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后,国际直接投资的格局有什么新变化吗?
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
二战后,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投资方式。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际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增速快速提高。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的外国直接投资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据统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在1960年为555亿美元,在1976年增加到2872亿美元,在1981年达到5250亿美元。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外国直接投资是外资的主要来源。根据9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统计,在1981至1985期间,外国直接投资占其长期资本流入总额的比例为30%,而在1986至1990期间,这一比例上升至74%,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B)国际直接投资市场由发达国家主导,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双向流动。
国际直接投资比间接投资风险更大,所以投资者除了追求利润,更追求安全。相对而言,发达国家的投资环境好于发展中国家,投资者自然将发达国家视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市场。
二战前,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动基本上是单向的。通常,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将资本投资于自己的附属地方和国家。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直接投资主要转向发达国家,投资于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在国际直接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以美国为例。65438至0950年美国私人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发展中国家占48.8%,发达国家占48.2%,65438至0960年发展中国家占34%,发达国家占60.6%,65438至0980年发展中国家占24.7%,发达国家占73.5%。据统计,从65438年到0990年,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占世界直接投资总额的80%,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占世界直接投资总额的83%,它们吸收的对外直接投资占世界直接投资总额的70%。65438-0996年,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2950亿美元,占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的85%,当年吸收的对外直接投资2080亿美元,占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的60%。可见,主要发达国家占据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垄断地位。在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格局中,美国的霸主地位逐渐丧失,欧洲和日本的地位不断上升,形成了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格局。尽管如此,美国仍然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外国直接投资国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国。
(3)亚太地区和拉丁美洲是发展中国家吸收国际直接投资的集中地区。
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相对减少的同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逐渐向经济发展迅速、市场容量大、基础设施好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集中,主要是巴西、墨西哥和亚洲“四小龙”。
拉美是吸收外资较早、较多的地区。拉美国家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1950年为77亿美元,1980年增加到625亿美元,增长了8.1倍。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拉美国家吸收外资的速度放缓,主要原因是墨西哥、巴西等国利用外资政策失误造成的巨额外债负担,以及一些国家政局不稳的负面影响。然而,拉丁美洲经济有所改善,特别是阿根廷、智利和墨西哥经济政策的变化,增强了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刺激了这一地区外国直接投资的恢复。
1986,亚太地区取代拉美成为中国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吸引外资地区。在1988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中,59%投向了亚太地区。从65438年到0995年,国际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达到650亿美元,约占全球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二。1997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国际投资者纷纷撤资,但随着金融危机的解决,亚太地区成为吸收直接投资的有力竞争地区。
(D)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流向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
二战前,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采掘业和初级产品加工业。二战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石油矿产资源的国有化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外国垄断资本对采掘业的投资比例逐渐下降,而对制造业部门的投资比例明显上升。在占国际投资绝大多数的发达国家之间的直接投资中,虽然制造业的投资比重仍然较大,比如到1988年末,美国对西欧的直接投资有44.6%集中在制造业,西欧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也有42.8%集中在制造业。但随着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行业也逐渐从传统制造业转向计算机、新能源、精密机械、生物工程等高科技行业。此外,我们继续投资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此外,第三产业中的一些行业,如金融、保险、房地产等,也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热点。第三产业投资之所以在发达国家外商投资部门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与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密切相关。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的比重一般在60%以上。第三产业外商投资的增加不仅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和表现,也将促进东道国乃至全球的产业结构升级。
