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江南水乡周庄
周庄,位于昆山市西南,古称贞丰里。春秋战国时期,周庄是吴王尧子的封地,称为尧城。北宋元佑元年(1086),周帝公郎的房子是一座庙,叫周庄。元代中期,沈万三利用周庄镇北的河运便利,使之成为江南富户。因此,周庄成为粮食、丝绸、陶瓷和手工艺品的集散地,因此成为江南巨镇,清康熙初年正式命名为周庄镇。小镇是泽国,四面环水,需要坐船出行。全镇被一条河环绕,桥街相连,一个重脊高檐的深宅大院,廊坊的河港,街对面的骑楼,河边的竹石篱笆,水阁。是一所朴实安静的学校,是典型的江南小桥流水人家。
远离城市的喧嚣,在青山绿水中,找一个古老的水乡,让心灵活起来,让旅途多一份体验。每次来周庄,都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和惊喜。走在遥远的土地上,带着旅行的气息,发现了这样一个婀娜多姿的水乡,看着吴鹏的船在江面上驶过,静静的听着河边游廊下的雨声,在炊烟和船桨的声音中,聚集着人们心中古老的韵味。
绕街一转,水清船正,看着小镇“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探寻如烟的往事,让似水流年重现眼前。白灰瓦,前街后河,古桥驳岸,长舟长流水,古桥还在。这就是周庄,我们寻找已久的江南水乡。徜徉在周庄,看着小桥流水,庭院深深。这里的每一砖一石都见证了斑驳的岁月和时空的交错。这里的慢时光平和淡泊。周庄是一个让人记起乡愁的地方,是人们内心深处尘封的记忆——江南水乡梦。
在周庄,看着小镇“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景,探寻小镇如烟的过往,让似水流年重现眼前。周庄仿佛是一块洁白无瑕的玉石,没有一丝世俗的尘埃,在岁月的尘埃和现实的浮躁中依然灵动温柔。在这里,你可以心平气和地看着时间的流逝,可以随意发呆或者做白日梦...
唐遗风,宋忆,烟雨江南,碧玉周庄。周庄已有900多年历史,被国内老爷爷们誉为“中国第一水乡”。公元14世纪“井”字形河街的古老水乡格局,至今仍在这里保存完好。房子一排排沿河而建,街道因水而成。河上建有14座元明清古桥,如福安桥、双桥(实德桥、永安桥)、通秀桥、提云桥、感恩桥等。许多明清民居的院落保存完好,错落有致的骑楼、幽深的石巷、蜿蜒的河流,赋予了周庄宁静、古朴、典雅的气质。这些依水而居的明清建筑,古朴典雅,水、桥、街、屋、港布局精致。它们是最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水乡人家,依水而建,有白墙黛瓦的深宅大院,有雕梁画栋的临江亭,随处可见。该镇不仅有明代建造的张厅,轿子从前门进入,船从家中穿过,还有七进五门的宏伟的沈厅,以及西晋作家汉斯·张“思乡栖息”的南湖花园。
周庄独特的人文景观,传统的建筑格局,淳朴的民风,让很多传说和习俗流传开来。江南的水柔美深情,内敛精致,精致典雅的小船悠然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游客坐在船上,听船娘唱一首小曲,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镇上不时传来吴侬软语、奶奶茶香,延续着财神沈万三、聚宝盆的传说;灵生绫乃和昆曲很远,代表着青年男女的不期而遇。
漫步在镇上桥头的堤岸上,看着一排排百年老屋,一条条河流都在轻舟摇曳,水乡的风韵如画,令人陶醉,不仅让人想起元代的名句“吴靠吴,吴中州好出国”在一个小城,泡一壶绿茶,听听古筝,看看“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景,周庄已经成为休闲生活的代名词。周庄是个做梦、发呆、闲逛的好地方。
