大工业的传统农业区,企业通过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走上了一条准独立甚至自主的发展模式。他们的生产通常依靠当地的农副产品资源、地下矿产资源和传统手工艺品。产品以大型大宗产品为主,相当一部分企业依托当地产品专业市场进行销售,或者企业直接与用户建立长期供货关系,或者通过厂商、经纪人进入市场。同时,也有大量的企业仍然保留着原有的传统家庭作坊式生产模式。企业没有自己独特的产品,而是一个赚取劳务加工费的生产加工车间。

通过开采当地地下资源发展起来的企业,大多采用家庭作坊式生产模式,企业的发展还停留在原始的依赖发展模式阶段。以采煤为例。在有着上千年采煤历史的山西省,相当一部分企业煤矿是在没有生产设备和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人工开采的,这种状况多年来没有得到改善。生产的原煤通常直接销售给大型运销企业或指定的企业和单位。在没有自主产品和自我营销渠道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水平非常有限。潞城市调查显示,据山西省统计,截至1999年底,全省已关闭2851企业煤矿,减产6867万吨。再比如贵州毕节。据地区企业局介绍,2000年,每个企业平均员工只有4人,企业从事的行业基本都是矿产资源。主要产品有煤、铅、黄磷、生铁等。,而科技含量不足1%的产品。进入市场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供应商或用户直接销售资源。如果实施关闭3万吨以下小煤矿的政策,会受到影响。

3.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后期以来,经过人民公社时期和改革开放的多年发展,一批优秀企业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走上了自主发展的道路,成为我国同行业的排头兵。有的是从零开始,通过自我滚动,从一种准独立甚至完全依赖的发展模式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有的是高起点起步,创办企业就直接面向国内(国际)市场。创办这些企业的老板,往往不再是普通农民,而是早已通过各种方式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的企业家。这些企业的特点是拥有同行业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力量,生产规模大,产品系列化。

据农业部统计,截至1999年末,营业收入超过100万元的企业超过5.2万家,占企业总数的0.3%,营业收入2.3万亿元,占全国企业营业总收入的23%。

(D)分析形成各种企业发展模式的主要因素。

从本节第二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发展模式的演变是非常复杂的。虽然企业发展的主导方向是沿着从依赖到准独立再到独立的路径演进,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经过多年发展仍停留在依赖尤其是准独立模式;也有大量的企业从一开始就选择了自主发展模式。此外,也有一些企业从独立发展模式退至准独立发展模式。为什么企业的发展呈现出如此多样的发展模式?什么因素决定了企业发展模式的选择和演变?这里,分析将基于第(2)部分建立的基本框架。

第一,企业发展模式的形成首先受制于制度环境规定的基本框架,制度的互补性和自我约束性起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前,为了实现优先发展赶超型重工业的战略,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没有任何自主权的微观管理机制,即全社会的资源配置以计划配置为基础,不允许市场配置机制的存在。企业只是一个按计划要求生产产品的单位,而不是资源配置的基本场所。企业生产所需的所有劳动力、资金、场地和技术都是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渠道来分配生产的。在这种高度集权的传统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发展方式基本局限于人民公社体制,企业的生产侧重于服务于公社的经济和公社社员的生活。即使跳出了人民公社的交易范围,企业的生产要素配置也无法进入计划分配的主渠道,而且由于一般商品交易的自由市场被禁止,企业只能在夹缝中生存发展,如“以物易物”产品(如福安村),直接与供应商挂钩(如淄博长亚造纸机械、福安村), 而即使试图挤进国家计划资源安排(如海阳三宇泵业)在制度环境的约束和制度互补、自我约束的影响下,企业几乎不可能选择自主发展模式,只能采取依附性和准自主性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后,当束缚企业发展的体制羁绊逐渐解除,企业发展模式的形成不存在体制障碍时,企业发展模式的演变更多地受到自身特点的影响,这是一种市场化选择的结果。

