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形成于8世纪。它是融合了各种宗教,主要是婆罗门教和佛教的新教,得到了当时印度精英阶层的支持。印度教继承了婆罗门教的教义,仍然信仰梵天,认同并积极发展了因果报应、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的观点。但它不同于婆罗门教的教义和教规。首先,婆罗门教原本是一种多神教,而印度教是一种相当特殊的一神教。印度教也信奉多神教,但多神教中,梵天、毗湿奴、湿婆应该是主神。人们相信梵天是掌管创造世界的神;毗湿奴是掌管维护世界的神;湿婆是掌管毁灭世界的神。在三神中,毗湿奴或湿婆常被制成一神,其他各神皆在其下,都是这两神之一的化身,所以是一种特殊的宗教。其次,印度教吸收了佛教的禁欲思想,吸收了释迦牟尼作为其主神的化身之一。第三,印度教普遍建立了僧团和寺庙。婆罗门教开始时没有寺庙,在公元一世纪左右只有少数寺庙。自印度教建立以来,其祭祀活动就在寺庙中举行,一些仪式和祭祀有专门的舞蹈者跳舞祭拜神灵,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形成了盛大热烈的场面。所以影响越来越大。最后,在哲学上,它是建立在更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之上的。这个体系是8世纪吠檀多哲学大师商羯罗提出的。他创立了“无二”的学说,即一元论,认为除了梵天、宇宙精神之外,没有任何东西是真实的,梵天和个人精神是同一的,“无二”。它为人们指明了如何去伪存真,到达真正的道路。在他看来,物质、个体灵魂和具有人性的上帝都是存在的,但在普遍真理的意义上,这一切都是幻象,是具有神奇力量的婆罗门所发挥的神秘而不可理解的作用的结果。在他看来,把幻觉当成现实,是以人自身的无知为条件的。并强调:“只有智者才能看透,除了唯一的真正的梵天,背后什么也没有。”在商羯罗眼中,人的本我,也就是他不朽的灵魂,他的精神,与自然界最高的梵天是一模一样的。人生的目的是摆脱虚幻的物质世界,使人的本我和梵天合而为一。此时,你可以摆脱痛苦的轮回,进入一种纯粹极乐的奇妙狂喜状态。倡导解脱之道,就是在精神上多方面修炼,逐渐区分永恒的事物和无常的事物,控制自己的感官,放弃对世俗事物的执着,热切地向往与梵天的结合,通过冥想梵天与我是同一的真理,获得坚定的信仰。商羯罗用这种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理论引导人们倡导印度教。他还亲自组织了一些重要的宗教活动。并建立了印度四大圣地和仿照佛教僧侣的“十大宗教团体”的印度教组织。这对最终打败佛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印度教简介
公元前16世纪,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开启了印度古代文明。就像其他原始部落对自然山川的敬畏和崇拜一样,雅利安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必须崇拜、赞美、赞美一切自然之神,并把圣歌制作成圣书,互相宣扬。到了后期,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神灵受到更多的崇拜,雅利安人逐渐从“多神教”转向“神信仰”。
为了与神沟通,献祭成为一件大事。牧师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可以为自己、他人牺牲,教授圣典。于是,在阶级制度严格的社会里,祭司被视为最高阶级的婆罗门,他们按照“向全能者献祭”的神圣权威,开启了神权色彩浓厚的婆罗门思想。
婆罗门教认为“梵”是宇宙现象的本体,人的生命现象是“我”,宇宙万物都是由“我”而生,所以“梵我”本来就是不同的,凡人不明白这一点,只好一次又一次地受苦。只有证明梵天和我是一体的,他们才能获得自由。这种思想弥漫了当时的印度社会,直到公元前六世纪,出现了反婆罗门教的思想家。他们反对牺牲,主张通过冥想、禁欲主义或享乐获得解放。针对当时修行苦乐的思潮泛滥,佛陀提出了不偏苦乐的中道观念,作为修行的根本原则。
在阿育王和伽尼希加国王时期,佛教成为印度的主要宗教,而婆罗门教则处于衰落之中。公元4世纪,婆罗门教得到笈多王朝的大力支持,并进一步与佛教等流派的思想相融合,于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称为“新婆罗门教”,企图恢复其旧地位,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印度教”。印度教的众多流派中,毗湿奴、湿婆和性别歧视是主要的。八世纪以后,印度教的主要思想家商羯罗以婆罗门教的根本教义为基础,吸收了耆那教和佛教的优点,增加了印度教宗教实践的成分,冲淡了原有的繁琐理论,印度教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主流。直到伊斯兰教入侵印度,佛教才遭到了严重的迫害,但印度教由于与伊斯兰思想的交融,在一些地区仍然保持着巨大的势力。
到了近代,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和西方文化的传入,印度教展开了大范围的宗教改革,反对古代印度教中愚昧的种姓制度、偶像崇拜、复杂的宗教仪式、寡妇殉难等等。但时至今日,印度教仍然是印度最有影响力的宗教。大多数人信奉这种宗教,其种族阶级的不平等待遇、寡妇殉难等许多民间习俗并没有完全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