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袁统一符合历史潮流?是否说明文天祥执意抗袁,是对时代的无知?
分析
元朝的统一结束了中国自唐朝末年以来的长期分裂。重建一个辽阔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历史的进步和发展,有利于中国各民族的接触,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元明清的长期统一。
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功绩,并不意味着文天祥等人因为不谙时事,逆历史潮流而行,而坚持反抗元朝。文天祥作为南宋正直的大臣,在国难之际挺身而出,奋勇作战,甚至为国捐躯,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因此,元朝逐步统一中国与文天祥抗元的正义性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
文天祥简介。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0月9日),原名孙云,名宋瑞,字善。自号浮生道人,文山人。江南西路(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福田镇)庐陵县人,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士杰并称“宋末三杰”。
宋理宗宝玉四年(1256),21岁,文天祥中状元,成为状元。他一度主管军事装备监督和学士学院。他因直言斥责宦官董和讽刺贾似道而受到批评,几经沉浮。37岁时,他自邀为官。
德佑元年(1275),元军南下攻宋,文天祥倾其所有,广招士卒,勤王,任浙西江东都督兼平江府。救援常州时,因内部不和退守余杭。后来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与元军讲和。元朝的教练伯颜在去北方的路上被拘留并逃离家乡。
不久,他参加了在福州建立易立王昭允为皇帝,并前往南涧县聚集军队抵抗袁。京燕二年(1277),再次进攻江西,最终独输广东。祥兴元年(1278),魏王赵敏继位后,拜少保,封诏护国。
之后在五坡岭被俘,押往元大都。他被囚禁了三年,尽管屡受威胁和利诱,他仍然发誓宁死不屈。元十九年(1283 65438+十月),文天祥从容辞世,享年47岁。在明朝,谥号被赋予“忠义”。
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1,促进民族融合
元朝的统一有利于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促进了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发展,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行政区域的设立
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奠定了中国行政区划的基础。西藏归袁管辖,澎湖巡检司的设立,不仅统一了祖国的边疆,而且证明了这些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3.民族分化政策是消极的。
元朝统治者实行的民族分化政策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但这一政策并没有使各族人民相互隔离,后来成为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推翻元朝的催化剂。
4.民族融合的重要阶段
元朝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政权,虽然在治理方式上相对落后,但却是中国古代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