第二,资产专用性和交易频率是决定企业发展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对于大量的小型家族式企业来说,企业的主要投入是劳动者体力或基本技能的输出。因为企业特定资产的投入非常有限,比如生产场地使用家庭院落,基本没有特定场所的投入;生产资料通常使用简单的生产工具或简单的设备,实物资产的具体投资规模很小;产品的技术含量通常很低甚至不存在,劳动力也不需要长期培训。一般以熟练制作为主,基本没有具体的人力资产投入。至于针对特定买方的特殊资产投资,几乎不存在。此外,企业的交易频率相对灵活,在市场景气时,企业可以通过加班加点增加产量来进行相对频繁的交易;当市场不景气时,企业可以立即停产,劳动力会立即转向农业生产或劳务输出。因此,企业面临的机会主义威胁几乎不存在,市场风险程度相对较小。在这种条件下,采用产品专业市场的批发商或销售商直接进场的方式,或直接为大中型企业提供加工件,更为有利。依赖或准独立发展模式成为企业的有效选择,不仅降低了企业为寻找信息、谈判和签订合同而付出的成本,而且,直接销售费用大大降低,甚至为零,因此企业有可能将产品价格保持在最低,在相当多的情况下,他们只获得劳动力的基本报酬,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随着企业资产专用性的增强,企业沉淀成本的比重也明显增加,企业承担的市场机会主义风险成本也随之增加。由于锁定问题,企业不能再只专注于生产,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交易合同的签订上,寻求更多的营销渠道,而资产专用性投资的增加也意味着企业生产需要保持相对稳定的产出规模。为了降低资产专用性投资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企业从自身的技术特性出发,要求交易频率稳定且较大,否则,如果产品市场较小,专用性资产的投资将难以收回。因此,无论是资产专用性的特点,还是企业交易频率的特点,都要求企业建立专业化的、相对独立的市场渠道,而不是仅仅依赖于某个市场的当期交易。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主动占领市场,利用各种现代营销手段建立自己长期稳定的营销网络,企业从此走上了独立发展的模式。

再次,企业产品技术的独特性也是影响发展模式选择的重要参数。对于那些生产大宗产品的企业来说,由于缺乏独特的技术含量,企业的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企业的产品更接近充分竞争的市场结构,所以市场选择企业产品,而不是相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需要利用现有的产品市场,以价格或质量在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于是企业以一种依赖或准独立的发展模式推进。对于那些能以独特技术生产产品的企业来说,利用自己产品的特殊功能或特殊品质开拓新的市场领域是可能的。虽然交易成本会增加,但由于产品差异而获得的垄断价格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净收入。因此,拥有独特产品技术的企业通常会选择自主开发模式。值得指出的是,资产专用性投资和产品技术独特性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企业产品的技术独特性往往是由于企业的专用性资产投资而获得的,如名牌葡萄酒的专用场所投资、纳米技术和新材料的专用人力资产投资和专用实物资产投资、满足某一特定客户需求的专用资产投资等。

(五)企业发展模式的演变趋势。

第一,未来企业发展模式的演变将遵循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阻碍企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将逐渐消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企业的发展方式将是以自主发展方式为主,以依赖和准自主发展方式为主的基本格局。

二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内买方市场结构的进一步固化,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将进一步严峻。一些已经完成工业化原始积累,进入良性发展轨道的企业,将有可能逐步形成或建立独立的发展模式,而对于大量生产大宗产品,企业规模有限的企业,其依赖或准独立的发展模式不会有大的改变。特别是对于那些从未涉足非农的农民创业者来说,由于依附型和准独立型发展模式的低成本扩张的特殊竞争优势,几乎是农民进入非农创业、创办新企业唯一可以选择的发展路径;创业门槛会明显提高,“赤手空拳放白狼”的时代已经过去。企业发展的主题将是调整战略,正确定位,而不是扩大数量,“骑马占地”。

第三,在未来的发展中,企业分化和整合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在路径依赖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作用下,依赖型或准独立型企业向独立型进化的难度会更大,在竞争中被淘汰的企业数量也会增加。走上自主发展模式的企业与仍然采取依附或准自主发展模式的企业之间的差距将会拉大,企业内涵的异质性将更加突出。

分析企业发展模式演变的政策含义是,政府应以更符合国际惯例的方式(如根据企业规模或根据其从事的行业)制定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政策,而不是从城乡二元性的角度。通过前瞻性的产业政策,我们可以改变当前企业部门活动的路径依赖性质,引导和鼓励更多的企业家或投资者将投资转向国家支持的产业,如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最终实现政府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