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中的汉字简介

李(1936-)男,广东省五华县西坑镇东升村人。1958南开大学数学系毕业。他曾是河北工业大学的教授。他写过很多书,比如《代数大纲与习题》、《积分方程》等等。退休了。

中文名:李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36

职业:河北工业大学教授

毕业学校:南开大学

信仰:* *唯物主义

主要成就:从汉大赋到付晓美学观念的转变。

从《论语》看孔子的礼观

评郁达夫的小说《沉沦》

道家思想对汉赋的影响研究

代表作品:《陶早》(百年回眸)、《布谷鸟声》、《催人奋进》(南开校友通讯)、《优美旋律》等。

人物体验

河北工业大学教授,南开大学毕业。广东五环,1936出生,1954进入南开大学数学系,1958毕业。先后在天津理工大学、河北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任教,并担任理学院教授。

主要贡献

主要著作有《代数大纲及习题(附解)》和《积分方程》。从小爱好文学和音乐。写日记。在过去的10年里,他发表了20多部文学作品,主要是散文。出版的著作有:《陶早》(百年回眸,河北日报,2004年)、《布谷鸟声》、《催人奋进》(南开校友通讯)、《美丽旋律》(天津中年时代)。出版的作品有:《难忘激情岁月》《庐山之旅》《谈太极》《西固黄叶村探访随笔》《县城巨星》《寻找和感受古运河留下的历史遗迹》《润物细无声》《香山漫步》《河北工业大学历史博物馆探访随笔》《登上江南名楼》。他的成果被列入《中国人民告别大海》、《当代中国科技专家大典》、《捧着太阳的人》、《世界名人录》等。

工作内容

早上好,陶林春

1958秋天的一天,我告别南开公园,带着投身祖国教育事业的理想,来到云贝河畔美丽而古老的校园(北洋大学旧址,现河北工业大学东校区)。四十五年过去了,回首过去的岁月,感慨万千。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回忆起1982那个难忘的春天,我给我校第一届研究生上了第一堂课,开始在新开垦的研究生教学园里耕耘挥洒汗水。此后,我给工科研究生和应用数学研究生讲授了八门研究生课程:测度论、随机过程与数理统计、数学物理方法、积分方程、实分析、拓扑学、数理统计、泛函分析——它包含了数学的许多领域。回顾这一切,我感到欣慰和自豪。

河北理工1981首次招收5名研究生,1982春季开课。我选修了数学课程。第一次招生的时候,一切都需要重新摸索。数学无疑是研究生最重要的必修基础课。它的任务应该是使研究生掌握广泛的数学知识,具备相当的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研究生工作和数学工作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此制定了教学大纲,将计划的教学内容分为两门数学课。对研究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讨,多次召开“数学专题报告会”。这是一种“开门”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学术活动。实践表明,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有利于研究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效果理想。我的文章《工科研究生数学教学方法的一个经验总结》被选在天津市数学学会工科教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开幕式上宣读。

我在校园一个僻静的角落里的北新(B)楼2号9平米的小屋里住了29年,这里的一切都让我留恋。校园和北运河之间有一片水田和菜地。在春天和夏天,你可以听到布谷鸟的鸣叫。早上,我走在云贝河边的桃花堤上,感觉到了春天的气息。太阳升起来了,春天很美。重返校园,步入教室,研究生们的脸上充满了青春活力和探索知识的眼神。我仿佛进入了一个“桃花源”,在这里,我需要修剪,浇水,耕耘,努力。是的,春风吹地球,而且是在林春早,人们已经努力了很久。

春雨滋润着大地,满眼绿色。桃李园里,许多辛勤耕耘的庄稼人,用执着的追求、无私的奉献和“润物细无声”的作风,在学生心中播撒着爱的雨露。教学优秀,有说服力,有爱心,育人为先。

早上好,陶林春。

我愿永远做一名勤奋的园丁!

布谷鸟的声音令人振奋。

布谷鸟又叫了。

那是1978年的春天,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科学的春天来了,温暖的春风吹遍了中国。地震已经过去两年了,但我家还住在地震棚里,地震棚位于校园一个僻静的角落,靠近北运河。每天早上,天空就像鱼肚子一样白。坐在小圆桌旁备课写字的时候,不时听到窗外“布谷鸟,布谷鸟”甜美的叫声,让我神清气爽。好像很久没有听到布谷鸟的叫声了。在我的印象中,布谷鸟的叫声意味着努力和勤奋。小时候在广东农村老家,每当春天插秧忙的时候,就能听到田野里布谷鸟的鸣叫。勤劳的人们在田里耕作,我们小学生唱着歌:布谷鸟在叫,水在田里扑腾,我们都弯着腰从早到晚种着苗。

