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及其姓名和主要事迹。

一个?岳飞

岳飞(1103-1141)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字鞠鹏,襄州汤阴(今河南)人。年轻时勤奋好学,练就了一身好武艺。19岁参军抗击辽。不久后,因丧父,退伍回乡守孝。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从军,开始了对抗金军、保护家人的军旅生涯。

传说岳飞离开的时候,他的母亲石尧在他的背上刺上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成为岳飞一生遵循的信条。北宋末年,深受民族压迫的汉族、契丹族、渤海、Xi等民族的人民自发组织起来进行反抗。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抗金战争在黄河、淮河南北展开。岳飞和著名的抗金战士宗泽、韩世忠站在了抗金斗争的最前线。

然而,北宋腐败的统治集团采取了妥协投降的政策。1127年(靖康二年),南宋小朝廷的首领赵构,在、钦宗被掳后,也是投降派。

他安于江南,纵情歌舞。他并没有真正组织抗金民族战争并进行到底。不同的是,他信任秦桧和其他投降派,由他们出面进行一系列谈判和投降活动。一方面利用宗泽、岳飞、韩世忠等抗日派系抵御金军的猛烈攻势,以保住自己的皇帝宝座,积累下跪求和的资本。

20世纪20年代,东起江淮,西至陕西的宋金军事分界线形成后,赵构和秦桧的统治集团实际上成了南宋抗金斗争的最大绊脚石。另一方面,岳飞、韩世忠等抗日派别则成为赵构和秦桧投降派活动的最大障碍。南宋时期,抗日派和投降派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

岳飞坚决反对和谈,主张抗战到底,不惜个人荣辱,与赵构、秦桧的投降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1139年,岳飞在鄂州听说宋金和谈将要达成,立即上书表示反对,宣称“晋人不可信任,和解不可依靠”,并直接批评“丞相”秦桧居心叵测的投降活动,使秦桧获得了封号。

和谈达成后,赵构得意忘形,颁布大赦令,重赏文武大臣。但圣旨三次下达,岳飞都拒绝了,没有得到开福仪三司(一级官衔)的赏赐和三千五百食邑的授予。

在婉言谢绝中,他苦涩地表达了对和谈的反对:“今日之事,可危不可安,可忧不可喜。”再次表达了收复中原的决心。“我愿大获全胜,将来收复两江之地,一雪前耻,报效国家。”这无异于给宋高宗的承诺泼冷水,从而使赵构和秦桧怀恨在心。

但岳飞不计个人得失,坚持抗战到底的立场,率领军队,联系北方起义军,卓有成效地进行抗金战争,谋划收复中原,统一祖国,成为全国抗金战争中的有力支柱。

1139年夏(绍兴九年),金兀术撕毁绍兴和谈,他们老巢;再次对宋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在东西两军取得对金大姐胜利的形势下,岳飞从长江中游进军,展开了势不可挡的反击。“现在是他展示其收复中原野心的时候了。

岳家军进入中原后,受到了中原人民和忠诚民兵的热烈欢迎。这年七月,岳飞亲自率领一支轻骑进驻河南盐城,与金兀术的一万五千精骑展开激战。岳飞领兵冲击敌阵,大破吴金的“铁浮图”(侍卫亲兵)、“拐子马”(左右夹击的骑兵),大败吴金。

两个?林则徐

侯冠,福建(今福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思想家、诗人。曾任湖广总督,但等,兼陕甘总督,云贵总督,两次任钦差大臣。他因倡导禁烟而被称为中国的“民族英雄”。

1839年广东禁烟时,林则徐派人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交出鸦片,没收的鸦片于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毁鸦片使中英关系处于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略中国的借口。

林则徐一生虽与西方入侵作斗争,但对西方文化、科技和贸易持开放态度,主张学习和利用。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懂一点英语和葡萄牙语,并致力于翻译西方报纸和书籍。

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其幕僚翻译的文献整理成《海疆图》,对清末洋务运动乃至日本明治维新都有启发。1850 165438+10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去世。

三个?左唐宗

晚清重要军政官员,湘军统帅之一,洋务派重要领袖。字季高,字简,数在农夫身上。湖南湘阴人。1875年(光绪元年),清政府内部发生“海防”与“堡垒防御”之争。当时西北边塞、东南海防危在旦夕;

李鸿章等人认为两人“难以兼顾两军”,主张放弃封锁,“止退即使之等于海防”。左坚决不同意,指出在西北“撤围则退,得寸进尺”,尤其吸引了英俄的渗透。当年5月,奉命督办新疆军务。

1876年,驻苏军队指挥多路讨伐阿古柏,次年1年6月,占领和田(今和田),收复新疆除伊犁外的全部领土。随即,尚书建议新疆设省,实现长治久安。1879年中俄在伊犁谈判时,抨击崇厚此前的俄方要求,轻率定约,失权失地,主张“议先”“决战”。

1880年春,军务部署新疆,苏州抵哈密。1881年初,中俄伊犁条约签订,要召他到北京当军部尚书,走在丞相衙门里管理兵部事务。同年夏,调任两江总督兼南阳通商大臣。

1884年6月被召至北京,后任军机大臣。中法战争期间,法国舰队在福州马尾击败福建水师,奉命监管福建军务。10月到达福州后,11积极调兵遣将,组建“荆轲援台军”渡海至台湾省。1885死在福州。著有《楚兵营制度》(附规则),剧本、文书等系列为《相公全集》。

四个?霍去病

元朔六年(前123),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四耀校尉。与卫青在大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讨伐匈奴,以800人消灭2000余人,获得冠军称号。元寿二年(前121),封为古将军。春夏两季,率兵攻打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湟水流域)的匈奴部,死伤四万余人。

同年秋,他奉命迎接率兵来汉的匈奴邪王。在一些人被打倒汉朝的关键时刻,他率军入匈奴,杀了叛军,稳定了局势。匈奴邪王能够带领四万多人到汉朝。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四年夏,卫青以各五万人的速度,骑跨大漠(今蒙古高原大沙漠),攻打匈奴。

霍去病击败左的军队后,以五十六点进攻追击,达二千余里,死伤七万余人。后来升任大司马,与卫青共享兵权。他用兵灵活,注重谋略,不落俗套,勇猛果断,百战百胜,深得武帝信任。他留下了“匈奴未灭何必在家”的名句。。元寿六年(117),卒年24岁。

五个?文天祥

汉族,冀州芦岭(今江西吉安)人,原名孙云,字善,名文山,民族英雄宋瑞。著有《文山全集》,包括《义歌》、《过零丁洋》。宋理宗保祐是个进士。官至丞相,信国公。

临安危难之时,在家乡招募起义军,忠诚的反对派元兵入侵。不幸被俘后,在狱中被大义灭亲。他晚年的诗歌体现了他坚定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感染力强。有《文山先生全集》和《文山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