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被掠夺的文物后来又回到了中国?

近年来文物回归中国,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密不可分。一般来说,文物回归中国有两种方式:国家乞讨和民间通过购买的方式回归。

其中,有一些著名的文物归还事件,如

辛亥革命后,除王羲之的《快雪艳阳帖》外,王勋的《袁波帖》和王献之的《中秋帖》流出皇宫,被袁世凯手下的郭士武收藏。郭士武死后,儿子郭兆钧因经济窘迫,将“希尔”带到香港,抵押给一家英国银行,靠贷款生活。眼看它的贷款就要到期了,如果没钱赎回,这个稀世珍宝就要被银行照常拍卖了。因为当时国外很多机构和藏家都特别羡慕,如果“希尔”被银行拍卖,国宝很可能会流向国外。

1951 9月,时任新中国第一任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奉周恩来总理之命,率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印度和缅甸。在香港短暂停留期间,得知丢失的国宝“希尔”有可能在香港被外国买走,紧急上报中央。郑振铎告诉香港著名鉴赏家许,想办法稳住郭家,等待内地汇款来救他。许焦波立即找到郭昭君,向他表明了自己的义。接着,许利用其在香港银行业的众多关系,疏通英国银行,承诺由郭兆军负责还款,并出面自己担保,将郭在该行抵押的“希尔”取出,然后按照上级安排,带着郭兆军的“希尔”离开香港前往澳门。

165438+10月5日,周恩来总理亲自给马叙伦(时任国务院文教委员会副主任)等人写信,指示他们“同意回购王献之的《中秋邮报》和王迅的《袁波邮报》”。《中秋邮报》和《袁波邮报》的成功回购,成为建国初期的重要事件,被传为美谈。

1945年,抗战胜利后,张大千从成都飞到北京,当年年底以500两黄金的巨款接受了“韩熙载夜宴”。

1951年,张大千从印度回到香港。当时,在周恩来总理支持下成立的秘密“收购小组”负责人许与张大千关系密切。郑振铎指示许试图通过张大千收购中国的书画名作。许利用其担任汇丰银行高级职员和著名收藏家的职务便利,对张大千的生活给予照顾。张大千对他非常感激,视他为知己。朝鲜战争爆发后,张大千想随家人移民南美。得到这一消息后,郑振铎迅速给许写信,指示他多与香港的张大千联系。第一,他希望自己能回到大陆。二是希望通过他的关系,想办法买一些流失到美国、日本等海外国家的中国古代字画。

最近国与国之间的文物也有归还。例如,美国去年向中国归还了大量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