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保存完好的历史文物?
根据文物古迹的价值,我国将文物分为国家级、省级(直辖市)级和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影响最大的是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要塞,是一座高大、坚固、连续的长墙,用来限制敌军骑行的行动。长城不是简单的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大量的城市、障碍物、亭台楼阁、地标组成的防御体系。
修建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发生在首都濠江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争霸,互相防御,长城建设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的建设长度相对较短。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又将战国长城连接修复,称为万里长城。明朝是最后一个对长城进行大修的朝代,今天人们看到的大部分长城都是在这个时候修建的。
自长城出现以来的两千多年里,南北文化交流从未间断。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修建了赵长城,号召国人学习“胡夫骑射”,进行南北文化交流。
秦汉时期,长城南北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对话与交流。长城沿线发现的秦权和诏令,内蒙古和林格尔的汉墓壁画,可汗和瓦当,以及众所周知的昭君墓,都见证了南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在长城地区的文化带上,有许多名胜古迹,如敦煌、云冈石窟、麦积山和万佛堂石窟、壁画和雕塑。元代居庸关的云台,金代的卢沟桥,晋中、元大都的遗址和出土文物,都体现了文化交流的特点,也记录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文化辉煌。
长城对于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汉代,长城也为促进和保护中西文化交流发挥了巨大作用。
自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各国以来,以长城要塞为依托,开辟并维护了从汉都长安(今Xi安)到西域大秦(今地中海东部)全长两万余里的交通干道。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千百年来,中外友好使团在这条中外文化交融交流的古道上频繁往来,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很多外国人都知道中国是从长城开始的,长城是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了解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的最佳切入点。
万里长城是一座宏伟的建筑,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和力量,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从65438年到0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万里长城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证明了长城的历史、文化和人文价值得到了世界的认可。长城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