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老腰鼓的历史渊源

陕北衡山老腰鼓在衡山流传甚广,是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汉族民间舞蹈形式。其诞生的具体年代至今在史籍中没有详细记载。根据衡山文化中心的调查和一些寺庙石碑的证据,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朝中期。一是因为恒山地处陕西北缘,与鄂尔多斯乌审旗相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相传最早镇守长城的军士,佩戴腰鼓作为警报工具,发现敌情就击鼓作为信号,从一字传到十字,从十字传到百字,以此传递消息。在骑兵战斗冲锋中,腰鼓也是用来助威和激发士兵斗志的。鼓是指挥士兵在战场上前进和冲锋的命令。龚的命令是撤军。战斗胜利后,士兵们在晚上点燃篝火,敲锣打鼓,跳舞庆祝胜利。战场“滑四门”、“黑驴轧天”、“转九转”、“十二莲灯”为战时阵法图。边民在要塞住久了,也习惯了。于是腰鼓的应用逐渐从战争扩展到汉族的民间娱乐,并长期演变,形成了豪放、激昂、雄浑有力、带有军事战争色彩的腰鼓艺术。

还有一个传说是,在古代,牧羊人为了调节自己孤独单调的放牧生活,用一根树根挖了一个洞,两端绷上死羊皮,做成鼓,敲打、训练羊群,作为娱乐。后来,随着即兴创作和打击乐,它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山野风格的简单奔放、洒脱的腰鼓艺术。

也有人说腰鼓是从祈求上帝的迷信活动演变而来,是从祭祀舞蹈逐渐发展而来的。古代劳动人民逢年过节庙会,敲腰鼓娱神,以达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他们模仿战鼓的形式,挂在腰上,加上蒙古族“跳鬼”的动作和自己兴高采烈时的表演,形成一种迷信的腰鼓形式。

衡山老腰鼓影响很大,历史悠久。清朝光绪年间,衡山的老腰鼓艺人曾经到延安、安塞真武洞、西河口等地传播技艺。民国十七年,逃到延安、安塞的饥民在那里传播衡山腰鼓。所以安塞腰鼓是在衡山老腰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流派。可见,腰鼓艺术起源于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生活,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演变为一种完整而独特的表演形式。它植根于劳动人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