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将薛岳的参谋长是谁?对长沙会战有什么评价?

吴亦之曾是著名抗日名将薛岳的幕僚。他于1896年出生在广东省丰顺县一个叫神皮的村子里。他毕业于当时著名的军校,去了德国著名的大学学习军事和经济。他和薛岳将军是军校同学。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中国爱国军人义愤填膺,把侵略者赶出了国门。薛岳将军和吴亦之是当时的抗日先锋。

吴亦之照片

抗日战争时期,薛岳将军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吴宜智将军任薛岳参谋长。他才华横溢,与薛岳将军感情深厚,配合默契。一个强壮,另一个温柔。他们一次次并肩战斗,挫败了日本侵略者的野心。其中就有著名的长沙保卫战和万家岭战役,这是国军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激发了全民抗战的信心。

薛岳的幕僚吴以智将军才华横溢,深谋远虑,因此得罪了蒋介石,险些丧命,却从此退出军政圈。大陆解放后,他前往台湾省府,致力于军事理论的研究,并撰写了许多军事著作。他以杰出的才华写了许多诗。1961年冬,66岁的吴亦之突发心脏病去世,葬于台北。

薛岳将军生前死后名满天下,而薛岳的幕僚吴亦之却慢慢淡出了世人的视线。但吴亦之的家乡一直没有忘记他。他捐的学校还在,他的故居还是白墙青瓦。吴宜芝的丰功伟绩被记录在梅州纪念馆的总馆里。

历史学家对长沙会战的评价是,长沙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场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中日会战,双方兵力部署超过百万,历时五年,是一场耗时耗力的战役。长沙之战在世界战场上也举足轻重。

长沙会战前,侵华日军在中国嚣张跋扈,短时间内攻占了中国大片地区。长沙之战阻止了日本进攻西南的野心,打击了日本的嚣张气焰。当时报纸上对长沙会战的评论,给中国人民增添了信心。

长沙之战在当时对世界也有很大影响。有英美媒体评论说,长沙会战减缓了日军的攻势,使很大一部分日军被中国牵制住,减轻了英美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使英美有足够的兵力进攻欧洲的德国。

当时目睹长沙会战的中日双方人员都评价说,长沙会战非常残酷,长沙会战的战场环境也非常恶劣,因为长沙会战的战场位于湖南周边地区,地形复杂,环境恶劣,双方士兵经常在旷野作战。

长沙会战在中国和抗日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沙会战保证了中国西南的安全,而当时的国民政府就在西南的重庆。如果日本入侵西南,随着国民政府的崩溃,将没有政府来领导中国人民抗战。因此,历史学家评价长沙会战确保了中国政府的安全。长沙之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因为长沙之战中国军队伤亡超过6543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