几千年的历史沧桑和厚重的吴文化孕育出的周庄,以其精致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淳朴的民风成为东方文化的瑰宝。周庄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西晋文学家张,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蒙都曾在周庄居住。周庄还是元末明初江南富豪沈万三的故乡。周庄还留下了柳亚子、陈去病等人的足迹。
1984期间,美国画家陈逸飞游览周庄,以双桥为素材,创作了油画《故乡的回忆》,享誉海内外。1985年,《故乡的回忆》成为联合国首日封的设计。周庄就这样作为江南古镇的代表走向了世界。
周庄必游景点:双桥、神亭、张婷、福安桥、古戏台、全福寺、神秘建筑、叶楚伧故居、程序道观、周庄博物馆等。
双桥:周庄双桥是指位于周庄中心的实德桥和永安桥。它们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它们连接在一起,看起来像古代的钥匙,也被称为钥匙桥。它因出现在美国画家陈逸飞的油画《故乡的回忆》中而闻名。双桥,河上的石桥,很独特。由于桥面横平竖直,桥洞边呈圆形,看起来像古代人们使用的钥匙,所以当地人称之为“钥匙桥”。双桥中部,石拱桥横跨南北城河,桥东端有石阶近桥,延伸至大街小巷。石梁大桥位于引子浜口,桥孔只能让船通过。这两座石桥和双桥最能体现古镇的魅力,是周庄的标志。
有一个关于双桥的感人故事。1984年春,陈逸飞在周庄以《故乡的回忆》为题,画双桥为油画。这幅画是他水乡之行的最大成果之一。《故乡的回忆》连同他的其他37幅作品,于5438年6月+同年10月在美国西部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所有的哈默画廊展出。这幅油画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后来被阿曼德·哈默高价购得。同年10月,哈默先生在访问中国时将这幅画送给了邓小平。1985年,这幅画经过陈逸飞的加工,成为当时联合国首日封的图案。深受集邮爱好者和各界人士的青睐,周庄也因此走向世界。
站在这里抬头望去,离双桥不远有一座石拱桥——太平桥,连接戴和綦江街。这座石桥建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重修。该桥长13.2米,宽2.5米。为单孔石拱桥,跨度4.8米,桥上刻有“莲花座”图案。桥旁边是申提兰的老房子。
逸飞楼:逸飞楼是著名画家陈逸飞的纪念馆,位于周庄边江街11号,是双桥附近的一栋老房子,离双桥很近。逸飞楼的匾额是著名画家陈佩秋题写的,他是陈逸飞先生生前的朋友。花园里的桂花树和海棠树是陈逸飞家种的。纪念馆内有周庄建造的陈逸飞铜像,馆内还陈列着陈逸飞先生的一些珍贵手稿和照片。陈逸飞的作品《故乡的回忆》让周庄走向了世界,如今的周庄已经成为世界闻名的文化名镇。周庄人民没有忘记他,在周庄修建了纪念馆,纪念他对周庄的贡献。
站在城河边,看着桥下潺潺的流水,桥两边的院墙斑驳,一只独木舟在绿水河上游弋。穿过双桥,向北走不远,你就到了张婷。
张婷:张婷原名一顺堂,相传为明代中山王徐达的弟弟徐夔的后代所建。清初卖给张氏家族,改名玉颜堂,俗称。进入红漆大门,砖雕门楼,幽深的庭院,木雕的窗户和古老的屋檐,大气的厅堂,精致的陈设,无不记录着当日的繁华。张婷是江南民居中典型的前堂后堂格局,是周庄保存较为完好的明代建筑。全馆占地1800多平方米,房屋60多间。在张婷的后院,也有一个后花园,卓景穿过其中。园中翠竹摇曳,花木繁茂,荷塘水满,给这个小花园增添了几分韵味。
