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发展史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最早有记载的对联出现在三国时期。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9),在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市)出土了一个特大的铁十字架,上面铸有三国时期(238-250)孙权赤武的年号。铁十字上,还有一幅制作精美的对联云:“四海庆安澜,铁柱留十字;万民怀小泽,金灶香千年。”春联叫春联,丧联叫挽联,喜联叫青莲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点书写的民族风格,一般不需要押韵(只有律诗中的对句才需要押韵)。
骈文和韵是对联的两个直接来源。对联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古代诗歌、散文、歌词、歌曲的特点。所以对联使用的句式,除了正体诗、骈文句,还包括古诗、散文句、戏仿句。不同的句式有不同的格律,也有不同的宽严。其中律诗的句式最为严格,而古体韵文的句式除了句末,其他位置都没有限制。?
春联的一个来源是春贴。古人在春天开始时越来越多地张贴“宜春”一词,然后它逐渐发展成春联,表达中国劳动人民辟邪避灾、迎吉祥的美好愿望。
春联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起源于五代以后蜀国的大师孟尝君。他在宿舍门板上的桃符上题词:“新年到,甲节数长春”,意思是文字“题写桃符”(见《舒朗》),这是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宋代不同史料对此说法不一,有人将作者归为孟昶之子。所以这副春联的作者是谁,至今还是一个悬案。
作为一种习俗,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将对联习俗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联的习俗在有汉字文化渊源的华语地区和民族中传承和传播,对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对联的历史渊源也是对仗的文学。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类似于哲学上所谓的“太极生两仪”。也就是说,世间万物分为阴阳对称的两半,思维本质极其相似。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对联的哲学渊源和深层民族文化心理是阴阳二元观念。阴阳二元论是中国古代人世界观的基础。用阴阳二元观念来把握事物,是中国古代人思维方式。这种阴阳二元的思想由来已久。《易经》中的卦象是由阴阳组成的,《易经》说:“一阴一阳为道。”老子也说:“万物负而持阳,冲而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荀子认为:“天地合而造万物,阴阳合而变。”(荀子《礼记》)黄老帛书云:“天地之道有左右,阴阳。”这种阴阳观念不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且广泛渗透到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认识和解释中。
易经序“有天地,则万物,则男女,则男女,则夫妇,则父子,则父子,则王公大臣,则盛衰,则礼仪。”《易传》中用各种具体的东西来象征阴阳。阴代表坤、土、女、妇、子、臣、腹、下、北、风、水、泽、花、黑白、柔顺等。相应的,阳代表干、天、男、夫、父、君、头、上、南、雷、火、山、果、红黄、苍劲等等。这种无处不在的阴阳观念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潜意识中,从而成为民族的集体无意识。阴阳观念表现在民族心理上,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对以“二”“对”形式出现的事物的执着和迷恋。对联的格式比较严格,词性也是相对的。传统对联形式相连,内容相通,语气协调,对仗严谨。
