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颁布了哪些关于服务外包的法律法规?
一、服务外包产业的概念和特征
服务外包是现代服务业的一种新业态,即企业或政府(甚至国防部门)整合信息服务、应用管理和业务流程,甚至R & amp;d、设计、研发外包给第三方服务商,以降低成本,优化产业链或行政效率,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公共服务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外包的内容已经从ITO(信息技术外包)、BPO(业务流程外包)升级到KPO(知识流程外包)。预计到201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4000亿、2000亿、20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CGAR)分别为6%、9%和45%。
服务外包行业发展的特点:服务更加专业化,如新药研发与测试、工程设计、人力资源外包、金融产品设计、数据深度挖掘与处理等专业知识正逐渐进入外包行列;服务更加广泛深入,外包范围逐步扩大,覆盖企业全流程;企业联盟、虚拟组织和共享服务中心等创新运营形式不断涌现。
服务外包的发展路径和模式主要包括:随着服务客户的跨国企业的全球扩张而延伸;根据通信、金融、保险、生物制药等行业的服务需求;由原软件企业扩展业务开发的;国际外包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驱动:协会等中介组织的驱动。服务外包企业的发展势不可挡,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会事半功倍。
二、服务外包产业的现状和优势
在当今全球服务外包领域,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遥遥领先。除了印度,加拿大在软件和后端办公服务方面也占了全球近30%的份额,而中国和东欧各只占5%。美国、日本和西欧是全球主要的承包商,服务外包总量约占全球的95%。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服务外包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仍然缺乏不屈不挠的品牌和行业领袖驰骋于世界市场。由于本土企业实力不足,印度软件巨头在中国投资接日本大单,中国员工打工,已经成为沿海发达地区看得见的现实。
印度软件业的优势在于声誉、国际化、语言、文化、人力资源优势(专业性)、信息安全和标准化、规模化和程序化。作为最具潜力的外包承接国,中国的优势在于政府政策支持、良好的基础设施、潜在的人力资源优势、外资的增加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各个方面:社会政治稳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展前景看好;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对外开放领域更加广阔;人力资源丰富,拥有大量高学历高素质劳动力,劳动力成本低廉,中国正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现代服务业外包蓬勃发展;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市场潜力巨大;交通、通讯等现代基础设施较为完备;中日合作,中韩合作,在地理、语言、文化上都有优势。我国东部地区,特别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已经形成产品匹配度高的产业集群,为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中国良好的条件逐渐形成了对国际服务外包的强大吸引力。
第三,提高对服务外包产业的认识
1.对重要性的理解: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包括离岸、在岸和反向外包),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开放水平,转变增长方式,节能环保,创造就业,借鉴国际通行的先进管理经验,提高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水平。
2.对行业差距的认识:与服务外包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从行业历史来看,印度在20世纪90年代大力推动了软件业。5年前,印度企业在资本市场并购欧美高端咨询行业。现在已经进入全球布局阶段,向KP0方向大步迈进。爱尔兰、新加坡、马来西亚、墨西哥、捷克共和国、波兰和菲律宾紧随其后。从企业规模来看,国内万人以上的服务外包企业很少,而印度仅印孚瑟斯就有9万名员工,年营业额50亿美元。从人才储备来看,我们严重缺乏能够获得大订单和组织项目管理的人才,可用人才缺口短期内无法解决。
3.对发展瓶颈的认识:我们的主要瓶颈是人才、知识产权保护、安全认证、品牌、规模、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文化差异。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迎头赶上。
4.对工作重点的理解:要以国家战略和中国品牌建设为长远目标。通过各部门的合作,政府实施了各种支持措施,以人才培养、降低管理成本、纳入创新项目和提高研发水平为重点,促进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从而提高开放水平。第四,服务外包行业存在的问题