坐在亭子里的美人倚着它,品味着古园的风情。试想当年的张小姐,可以看绿水清浪,可以吟诗作画,可以赏花赏月,可以在月下轻声吟唱。小河有一个优雅的名字“齐静”。若泾河穿屋而过,形成“轿子从门进,船从家过”的厅堂,构筑了水乡特有的灵动情趣。它唤醒了游客的怀旧意识,遗憾时光的流逝。张婷是周庄镇现存为数不多的明代建筑之一,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神亭:原名叶静堂,清末改为松茂堂,由沈万三后裔沈本仁于清乾隆七年(1742)所建。神亭位于石楠街福安桥东岸南侧,坐北朝南,有七门、五门。房屋100多间,占地2000多平方米。申廷* * *由三部分组成。前面是水墙门和河港,专门供家人停靠船只和洗衣服,是江南水乡特有的建筑;中间是门楼、茶厅、正厅,是接送客人、办理红白喜事、商议事宜的地方;后面是大堂楼,小堂楼,后堂屋,是居住的地方。整个大厅是典型的“前堂后堂”建筑格局。松茂堂正殿正中挂着一块牌匾,松茂堂三个突出的泥人字是清末状元张謇所写。在沈亭的第五入口,有一尊坐着的江南巨富沈万三的塑像,面前放着一个金光闪闪的聚宝盆。周庄明清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沈祠。沈亭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沈万三,以财闻名,人称中荣,人称沈万三。元代中期,沈万三的父亲沈悠从吴兴南浔(今浙江湖州)沈家洋迁居周庄东栅,后又迁居引子浜。沈万三在周庄、苏州、南京等地都留下了足迹,但他始终把周庄当成自己的事业。沈万三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出身寒微的沈万三由穷变富,“既富且盖”,成为元明时期江南地主富裕的一个缩影。岁月带走了我们祖先的足迹,也掸去了烟雾缭绕的过去。然而,沈万三在周庄的遗迹,以及由他的后代建造的巨大的房子沈厅,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
福安桥:从神亭往北走不远就能到达福安桥。相传桥旁有一座主庙,故原名为主桥。福安桥是周庄人杨忠为了报答祖上的恩情而创造的。始建于袁志十五年(1355),成化十四年(1478)、嘉靖元年(1522)、咸丰五年(1855)三次修缮。福安大桥为单跨拱桥,长17.4米,宽3.8米,跨度6.6米..
福安桥,位于周庄钟石街东端,横跨南北城河,连接南北城街。桥身四面的桥楼被海浪拉起,远远望去,气势非凡。是古镇桥楼结构完美的独特建筑,也是江南水乡唯一的立体桥楼。福安桥是周庄现存最古老的桥。几百年来,送过无数人的路人见证了小镇的历史。
下了福安桥往南走,穿过提云桥,向右转,再走一会儿,就到了叶楚伧故居。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里的桥,就是周庄的体运桥。周庄历史上,出过很多名人。清末民初,这里出现了一位爱国者,他就是叶楚伧先生。叶楚伧故居是他的祖屋,也是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叶楚伧故居:在镇中心的西湾街上,有一座临河朝北的古宅。它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它最初的绰号是“祖印堂”,已经翻修过几次。现在它是叶楚伧的故居。这座五进式建筑包括一个墙门,一个轿子厅,一个正殿和一个大厅建筑,还有一个安静的小后天井。前堂是叶楚伧小时候的书房,后堂楼下的客厅曾是叶楚伧和他的南社朋友柳亚子、苏曼珠等斗酒讲诗、切磋技艺的地方。叶楚伧故居由叶楚伧的祖父建造,叶楚伧的曾祖父叶兴江是清朝的官员。他的祖父袁烨无意从政。他在周庄开了叶太和酱油园,家境比较富裕。他建造了这座老房子,有一面小砖砌的山形墙和一个挂着格子窗的回廊。这是一座仿建筑。
叶楚伧,1887,江苏吴县周庄人,书香门第。他祖籍周庄,在那里长大,早年入团。他在上海创办了《太平洋日报》和《生活日报》。1916、叶楚伧与邵力子合办《民国日报》任总编辑。叶楚伧著有《石慧唐诗稿》、《楚厝文存》和《三月寒的故事》等小说。叶楚伧是南社著名诗人、政治活动家,国民党元老,1946逝世于上海。