语言根源于一副标准的对联,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口头表达出来的时候是口头对抗,写出来的时候是文字对抗。语言对偶的意义是什么?通常我们讲的是四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斜矛盾、句法相同。四项中最重要的是字数相等,平斜矛盾。这里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中的“字数”,其本质是音节相等。也就是一个音节对应一个音节。在英语中,“car”和“jeep”这两个词在数量上是相等的,但在音节上是不相等的。而中文的“truck”和“jeep”在数量和音节上是相等的。汉语之所以能做到“音节”平等,是因为汉语是以单音节为基本单位的语言。音节、语素、文字三位一体。汉语的每个音节都有很强的独立性,都有一定的长度和声调。古代有平、升、降、入四种声调。现在有升、降、升、降四种声调,分为平、降两类。平对峙是矛盾。这样,汉语中的词素之间(即词与词之间),就可以建立起字数相等,甚至字数相等的对立关系。在英语中,即使事物的名称和概念可以相对,词的数量和词性可以相对,两个句子的句式可以相对,但它们的音节长短不一,独立性弱,自由拼读,没有声调,所以不能相对。
对联多以文字书写,常书写、悬挂或镌刻在其他建筑物或物体上。所以对联对仗的第二个层次就是所谓的字面对立。词语的相对性意味着对联既是语言艺术,也是装饰艺术,作为装饰艺术的对联,它要求工整对称,给人一种和谐对称的美感。汉字恰恰具备了达到工整对称的条件,它以个体方、方、齐的形式存在,在书写中占据相等的空间位置。它是可读和可见的。它的方形配置既有美学原则,又包含力学要求。无论是横写还是竖写,都能显得密集、工整、美观。而英语则是音标,每个单词长度不一,只表音不表意,更不可见。只能横着排,不能竖着排,形式上也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对称。接下来的采访中,比较两个意思相同的中英文对仗,进一步说明为什么只有中文才有真正的对仗,而英文和其他拼音文字没有。
对联起源于秦朝,在古代被称为符涛。关于中国最早的对联,谭禅学先生在《文史知识》第四期1991中写道,中国最早的对联出现在唐代。根据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卷号为Stein 0610的敦煌遗书:
岁:三阳开始传,四令开始开。
福清初新,寿禄延。
又:三阳回始,四阶至吉。
严复新年,庆祝生命无国界。
立春日:铜浊始庆席时,玉法始调阳。
除了三次灾难之外,五福古往今来遭受了无数次灾难。
宝鸡能辟邪,严蕊能解邪。
立春□(家),孙昌,福基科。
又:三阳始传,四孟(孟)始开。
《声谱》作者赵执信明确指出:“两句相连,四句独(句),始于六朝,元(原)不近。”王夫之说,对联源于律诗,犹如“斩首剜足,残害人的生理”——清史话。
对联起源于中国文字和声音的对称性,在周代之前就出现了。随着造纸术和书法的发展,对联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对联形式短小,用词简练,不仅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对联是在古代“符涛”和“对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最早的春联出现在1000多年前。据史书记载,后蜀二十七年(公元964年)春节前夕,后蜀国主孟昶平日善学对联,于是在新年到来之际,突然下旨,要求大臣们在“符涛板”上题写对联,以考验其才能。大臣们每人写了一幅画,耐心等待检阅。孟畅一个个看着他们,却不满意。于是他亲自落笔,在“符涛板上”写下“新年的余庆”;节号长春”。这是中国写的最早的春联。
对联的精美格式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习惯,而且在群众广泛使用的基础上有统一固定的格式。从文学的角度来说,它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中较为重视、要求较为严格的一种特殊风格。在格式上,它与现实生活中间有两个门框和一个门楣密切相关,相应地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也叫句子;底线:第二句,也叫对仗;横幅:也叫横批或横排。上下对联是对联的主体部分,既精彩又缺一不可。另外,在对联的实际应用中,无论上下对联有多长,一般都没有标点符号,这也是特别讲究格式的。但也有例外。
