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占领中国青岛的历史

1897年,在山东曹州巨野县张家庄,两名德国传教士因欺凌平民被杀。这是在中国教会与民众矛盾不断的背景下发生的偶然事件,却因为德国以此为借口出兵占领胶州湾而被载入史册。这就是巨野教案。1897 165438+10月14日,德国军舰在清军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从栈桥上轻松登陆,然后逼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年轻”的青岛(当时叫胶澳)才建成1891年。

觊觎胶州湾:提前一年做好规划

19年末20世纪初,德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资本主义强国。强劲的经济促使德国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德国外交抛弃了俾斯麦时代保守的“大陆政策”,转向更具冒险精神的“世界政策”。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公开宣称,他将争取更多的“太阳底下的地盘”。

从65438+1960年代起,德国考察了中国东部沿海的澎湖、大鹏湾、厦门、舟山和胶州湾等港口。其中,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于1869年3月踏上齐鲁大地,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野外考察。他的到来,对于山东来说,是殖民者罪恶的开始,是德国殖民统治的准备工作。李希霍芬对山东的矿产、物产、交通、港口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尤其对煤炭资源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通过考察,他得出以下结论:山东极其富庶,资源丰富,有大量廉价劳动力,还有胶州湾,可以作为军港和商港,位置优越。

甲午战争后,夺取青岛成为凯撒·威廉二世追求的目标,并开始制定占领计划。1896年,德国东亚舰队海军上将蒂尔皮茨乘坐“皇帝”号抵达胶州湾视察。同年12+05日,一份德国海军占领胶州湾的计划送达德国皇帝手中,其完整、详细、可行程度令人惊讶。

巨野宗教计划:德国人期待已久的借口

1897年,德国在中国沿海驻扎了旅游船队,伺机发动侵华战争,并派水质工程师弗朗西斯考察胶州湾水质,看是否可以作为军事基地。6月1897 65438+10月1日,德国驻华大使海靖傲慢地“通知”中国政府:“我们保留帝国军舰,在今年冬季必要时停泊胶州湾。”这其实是占领前的战书和宣言。10月1897 11夜爆发的巨野教案,成为德军出兵胶州湾的借口。威廉二世曾在一封信中写道:“中国人终于为我们提供了期待已久的理由和时间,我决定立刻出发。”

现在回头看巨野的宗教计划,是偶然事件,但也是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必然。19世纪,世界列强把对中国的觊觎变成了侵略的实际步骤,向中国派遣了大量的“马前卒”传教士。仅山东一地的统计,当时大大小小的教堂就有1300多座,其中不少成为侵略的据点。在1952胡生写的《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一书中,他揭露:“他们是虚伪悲哀的洋人,对中国人民是傲慢的,所以教会成了众怒的对象。”巨野教案的两名传教士也是因为不满欺负平民而被杀。

清军零抵抗:德军没有花一兵一卒。

巨野教案发生后,清政府严令山东巡抚派道官调查处理,并在15天内向德国政府赔礼道歉,由此可见中国对此案的重视,力图杜绝德国对中国的侵略。

然而,1897、165438年10月7日夜,威廉命令刚刚接替蒂尔皮茨出任远东舰队司令的少将·迪特里希在沪停泊:“所有舰队立即出发前往胶州,用最大可能的力量,坚决获得最充分的满足。此行的目的必须保密。”迪特里希接到密令后,命令在上海的德国舰队立即进入战争状态。13下午,迪特里希率领船队进入青岛前海。“驻守的清军哨兵从三色旗判断是德国军舰。连长章高元已经从“哨兵快车”上得到德国船只进港的消息。他正要请清兵过去,却见德船放出一条短舟,向岸边驶来。上尉安蒙和两名士官,连同中方翻译,前来看望连长张,”周说。当他看到三个德国军官时,他得知德国船已经进港停泊。待了几天可以离港,连长张挂了。张听了很舒服,便提议晚上在将军衙门设宴欢迎将军,并注意外交关系。装腔作势之后拒绝了清军的好意,11.03的日子就这样平静的溜走了。"

165438+10月14日早上7点,舰队司令迪特里希下达了占领胶州湾的命令。由羚羊号和威廉号官兵组成的500人海军陆战队,分乘3艘快艇从栈桥登陆,分别占领了兵工厂、电报局、栈桥和青岛炮台,包围了总参谋部衙门和4个兵营。中午,迪特里希向章高元发出最后通牒:胶州湾交给德军,清军必须在3小时内撤退到女谷口和崂山以外,期限为48小时。"之后,它将被当作敌人处理."

在德国人的胁迫下,章高元命令清军在4438+04年6月5日下午3点不放一枪一弹地撤出青岛村。同日,德军宣布占领胶州湾及其附近所有岛屿和领土。随后的18天,章高元在德军的威胁下再次撤退,从四面八方撤退到沧口,最后转移到烟台,青岛成为德国殖民地。

屈辱的条约

“给予比你要求的更多”

巨野教案后,清政府试图与德国谈判,但怕得罪外国人的清政府和总理衙门始终谨小慎微,一步步落入德国人的圈套。德国出兵占领胶州湾后,清政府举国震惊。山东巡抚李秉恒和一些御史主张对德作战,而以李鸿章为首的权臣则主张“以夷制夷”。115年10月15日夜,李鸿章到俄国驻华使馆,“以中国政府的名义恳请俄国支援”。然而,德国和俄罗斯很快达成妥协。俄罗斯没有反对德国占领胶州湾。作为交换,德国也支持俄国占领旅顺和大连。

在德国的压力下,1898年3月6日,李鸿章、翁同龢、海靖在北京正式签订了《胶澳租界条约》。德国强行租借青岛551.5平方公里的土地和海域,租期99年,取得了吉焦、清莱路的筑路权和铁路两侧的采矿权,致使8万多青岛居民和整个山东省。此外,还赔偿德国修建教堂的费用22.5万两白银。德国外长表示:“它准备给我们的比我们要求的更多。”

德国占领胶州湾和《胶澳租界条约》的签订影响巨大,不仅引发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而且直接推动了戊戌变法。对于青岛来说,奴役和掠夺的殖民历史开始了,这给青岛城市的功能和结构打上了鲜明的殖民烙印。记者王发燕

胶州湾备忘录

至少从1869开始,德国人就开始有计划地对胶州湾及其周边进行调查研究。当年3月,德国近代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齐鲁大地上穿梭1165公里,对山东的矿藏、贸易、交通作了详细的考察,并于1877年向德国政府提交了《山东地理》。

1897 65438+10月29日,德国使节海敬奉命再次租借胶州湾。

1897 165438+10月6日,威廉二世告诉德国外交部:如果中国政府不为巨野宗教案支付巨额赔偿并立即追捕凶手,舰队必须占领胶州湾并采取严重的报复行动。德皇在信中说:中国人终于给我们提供了渴望已久的理由和“意外”。

1897 165438+10月14早上7点,德国士兵在大雾中登陆胶州湾的土地。中午过后,章高元立即命令清军撤退到青岛山后面的四方村。情急之下,14钢炮扔给了德军。胶澳有没有海防基地,清政府建了七年多?就这样,胶州湾落入了德国雄鹰的魔爪之下。

1898年3月6日,76岁的李鸿章无力回天。他和翁同龢代表清政府与德国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德国不仅强行租借胶澳99年,整个山东省都成了它的势力范围。由此,胶州湾沿岸的小渔村成为当时远东最繁忙的工地,作为自由港被拉入世界格局。威廉二世国王将租借土地上的新城区命名为“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