第三个问题的答案:
中国日益成为影响国际直接投资格局的重要因素。
中国经济的崛起表明国际直接投资的格局正在发生重要转变。与近两年亚太地区外资流入减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华投资和外资在华并购的热潮正在升温。由于中国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国对外国投资的吸引力不断增加,并开始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国际直接投资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比如2001年,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大东道国不是美国,而是中国。此外,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正从东南亚转移到中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不像人们想的那样是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事实上,中国一直被认为劳动力成本低的情况正在改变。数据显示,外资企业中国员工的劳动力成本高于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而且随着外资的涌入和国内企业吸引力的提高,对合格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我国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这都在增加外企的投资成本。因此,影响外资流入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开始下降。
事实上,真正影响和加速外资流入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国的市场优势和制度优势(如投资政策和透明度)在上升。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和中国入世后鼓励外资的政策保障,增强了跨国公司的投资信心。仅从我国外资政策来看,2002年4月1生效的《外商投资指导产业目录》中,我国政府本着鼓励外商投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原则,将鼓励类目录由之前的186增加到262;限制类别从112减少到75个。同时,放宽了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原先禁止外资进入的电信和燃气、热力、供排水等城市管理网络系统首次对外开放,进一步开放了银行、保险、商业等领域。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大量跨国公司表示有意增加在中国的投资。许多大型跨国公司在其全球战略中将中国视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投资目标。中国投资市场的国际竞争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手表、眼镜到汽车、航空,竞争的硝烟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以汽车行业为例。在大众、丰田等巨头南北瓜分的形势下,不甘落后的日产公司励精图治,投资85.5亿元(654.38美元+0.03亿美元),与东风汽车公司组建新公司,双方各占50%股份,以实现2006年55万辆的年销售目标。
在新的外商投资政策指导下,外商不再满足于合资等过去的投资方式。2002年前8个月,外商独资企业占新批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65.3%,比去年同期提高6.3个百分点,反映了外商投资者日益明显的“独资化倾向”。随着我国允许国有企业向外商出售股权的政策出台,外资在华并购势必呈现快速升温的现象。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他们的地区总部搬到北京和上海。2002年上半年,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落户上海的步伐明显加快,共有70多家,其中大部分是信息技术产品公司和物流、航运等行业的跨国公司。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台湾省企业对投资大陆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而外资流入却大幅减少。其中,2002年上半年新增投资的88%投向了长三角。而且台湾省对电子等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
以中国为核心的亚太地区M&A活动可能率先走出低谷,成为全球M&A局势最活跃的地区。随着中国开始向外国投资者出售国有企业股权,完善外资并购的相关法律法规,外资并购的可操作性将不断提高,外资并购的热潮将从2003年开始持续升温。同时,作为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世界第六的经济大国,中国的对外投资能力也将得到快速提升。特别是随着民营经济的崛起,中国对世界直接投资的增长将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作为邻国,亚太地区其他国家也纷纷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深远影响。此外,新兴的亚太地区已经成为国际资本最重要的避风港。因此,可以预期,以中国为核心的新一轮企业并购高潮正在整个亚太地区酝酿。
提问者评价
非常感谢
评论| 3 0
菜鸟走| 15年级通过率23%
擅长:个人理财购物史
其他类似问题
2007年6月27日金融市场综述?
2009-06-16试论国际投资布局的历史演变及其主要原因。七
2009-02-01恒银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概况及真实情况,希望知道的人能及时回复。...
2011-03-29哪里可以了解国际黄金期货实时行情?最近想投资国际黄金期货。...
2012-07-23熊猫金币有投资价值吗?关于目前的情况
更多关于进入21世纪后国际直接投资格局是否有新变化的问题> & gt
默认排序|按时间排序
其他1答案
报告| 2009-01-18 22:19幻影Level 5级
2008年,在这个中国习俗的吉祥之年,巨亏、破产、被收购等悲剧笼罩着美国、欧洲、日本等世界发达经济体,让世界经济成为一场噩梦。目前,噩梦还在加剧。临近2008年底,我们不妨简单盘点一下美国、欧洲、日本等经济体的金融噩梦。
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面爆发并逐渐向全球金融市场蔓延,从2008年初开始,美国加州IndyMac银行等多家银行宣布破产,花旗集团等银行出现巨额亏损,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银行收购。美联储连续七次大幅降息仍未能阻止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崩溃。9月7日,房利美和房地美被美国政府接管。14年9月至15年9月,雷曼兄弟宣布破产,美林被收购,美国国际集团(AIG)陷入财务危机。9月25日,美国最大的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破产。9月29日,美联银行被收购。9月,欧洲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富通集团濒临破产,英国最大的抵押贷款银行布拉德福德-宾利银行继北岩银行之后被国有化。10 6月10日,日本大和生命保险公司宣布破产。次贷危机的加速蔓延还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信贷紧缩和股市的大幅下跌。9月16日,美元伦敦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升至6.44%,为2001以来的最高水平。从65438年10月6日到10月6日10,全球股市经历了“黑色”的一周。包括全球23个金融市场的摩根士丹利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全球指数在一周内下跌了20%,创下1970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165438+10月20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创下2003年3月以来的收盘新低,标准普尔500指数创下6月65438+4月0997以来的最低收盘水平。