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对联是从古代诗文中的对句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这一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双重阶段跨越先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在中国的古诗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工整的对句。流传至今的几首古代歌谣已经看到了它们的出处。如“挖井饮水,耕田吃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等等。到了先秦两汉时期,对偶句更加普遍。《易经》卦中出现过一些对仗工整的句子,如:“能见者能跛。”(《鲁》卦“六十三”),“先上天,后下地。”(伊名《尚流》卦)《易传》中对仗工整的句子比较常见,如:“上看天文,下看地理。”(《凝聚力递减》),“同声对应,同气相求,湿水干火,云随龙,风随虎...都是按照自己的类别。”(文言文传记)
春秋时期的《诗经》中有大量的对偶句。刘在《中国骈文史》中说:“反古今之法,在《诗经》中近乎完美。”他列举了正确的名称对、相似对、连珠对、双音对、重叠对和双音对的例子。如:“青儿,悠悠在我心。”(《郑风·姬子》)“山中有浮素,嵇中有荷。”(《郑峰山有伏肃》)道德经里有很多对偶句。刘曾说:“道德经中的仲裁法有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连号交易对手、不均号交易对手和分字交易对手。有些人重复他们的话。反正也有对的。”(中国骈文史举例:“你所信的不美,你所言的不真。好人不辩,辩手也不好。”(第81章)“独立无变,自由无危。”(第22章)再看看诸子百家杂文中的对句。如:“满亏,谦益。”(《尚书·武城》)“乘肥马,轻装上阵。”《论语·永业》)“正直之人坦荡荡,小人常悲。”(《论语》)等等。辞赋兴起于汉代,是一种讲究文采和节奏的新文体。对偶这种具有工整美、对比美、美的修辞手法,在赋的创作中开始被广泛而自觉地运用。如司马相如《子虚赋》有:“击鼓,起烽火;车按线路走,骑在队伍上。”
骈文起源于东汉的辞赋,盛于魏晋,盛于南北朝。从名字就可以看出,骈文是一种崇尚对偶的文体,多由对句构成。这种对偶句的连续使用也叫排比或排比。在《文心雕龙·史明》中,刘勰评价骈文是“百字之对,价为奇”以初唐王波的《王腾亭序》为例:
当维在九月,序列属于三秋。水尽寒池清,烟凝山紫。闫妍喜欢走在路上,看风景来崇拜阿富汗。靠近帝子长洲,是旧的神仙殿。山青云重;飞阁满血,下无陆。河亭古竹,穷岛出没之地;桂殿兰功,即山岗之姿。
绣刻,山原满视野,川泽满视野。颜路,钟鸣丁美食之乡;葛船迷宫,青雀黄龙轴。云销雨霁,五彩分明。晚霞孤鸭共飞,秋水同天一色。渔舟唱晚,响遍栗鹏海岸;严阵被寒冷惊呆了,声音震破了衡阳的蒲。
它们都是由对句组成的,其中“夕阳与孤独的齐飞,秋水共长”是一个永恒的对句。这种对仗是古代诗文对仗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对仗不再纯粹是一种修辞手法,而成为文体的主要格律要求。骈文有三个特点,即四六句式、对句和典故。第二,对偶词的数量有一定的规律。主要是“46”句式及其变体形式。主要有:四字对偶、六字对偶、八字对偶、十字对偶、十二字对偶。三、对仗颇有技巧,但重词多(如“之、尔”),对仗的语气、节奏不完全成熟。
情侣阶段的情侣,格律诗中的对句。这种诗歌风格,也被称为现代诗歌,正式形成于唐代。但它的起源始于魏晋。曹魏时期,写了《声》十卷,写了《韵》五卷,把清浊之音与宫、商、角、筝、于等音分开。此外,孙艳还写了《尔雅·伊尹》,用的是反切注音法。他是反正切的创始人。一般五言或七言律诗都是八句,中间有两句对联,称为骈文和颈联。它们必须是对立的,句式、层次、意义都要求是相对的。这是标准的一对。
以杜甫的《登高》为例:
风又急又高,猿猴叫得很伤心,鸟儿在白沙的白沙里打转。
一望无际的树簌簌落下树叶,长江不可预料地在奔腾翻滚。
悲凉秋景里的李,常年游子,在疾病缠身的今天独自生活在高台上。
历尽艰辛,苦尽仇恨,白发满发,酒杯杯残损悬。
这首诗的下颌关节和颈部关节,“树叶像瀑布的浪花一样落下,而我看着长河总是滚滚向前。”“我从三千英里外赶来。悲今秋,与我百年之悲,我独攀此高”是极稳的。远胜于骈文中的骈文对句。唐诗除了五七言律诗,还有三韵、六韵、排律,中间的对联也都是对仗。
情侣也有三个特点:一是对仗作为文体的格律要求;二是字数从偶数句变成奇数句,最后固定在五七个字;三、对仗准确稳定,声调对仗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