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历史沿革
1952,10 10月25日,在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的基础上,汇集了沈渊、屠守一、王俊魁、、、、吴等一批高水平学者,成立了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大学——北航。
1959年,中央关于指定一批重点高校的决定,指定16高校尝试招收中国自己的研究生,包括北航。
1960新增航空核动力、航空技术、工程物理系,1961建立飞机自动控制系统。至此,北航已建立10个院系,35个专业。
1977恢复全国高校统一招生,1978恢复研究生招生。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成立于1978年7月,制造工程建制恢复于165438年10月。
1984,北航被列为七五期间15重点高等学校。同年,它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22所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之一。截至2013年底,北航拥有1个国家实验室,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中心,3个中关村开放实验室。
国家实验室
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
虚拟现实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流体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航空发动机空气动力学与热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863”高技术CIMS设计自动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惯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可靠性与环境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飞机控制综合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空管新型导航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省级重点实验室
航空可靠性综合航空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网络技术重点实验室、新型计算机技术实验室、材料力学实验室、流体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仿真技术航空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航空电子与航空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特种功能材料与薄膜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高分子基复合材料高技术实验室、 教育部复杂系统分析与管理决策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城市运行应急保障仿真技术重点实验室。
研究所
航空探索研究所、ATE技术研究所、可靠性工程研究所、外国语研究所、装备工程研究所、管理系统工程研究所、机器人研究所、设计制造自动化研究所、制造工程研究所、软件工程研究所、计算科学与工程研究所、飞机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所、固体力学研究所、飞行设计研究所、飞控与仿真研究所、热动力研究所、电子综合系统研究所、 流体力学研究所、无人机设计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测控技术研究所、光电技术研究所、空间法研究所、电磁兼容技术研究所。
研究中心
BUAA-卡斯特R&D中心、微传感器技术中心、直升机研究中心、微电子研究中心、GPS工程研究中心、隐身与反隐身研究中心、风切变技术研究中心、石油化工高技术发展中心、飞机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心、探测技术研究中心、空中交通管制研究中心、螺旋桨研发中心、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软件科学研究中心、无人机研究中心、机器人研究中心、复合材料研究中心、微型飞行器研究中心、计算机与信息研发中心、电磁兼容与电磁安全先进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
国际跨学科科学院
2012年,北航“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揭牌,四位国际顶尖科学家入驻北航。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建立了五个研究中心,分别是:天然材料模拟研究中心,由材料疲劳与断裂领域的国际顶尖科学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罗伯特·里奇教授领导;以世界核物理领军人物、被誉为“放射性核束之父”的Yukio Tanya教授为中心。
宇宙核物理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大数据科学与工程国际研究中心,由国际著名数据库专家、爱丁堡皇家学院和苏格兰皇家学院院士范教授领衔;清洁能源系统和材料研究中心,由清洁能源领域的世界知名科学家约翰·温德尔·霍姆斯教授领导;国际介入医疗器械转型研究中心由国际骨生物力学和骨科植入物领域的国际知名科学家郑成功教授领导。
学习
中国工程图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中国系统仿真学会、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中国航空学会制导导航与控制分会、中国航空学会人机工程学航空医学救援分会、中国航空学会复合材料分会、中国航空学会可靠性分会、中国航空学会信号与信息处理分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故障分析分会、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图像分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生命专业委员会、中国航空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系统仿真学会虚拟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 学校在前沿技术研究领域居国内高校前列,有40余项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科研成果;学校先后成功研制并发射了多种型号的飞机,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如中国第一架轻型客机“北京一号”、亚洲第一枚探空火箭“北京二号”、中国第一架无人飞机“北京五号”、“蜜蜂”系列飞机、* * *轴流式双旋翼无人直升机等。从2001到2013,北航* *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9项;尤其是2005年至2013年,学校连续七年获得七项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3年,学校科研经费达23.23亿元,6项成果获国家奖励,3名教授及其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批准973项目5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项,面上项目237项。重大项目进展顺利,获得奖励。以“3D打印”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月宫一号”实验装置取得实质性进展。物理科学与核能工程学院参与的四夸克Zc(3900)的发现被评为2013年度美国物理杂志年度研究热点,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的两篇文章分别被列为近两年ESI热点论文和近十年材料领域高被引论文。
里程碑式的成就
昆虫飞行的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力学
实时三维图形平台BH-graph
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等复杂工程系统。
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微观结构和性能
截至2010年底,馆藏印刷型书刊249万册,进口数据库65个,电子图书65438+63.3万册,外文电子期刊65438+20万册。图书馆加入了北京市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全国范围内的文献保障体系,包括全国高校文献保障体系(CALIS)、北京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工业和信息化部七馆联席会议、北京高校图书馆联盟等。,并与国家图书馆、国家科技文献中心、中科院文献中心、北京大学、清华、人大、北师大等北京地区近80家图书馆以及全国10。学术期刊北航学报(社科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中和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全文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北航学报(自然科学版):Ei、CA、INSPEC、AJ、Aerospace(IAA、STAR)是我国自然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导弹与航天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等多个数据库。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复合材料杂志
大学英语
航空知识
《推进和动力研究》
《计算机科学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