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的来源?金钱的代?

传统教科书一般会列举货币的特征,然后说明金银法币都有这些特征,所以金银法币就成了货币。但是这种写法很容易导致一个严重的误导,就是很多人会认为钱是可以随意设计的。换句话说,货币可以通过计划和法律来创造。但是历史事实告诉我们,钱不是一个人或者一群聪明人创造出来的,也不是某个历史上的国王有计划的创造出来的,而是大量的行动者通过不断的交换发现的。

简单来说,货币必然有一个多阶段的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发现货币可以有更多不同的用途,最终产生了书中提到的货币特征。当然,未来的货币生成过程可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特征,所以用书本上写的货币特征来判断一种商品是不是货币是不合适的。某一种商品最终能否变成货币,是由市场中的行为者决定的。比如在监狱里,香烟变成钱不是法律规定的,而是监狱里的犯人通过交换行动决定的。

扩展数据:

罗斯巴德沿袭了奥地利货币理论的传统,开始不是从货币的特性出发,而是从货币的生产过程出发来写作。奥地利货币理论起源于孟了,并传播到米塞斯。米塞斯的货币信用原理可以说是奥地利学派货币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的典范,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

在第三章的第一节中,罗斯巴德首先表达了直接交换的两个主要问题:第一是想要的重合;二是商品不可分割的问题。需求重合的问题,上一讲已经讲过了,这里不再赘述。我就直接引用原文关于货与货的划分问题:

“假设拥有一台犁的D想交换鸡蛋、奶油、鞋子和许多其他商品。显然,他不可能把自己的犁切成几块,换成鸡蛋、奶油之类的。每一个犁对别人的价值几乎为零。在直接交换的制度下,一副犁在交换中几乎没有适销性,即使有人生产,数量也会很少。”

简单来说,有些金融商品不能单独使用,这些金融商品分割后不能用于满足用途或生产过程中。犁就是一个例子。如果把犁分成几块,那么犁作为生产工具的用途就彻底消失,成为垃圾。

对于奥地利经济学来说,问题等于机会。谁能解决这个问题,谁就能得到更高的奖励。面对直接交换的问题,人类找到了间接交换的解决方法。间接交换的方法上节课已经介绍过了,我就不重复了。关键是间接交换多了一个交换媒介。

理论上,任何金融商品都可以成为交换媒介,但并不是每一种金融商品都具有与交换媒介相同的可销售性。请注意适销性,是指一个金融产品在特定的市场上更容易被接受为交易媒介,简单来说就是容易卖出去。因此,适销性与市场上的移动目的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只是间接关系。比如张三从来不抽烟。如果张三进了监狱,他还是会用香烟作为交换媒介。

按照奥地利学派的理论,在间接交换刚刚出现的时候,很多商品会成为交换媒介,但是市场中的行动者会逐渐发现有些商品更有市场。比如,盐作为交换媒介的适销性高于猪,市场中的行动者会逐渐放弃使用猪作为交换媒介,而使用盐作为交换媒介。当一种交换媒介被市场普遍接受时,它就成为这个市场的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