叶楚伧故居附近还有两个值得一看的景点,一个是钟石街以北的程序道源,一个是西湾街以南的全福寺。据周庄人说,程序道观是周庄地区著名的道观。程序道源建于宋代元佑时期,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原名“唐生”,是吴江的程序人捐建的,故名程序道源。不幸的是,由于年久失修,道源已经损坏。1994期间,周庄政府出资重建,重现当年的面貌。
另一个值得一看的地方是全福寺。周庄镇南面以一个大湖为界,俗称南湖、南白荡,与吴江一江之隔。全福寺位于南湖北侧。全福寺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它原是宋、时期周帝公画廊中的一座寺庙,但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扩建,已成为江南著名的寺庙。据说,很不幸,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寺庙被毁。我们现在看到的全福寺是1995重建的,从原来的百仙湖迁到现在的南湖。汉斯·张,嬴稷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住在周庄镇二土南港(南湖附近)。继汉斯·张之后,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蒙等都曾在南湖居住、垂钓。它不仅是一个令人愉快的地方,也是一个参观古代的好地方。
贞丰桥:单孔石拱桥,位于钟石河西口,连接贞丰巷和西湾街。因周庄古称贞丰里,故名贞丰里桥。明崇祯七年(1634)重修,清雍正四年(1726)重修。该桥长12.2米,宽2.8米,长4.4米。现在的桥拱洞完整,磨石斑驳,枸杞枝从石隙中伸出。风格和以前一样,改造后傲然屹立在河对岸,透着一股古意。
在大桥的西北侧,德姬酒店曾经开业,它位于大桥和市区之间。顾客在微风中喝着酒,看着窗外桥的倒影,船只来来往往。桥与楼一字排开,风光无限,美不胜收。这里曾是柳亚子、陈去病、王大觉、费公之等南社成员的聚集地,被称为“失传楼”。贞丰桥和神秘建筑依旧保留如初,一楼一桥,相得益彰。
神秘建筑:位于贞丰桥畔,神秘建筑是一座为河流而建的两层建筑。进门看到的平额《失传楼》,是当年柳亚子写的。在一楼,主人想展示南社成员聚会的照片和一些手稿。二楼,主人要了四个当时正在唱歌喝酒的促销员的蜡像,还有关于他们生活的简介。
这座失落的建筑以前被称为德姬酒店。主人李德福,祖籍镇江,建于清光绪末年,随家人迁居周庄。因为他擅长烹饪美食,他开了一家酒店。夫妻俩40多岁的时候,有了女儿的名字,阿金。他们老了,就像一朵芙蓉花,压倒了水乡周庄的人群。追求者络绎不绝,李德福舍不得放弃女儿,也舍不得离开她的膝盖。小楼藏在一处旖旎之地,任她与父母共度仕途,劝酒时,拉客,生意兴隆。
周庄是江南水乡重要的商埠集镇,贞丰桥也是镇内重要的水陆区域。店铺相邻,商户云集。德姬酒店坐落在小桥流水、诗情画意的闹市区。宾客在微风中设酒,吟诗作画,窗外波浪小桥,舟楫往来,颇有情趣。一种“酒不使人醉,风景宜人迷人”,德姬饭店被戏称为“失落的建筑”。有人说这里风景一扇,酒香四溢,二扇,楼主的女儿阿金娇媚,所以有失传楼。
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南社创始人柳亚子、陈去病、王大觉、费公之等人,就曾四次在米楼饮酒苦吟,即兴作诗,慷慨唱和,后来有100多首诗在米发表。因此,周庄失去了名声。修复后的神秘建筑依然保持着原有的风格,靠近水边的小桥更是引人入胜。
每一个背着包去徒步的徒步者,可能都有三毛情结,来周庄的人大多都会在这里寻找三毛。沿着蜿蜒的石板路走,来到离普庆桥不远的钟石街111号,一家茶馆出现在眼前——三毛茶馆。周庄镇最有趣最值得一读的地方应该是三毛茶馆,这里有一个和台湾省女作家三毛的莫名其妙的故事。