作为经济的晴雨表,金融市场的表现反映了市场对未来经济的担忧,而一系列实体经济数据也验证了次贷危机已经演变为金融危机,由此引发的经济低迷正在向全球实体经济蔓延。美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同比下降0.3%,为2001第三季度以来的最大降幅。9月工业产值月减2.8%,为1974年2月以来最大降幅,1994年6月失业率为1994年3月以来最高。欧元区连续两个季度出现经济负增长。6月5438+10月,欧元区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6月5438+0992以来的最低水平,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等经济体三季度经济增长出现不同程度放缓。日本经济也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
解读当前中国经济的两个关键词
回顾2008年中国经济工作,热点很多,但有两个关键词特别值得一提。一是放缓,即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二是回落,即物价总水平有所回落。
第一个关键词:慢下来
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可以从两个方面解读:一是工业生产加快,制造业景气指数回落。6月5438+10月,7月、8月、9月工业增加值月度增速继续下滑,但在没有奥运停工影响的情况下,仍呈现加速下滑态势。65438+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增速比上月回落3.2个百分点,回落速度比上月加快1.8个百分点。5438年6月至10月,重工业增速仅为7.3%,比轻工业增速慢3个百分点。这是近6年来重工业增速首次慢于轻工业。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数据,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将进一步放缓。中国人民银行对5000家工业企业的调查显示,9月份,企业利润比去年同期下降0.05%,而它们却增长了34.45%。自6月65438+10月以来,国内外大宗商品和原材料价格暴跌,将迫使存货量较大的公司在三季度前计提巨额存货跌价准备,最终体现在企业利润表中,尤其是金属制造、石化制造和采掘业。
二是国内外需求减弱,投资、消费、进出口增长放缓。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看,6月5438+0至6月5438+00,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2%,增速比前9个月放缓0.4个百分点,其中6月5438+00同比增长24.4%,增速比上月放缓4.6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继续明显回落。
从居民消费增速来看。65438+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827亿元,名义增速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为22.0%。实际增速也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至16.6%。从进口增长来看。6月5438-10月,我国进出口总值较上月萎缩,进口总值下降明显。6月5438+10月,进口同比增长15.6%,增速比上月低5.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9.9个百分点,为2007年7月以来最低进口增速。进口速度的大幅下降也表明国内有效需求正在减弱。
第二个关键词:回落。
价格总水平的下降可以从两个角度解读:一是从上游价格来看,6月5438+10月工业品出厂价格(PPI)降幅明显大于9月。其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涨幅比9月份回落4.0个百分点,回落幅度为1999以来最高。采掘业和黑色金属压延加工业价格涨幅比9月份分别下降7.4和9.4个百分点。
二是从最终消费价格来看,CPI同比涨幅继续回落。1至10,CPI同比上涨6.7%,比1至9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累计同比涨幅延续了近6个月的下行趋势。在经济运行中,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会交替出现。
预测了2009年中国经济的三大特点。
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演变,党中央、国务院在10月初提出了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因为中国有广阔的潜在投资领域和广阔的民生改善领域,提升内需的空间巨大,价格总水平的回落也为理顺基础产品价格机制提供了契机。因此,无论是保增长还是防通缩,中国宏观政策的回旋空间都很大。只要政策落实得当,2009年中国经济可能进入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区间,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具体来说,2009年,中国经济将有三个特点:
(A)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联合转变
2008年6月9日165438+10月9日财政政策由“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由年初的“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同时,国务院提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据初步测算,到2010年底,实施这一揽子措施需要投资约4万亿元。与1998年发行2700亿元国债刺激经济的政策相比,这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不仅重视投资,更注重改善民生和增加消费。
㈡预计2009年经济增长将保持稳定。从消费角度看,2009年经济增速放缓将对居民收入产生负面影响。政府减轻税负、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等措施对提高居民收入会产生积极作用。扩大内需是明年缓解结构性失衡的重要内容。在经济增速放缓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反作用下,预计上半年社会消费增长将有所回落,下半年将逐步回升。全年会低于2008年,但仍会保持较高水平。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2009年投资的增长是保持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政府增加的投资和社会投资将使投资保持高速增长,甚至超过2008年的增速。
从进出口来看,外需减弱会影响出口,但净出口增速下滑不明显。
㈢通货膨胀率将在2009年大幅下降。初步预测,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将上涨6%左右。2009年大宗原材料商品价格的大幅下跌将进一步降低整体价格水平,也为基础产品和农产品(13.67,0.44,3.33%,右)价格改革提供了契机。
从影响CPI的三个因素:食品价格、非食品价格和狭义货币(M1)来看,由于粮食最低保护价提高了13%,2009年食品价格的涨幅与2008年相比将保持相对稳定。非食品价格涨幅进一步回落的可能性较大;M1余额的减少会因宏观调控转向而正向稳定,对CPI的下降起到稳定作用。总体而言,2009年CPI涨幅在2008年上半年惯性回落后将趋于稳定。据预测,2009年中国物价水平将大幅降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交替出现的局面仍将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