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强强和陶三人组?
我从大二开始看《邓永锵》,到现在已经7年了。大二的时候,我还看了快乐大本营,康熙来了,天天向上,讲你的故事等节目吃饭。现在他们已经放弃了这座建筑,每集只需要采访邓永锵和杨澜。有时候在国际出差的时候因为版权限制不能在国外看。我很难过。回来一口气补十集,刚收拾完出差的衣服,打扫完家里。记得蔡康永曾经说过,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你不再喜欢一个节目了,不要难过,也许是因为你已经长大了,它没有跟上你的步伐(比如春晚?)。但如果有一个节目可以陪伴你七年(杨澜访谈录,我大二就开始看,陪了我10年),能陪你一起成长,我是多么幸运。经常来的客人就像熟悉的老朋友,三个人的小桌子就像一个客厅。我记得有时候是红罐子,有时候是金罐子,有时候是三罐子,有时候是一罐子。有时候换了一段时间节目的片头曲就失望了。现在背景墙温韬的相框太像晚会主持人了(据说是在中国小姐大赛上拍的?)。为什么强强的三人行能陪我这么久?原因之一是我年龄不够,他们的水平从一开始就太高了。不是每个人的知识都是业内最好的,但绝对是优秀的;但有意思的是,我发现到了这个平台,大家会更愿意说实话,更愿意独立思考,真实的本性总是那么让人感动。据说这是刘长乐不想看的节目,“因为节目尺度大,你会心脏病发作”,也是“嘉宾说播多少分钟就播多少分钟,基本不剪”的节目。或许是香港凤凰卫视的地理位置给了其审核上更多的便利,所以嘉宾们更能展现真实的气质;也许陶文作为主持人,有足够的说服力和宽容去发现每一位嘉宾最可爱的一面。我觉得陶文是一个对自己定位很准的大师,就是“我好到可以跟你聊,你说什么我都可以拿,但是我想听你说,希望你能多说。”有时候看一些脱口秀觉得很累,因为主持人和嘉宾的水平不相称,找不到嘉宾的痛点;或者主持人不是一个倾听的人,特别以自我为中心,抢了嘉宾的风头。陶文有很好的文学艺术修养,他周围有像梁文道、许子东这样知识渊博的朋友。还有一点就是他小心翼翼的远离人群,所以有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不离微博,喜欢独处,问过凤凰卫视的朋友,甚至觉得自己有点孤僻。我曾经以为陶文有物化女性的倾向,但是我发现只要有女主播嘉宾(主要是竹幼婷和林玮婕),话题就开始往感情生活上转变;傅、查剑英和转向社会政治和个人作品。然而,竹幼婷被邀请谈论才真旺姆的选举,话题仍然把竹幼婷带到马总统的个人生活的水平。。。我突然不那么怪文都陶了。毕竟别人对你的方式是你教他的。在常客中,我最喜欢的是许子东,这应该代表了我最喜欢的那种知识分子形象:我满脑子都是诗集,做过张爱玲的一系列讲座,但我从未以此为荣。而是我只是把知识作为了解世界的工具,把文学和生活话题融合起来,因为亲身下乡的经历,对大陆政治有了更独特的认识。相对于他的学识,梁文道还不错,但道长真的爱丢书袋子,有一种占领知识高地的自豪感,这让我很疏远。其次是王蒙。老人80多岁了,思维能力很强。老头以前是文化部长,但是一点官气都没有。经历过后,他充满了真性情。我曾在节目中深情回忆已故的妻子,但也毫不掩饰对现任妻子单三亚女士的真爱。经历过世事,对政治和社会有着精准而温柔的理解。我说的温柔,是指那种放眼历史长河,不以瞬间为界的温柔。我觉得马家辉是个二流评论家,爱讲小笑话,看起来很有正义感,但是格局太小了。但是我非常喜欢她的妻子张佳羽。张佳羽非常温柔善良,但骨子里却有一股反主流的独立思考力。我曾经在新书《我开始鄙视语言》的讲座上问过张老师。“马家辉在三人行讲女嘉宾和婚姻爱情生活的笑话会被处罚吗?”张太太笑着说:“我一直觉得,人要有说话的自由,不要害怕。”最受欢迎的女嘉宾依次是查建英、、傅、。前三个是我向往的知识女性。我想对他们来说,时间是他们的朋友。久而久之,她们的见识和阅历增加,对社会政治现实的认识更加深刻,思维逻辑也有理有据,但言语中却不失女性的温柔。在香港机场书店看到查剑英的《浪迹天涯》,进一步肯定了他对查先生文化背景和思维能力的认可。虽然孟广美的文化素养稍弱,但他游遍了世界,所以他对社会现象的本质看法比中国女性更多。当然,邓永锵也有许多我不同意的观点。比如上两期,邀请了王福重。不客气地说,20多分钟,没有一句是客观理性的,他全是废话(我不太了解王福重,可能是一家之言)。有时涛哥的直男癌症和迷恋竹幼婷的腿?竹幼婷的腿没那么漂亮,对吧?但确实很多观点影响了我的行为。听到他们,我有时会觉得“啧啧,我还能这么想”,这就拓展了我的思维宽度。或者“啊,原来他是这么想的”,这样他就不那么孤独了。节目里有很多人生榜样。还是那句话,我觉得人最重要的不是欣赏能力,而是创造能力。所以,你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看过的画,都不能加持你,但你的创作,项目,危机可以。所以无论你喜欢什么样的节目,它都不能解释你。能说明你的是你的工作。我什么时候可以带着自己的作品去和陶文谈?那是在我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