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和赵霁为什么信仰道教?

宋徽宗提倡道教的原因既简单又复杂。综上所述,是因为当时内忧外患,尤其是金兵大军压境,外敌难以抵挡的情况下。宋徽宗效仿始祖神道教的“神道之教”,转移民众的怨恨,麻痹自己的意志,借助神权稳固皇权。

具体原因:

第一,北宋的祖制制约了佛教的发展。唐代李世民以老子为祖,崇尚道教,五代佛教盛行。鉴于当时的社会矛盾,赵匡胤采取了崇道崇佛的宗教政策。“儒释道”的宗教局面长期维持,保持了社会稳定。然而,宋太祖也对佛教采取了限制性政策,例如废除州府的寺院。在宋真宗时期,受限制的佛教逐渐制度化。北宋对佛教的限制在宋徽宗时期达到了顶点。

二是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大观四年(公元1110),朝臣奏道:“天下僧尼增加十倍,相当于数十万。”大量的人因为生活或者不堪忍受的混乱而逃往佛门。如此庞大的教众,对北宋政教合一的体制无疑是一种冲击和威胁。而且在北方,辽金窥视宋朝,在寺院安插耳目,刺探信息。李导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昭岱州五台山各寺子弟,非保职,不得登记。当雄州说契丹派魏、郢、吴、朔等州的人到五台山出家,为的是探边务,于是订立条约。”宋徽宗对佛教越来越多的限制也是基于这种担忧。

第三,以宋真宗为榜样。宋真宗是北宋第三代皇帝,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著名君主。他对道教的崇拜是从禅院联盟开始的。单源之盟虽然是宋真宗心中的奇耻大辱,但客观上为大宋赢得了长久的和平。宋徽宗认为这是道教崇拜造成的,认为大宋需要神灵保佑,依靠神灵抵御外患,延续大宋。

宋徽宗效仿宋真宗,利用道教充分宣传“君权神授”的思想,树立自己皇帝的权威。因此,他自称是“小神”,降世为人,是“领袖的道德真王”。这样就压制了朝廷新旧党派遗留下来的两极分化局面,解决了因剥削人民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削弱了外敌入侵给统治带来的严重危机感。

第四,无为的妄想。真宗时期重用贤臣,任用李陵、曹彬、吕蒙正、寇准等人为侍郎,天下气象好。宋真宗在业余时间制作文学和墨水,他在艺术上颇有造诣。宋徽宗缺乏当皇帝的能力,但他的艺术才华远远超过宋真宗。道家迎合宋徽宗,宣扬君权神授和养生。宋徽宗投桃报李,给予道士很高的待遇和特殊的权利,允许他们参与政治,建立道教制度,使国家事务更加腐败。这种不作为与宋真宗大相径庭。疯狂崇尚道教,以闲人自居,在书画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在《宋徽宗听歌》中,“道君皇帝”的纯洁与修养的境界真是妙不可言。但也不能粉饰太平,北宋在神道的庇护下还是没能挺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