和为贵,和为昌。这一年,大家都在努力补课,加紧学习,把“文革十年”失去的时间找回来。化工系的一些老师自发组成讲座班,让我教数学物理方法。一天,我正在写演讲稿,出版社的两位编辑(其中一位是林子媛先生)来了。他们来预约。我答应写一本关于代数的书,这是我的第一本书,《代数大纲与习题》(附习题解答),后来出版了。我要讲课,要准备五月份文革后重新入学的第一届77名学生,还要写一本书。我决心努力工作,尽快出版这本书。

写作很难。夏天,地震棚酷热难耐,但我知道,没有努力,就没有丰硕的收获。“布谷鸟声,田里的水从早到晚扑簌簌作响,秧苗都弯在背上了。”我的耳边经常回响着布谷鸟的叫声:“布谷鸟,布谷鸟”,这种叫声督促和激励着我勤奋地写作。经过一年的努力,68万字的《代数小结与练习(附问题解答)》已经写完了。1982出版后畅销全国,每半年再版一次。出版社内部评价书获二等奖。后来,我完成了几部手稿和翻译(俄罗斯)。

五月的校园,青春洋溢,新生入学。我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注重因材施教。上午讲课,下午帮忙答疑,晚上备课或者写作。我身体不好。上课的时候在讲台上吐了两次。9月,患处大量出血。医生来注射止血针后,在教室旁边的实验室躺了两个小时,然后学生用铺板把我抬回地震棚。我在医院,做了手术,一个月后出院,投入到紧张的教学中。

我忘不了1978,这是我当老师的第20个年头。就是这一年,我在地震棚里挥汗如雨,写出了我的第一本书,68万字。这一年,我很努力,染了两次讲台,留在了医院。也是在这一年,我的教学生涯有了一个新的起点。在之后的20年里,我不仅教了4门本科生的数学课,还教了8门研究生的课程,比如测量论、积分方程等,默默耕耘在研究生教学的花园里。

“布谷鸟声,田里的水从早到晚扑簌簌作响,秧苗都弯回来了。”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小时候经常唱的这首歌,也不会忘记云贝河边布谷鸟的叫声:“布谷鸟,布谷鸟”,它呼唤人们去耕耘,去努力!

布谷鸟的声音鼓舞人心!

优美的旋律——听陆华亭的歌随想

有一天,当我从南开大学骑自行车回家,经过西固时,我听到从花园里传来响亮的歌声。我忍不住停下来听:

“朝霞染湖,雪山倒影映蓝天。哦,天哪,在黄昏的烟雾中,士兵们带着鱼回来了。嘿,鱼里面全是鱼。牛羊肥,瓜果鲜,红花如火遍草原。”

这是老歌《江南处处是边疆》。骑了几十里路已经很累了,但是一听,疲劳感突然减轻,然后完全消失。然后,听完之后,我看到了“运河水滚滚,红旗飘绿浪,火车头飞扬烟尘,棉花如海,粮食如山”的边疆风光。我被这首歌感动了,我把它带回家。

第二天,我骑着自行车从奥园到西固找,听歌。果然,到了西门,就听到了《洪湖水,浪》这首歌。我朝着歌声传来的地方走去,小桥流水,曲径通幽,芦苇绿树。在这个生态湿地芦花亭的古雅木亭里,一群人在唱歌。我坐在附近的一座小木桥上,静静地听着。《毛主席来我们农场》、《珊瑚颂》、《我的祖国》这些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歌曲,飘荡在芦花亭上空,歌声优美动听。歌手、伴奏、指挥都是精神饱满,乐在其中,完全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中。在《边疆游江南处处》的合唱中,一些女同志随着欢快激昂的歌声尽情跳起,现场爆发出阵阵掌声。列车员告诉我,大部分都是退休老人,热爱音乐,喜欢这些老歌。他们已经在这里唱了两年了,自娱自乐,正在做弥撒。南边一个亭子里还有唱诗班在唱歌,有《从四渡过赤水河》《过雪山草地》等气势磅礴的优美歌曲。

音乐的魅力,生活的美好,让这些老人每天都坚持在这里唱歌,乐在其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他们是如此的执着!音乐有“效果”。你看,他们都充满活力,他们的歌也给人带来快乐。芦花亭上嘹亮的歌声,为风景秀丽的西固增添了浓郁的文化特色和音乐氛围,更加生机勃勃。更有意义的是,他们在弘扬高雅音乐,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赞美和谐美好的生活。

我非常热爱音乐,唱过并熟悉了合唱团唱过的大约50首老歌。20世纪50年代初,我在家乡广东上中学的时候,是学校歌唱队的一员。清晨在操场草地上唱歌,唱《解放区的天空让天空晴朗》《团结就是力量》《歌唱祖国》等歌曲。年轻的时候喜欢唱歌和小提琴,现在芦花亭上的歌声很吸引人,很有感染力。我喜欢来这里散步,听歌。

歌唱和音乐可以陶冶人的身心,净化人的心灵;能启迪智慧,激励人们奋进,追求理想和美好;能让人更有激情,更有想象力,更有团队精神。让歌曲和优美的旋律娱乐身心,陶冶情操。庆祝和平、和谐、美好的生活,歌唱我们繁荣伟大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