三毛茶馆:周庄镇最好吃最值得一读的地方应该是三毛茶馆,这里有一个和台湾省女作家三毛之间令人费解的故事。1989年春天,油菜花盛开,多情的女人,走遍天下的台湾省女作家三毛,迎来了多情的周庄。她来到了周庄,那个让她魂牵梦绕的故乡。离开周庄后,当地作家写了一篇散文《三毛在周庄》,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后来,三毛在信中写道:“周庄真好。我会来周庄吃老奶奶茶,吃大闸蟹,在周庄的大街小巷走个够。”三毛把周庄当成了她梦寐以求的故乡,可现在她走了,留给人们的只有回忆和遗憾。
但周庄人没有忘记她。周庄的一个朋友最后在周庄开了一家茶馆,名字叫“三毛茶馆”,为了和一个传奇的台湾省女作家在周庄短暂停留,也为了永远定格她对本地作家的爱。周庄乡土作家张先生与台湾女作家三毛有书信往来,寄情难。于是,他收集了三毛和周庄过去的爱情,开了这家茶馆,取名三毛茶馆。三毛茶馆开业以来,来的人很多,大部分是怀念三毛的读者。茶馆里贴满了三毛的照片、三毛的生平和她写给先生的信。周庄的遗憾是三毛没待多久。三毛一离开周庄,就陷入了更大的孤独。三毛死的时候还在念叨周庄。枕河而居的三毛茶馆,有一种文化韵味,令人难忘。现在,伊人都走了,只有一家三毛茶馆在讲三毛和周庄的故事。
走累了,我们走进三毛茶楼,在楼上靠近河边靠窗的地方找了个位置,叫了一壶老奶奶茶,要了几碟茶。我们透过窗户看着江面上过往的船只,想象着三毛当年在周庄的行走,引发无限沉思。淡泊宁静的闲暇,是心灵的归宿。水天一色,方寸之间有江南水乡之美。在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静谧小镇,我们静下心来,在水乡的慢时光里,品味一份休闲的舒适与安逸,在这里体验时间的慢节奏,诠释生命的意义。茶馆里在放三毛最喜欢的歌《橄榄树》:“别问我从哪里来,我的家乡很远……”
周庄有一些值得一看的景点,如大成殿、沈万三故居、沈万三水中、镇谷堂(沈体兰故居)、南湖花园、周庄博物馆、怪楼、周庄船。
沈万三故居位于周庄镇东安。它是根据历史资料和原貌,在周庄傅贵花园原址上精心设计、建造和布置的仿明式建筑。沈万三水冢在镇北阴子浜底。水下有一座古墓,里面埋着沈万三的棺材。江面上波光粼粼,像无数碎银闪烁,笼罩着神秘。
珍谷堂,又名沈体兰故居,是爱国教育家沈体兰先生童年生活的地方。沈先生出生于周庄的书香门第。镇谷堂,位于古镇太平桥边,是一座高墙花窗白墙白瓦的四合院式民居,临街临河。环境优雅,古色古香,别具一格。
来到古镇后港西街的周庄博物馆,浏览琳琅满目的展品,追根溯源,寻找源头。在浓缩的时空里,你可以领略厚重的历史,感受多彩的水乡风情。周庄镇北面的白仙湖,湖水清澈,微波荡漾,湖边垂柳,曲径通幽,亭台楼阁,沿着鹅卵石小路穿过“海云亭”,穿过木栈桥,登上周庄船。
夜幕降临,我们来到了周庄的古戏台,在这里可以听一场昆曲,让我们忙碌的心情得到放松,让旅途的疲惫消失,感受心灵之旅的愉悦。
古戏台:戏台座位于南、北两侧,以古戏台、走马楼式表演建筑、展厅为主体。舞台中央由420只木雕凤凰围成一个复杂的盆地,称为“凤藻井”。这是古代* * *原理构建的一种“高级音”,使唱腔委婉动听。古戏台上表演昆曲,衣袖飘逸悦目,对天轻唱赏心悦目...
古代舞台上演的戏剧:《长生殿》《牡丹亭》《大白兔》《窦娥冤》《邪海》《寻亲》《二珠》等。昆曲,又称“昆山腔”、“昆剧”,是最古老的剧种。昆曲历史悠久。它起源于元末昆山一带(今属江苏)。昆曲成为明朝中期至清朝中期最有影响力的声乐戏曲,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传统最悠久的戏曲。
漫步古镇,体验小桥流水人家的舒适,走过一座又一座桥,看古桥驳岸,看小船摇摇晃晃掀起一片碧波;一叶轻舟,绿水蜿蜒,听一首吴歌小曲,与水手长聊天,让水乡的魅力静静流淌。在炊烟和船桨声中,在碧波荡漾中,弥漫的古韵袅袅。此时的周庄清新温柔,流淌着古韵,散发着浓浓的乡愁。时间仿佛在这里停止,我们仿佛回到了梦想中的故乡。周庄,一个时间可以停留的地方,诗意如画。周庄的美让人流连忘返。
孙克勤写文章,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