1,人才缺口巨大。第一,数量不够;第二,能力不足;三是高素质PM人才匮乏;第四,缺乏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服务外包需要复合型人才,我们的外语人才不擅长信息技术,我们的IT人才缺乏实用的外语能力和专业知识,小语种人才(日语、韩语、西班牙语、德语、法语)。我们对服务国的文化和各行业的规则知之甚少。在实践中,KP0业务往往需要兼具外语、IT、工具型专业技能(如分析、建模、设计)和专业知识(如金融、电力、化工、通信)的人才。这类人才成功率低,培养周期长,培养模式单调缺乏。即使在印度,人才流失率也在25%左右。目前,虽然中国大学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但调查显示,只有10%的工科毕业生有资格进入服务外包企业。此外,中国缺乏能够带领大型技术团队承接复杂外包的具有全球视野的高级管理人才,以及熟悉承包国商业文化的具有外语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2.支持服务外包产业的政策法规不完善。首先,知识产权保护和安全认证的整体环境影响着缔约各方的信任度和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其次,在技术先进型服务外包企业试点政策执行中,企业认定模糊,仅依靠软件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政策执行力度不够。第三,地方政府在土地审批、人员落户、改善职工交通住宿条件等方面的努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此外,政府各部门的配套措施也有待完善:比如,血清样本在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前的通关问题;高端员工的高所得税,难以留住人才;办理外汇清算业务与资金分离;适度开放电信增值业务;在劳动中灵活掌握信息技术;出国换签证不够方便。
3.企业竞争实力弱。我国服务外包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缺乏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和知名品牌,导致其接包能力弱,市场认知度低,交付质量低,时效性不足,难以与国外企业竞争。我国政府和大企业主动外包对我国服务外包的培育和支持力度不够,过于迷信大型外资企业,导致本土企业无法成长和顺利成长。
动词 (verb的缩写)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建议
1.将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规划到国家战略层面。发展改革委、信息产业部、科技部、商务部、财政部、人事劳动部等相关部门要做好相应规划。给予行业独立地位,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将支持KPO发展纳入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进行规划。不仅要重视原创的世界领先的基础研究,还要下大力气重视重要的应用技术研究,发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跨越式进入KPO领域。
2.制定政策,对服务外包产业实施大力支持。加快信用体系和安全认证的建设和规范,使中国外包的国际认可度逐步提高。加大CMM等认证力度,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管理水平和交付能力。加强对服务外包产业相关规律、发展模式和科学管理的研究,制定相应的统计规范,便于对本行业进行指导。
3.通过产学研结合加快人才培养。推进教育改革,教育管理部门应鼓励校企合作培养,短期内可通过资助培养和“学分互换”(在专业培训机构培训合格的,将被高校承认同等大学学分)等方式加快扩大培养规模,有条件的各大工科院校应加强外语能力培养。信息类专业应通过实训中心项目,拓展专业范围,尽快解决目前的人才瓶颈。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创业、领办相关企业,给予国民待遇。在科研项目申报、奖励评定等方面给予同等待遇。
4、巩固现有基础,发挥示范作用。逐步扩大培育龙头企业、重要区域和品牌试点范围,研究各基地功能地位和差异化发展。做好软件测试中心、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培训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园区各类平台建设,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5.提高企业竞争力。鼓励政府和大型国有企业积极购买服务,开拓国内市场需求,可以扶持我国服务外包企业,提高其管理水平;鼓励企业通过金融支持和国际市场并购走出国门;鼓励企业家、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发挥积极作用,通过企业联盟、学习交流、商务会展等形式,提高收包能力;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基金,先赔付后受理投诉,有效提高信任度;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情况下,管理成本的降低将成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环节,而中国在这方面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应该引起重视。
6.多渠道全面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借奥运会、世博会等契机,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外包服务的实践,打响“中国外包”的整体品牌。增加电子政务的透明度和信息共享,提高政府相关部门的服务和协调能力,共同努力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我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经过5年——10年的努力,中国的服务外包产业一定会像制造业一样,取得举世瞩目的惊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