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睢阳:唐朝的英雄历史悲剧

绥阳血战是安史之乱时期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也是争议比较大的一场战役。

睢阳城陷,张勋视死如归。

757年,唐之德二年十月初九,安史之乱起义军攻占了曾交战400余次、有生力量损失12万余人的江淮屏障绥阳。

在城池失陷的那一天,绥阳将军张勋和他的部下南纪昀和雷万春同时被杀。在城池失陷前,睢阳已被围困十月,长期缺粮。几名士兵因受重伤而无法作战。

巡抚祭奠西都,曰:“孤城若竭,则全发。不报陛下之命,死为鬼贼。”

城池失陷后,叛贼殷问曰:“闻督战,大呼曰,满眼血泪,牙皆断。这是为什么?”张勋答:“但以义恨贼,是不够的。”

殷气得把张勋的嘴撬开,发现只剩下三四颗牙。张勋骂:“我为你爹死,你猪狗不如。怎么能长久?”

殷很佩服张勋的正直,想放了张勋,但殷的部下提醒他:“如果他害怕军队,不如杀了他。”于是殷拿刀架在张勋身上,试图逼张勋投降,但张勋始终没有屈服。他遇害时49岁。

睢阳授血食的悲剧

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张勋从邱勇撤军后,率三千人马退守绥阳,与太守徐苑、县令姚枢会合。绥阳运河的位置很重要。如果掉了,后果不堪设想。

张勋退守绥阳后,坚守了10个月,期间兵力最多不到7000人。他前后与叛军交战400余战,甚至消灭了12万叛军。

后来绥阳城长期被困,军需和战争物资无法补充。叛军得知情况后,如铁桶般围城,局势岌岌可危。士兵们建议张勋弃城突围。

张勋和徐苑(另一位守绥阳的将军)都认为绥阳是长江和淮河的门户。一旦弃守,江淮将失去东南的财源和兵源,面黄肌瘦的伤兵只有1000多人。即使他们能突围,在强敌的追击下也很难生存。所以他坚持等待救援。

起义军起初用云头、木马、钩车等工具攻城,但都被张勋化解。最后他们比较聪明,停止了进攻,就这么围着不打了,等着唐军饿死。

很快城内食物告罄,唐军吃树皮和纸。吃了树皮和纸后,他们抓鸟和老鼠充饥,最后连鸟和老鼠都吃光了,只好吃士兵视为珍宝的皮甲。盔甲也有吃的一天,唐骏已经到了最后关头。

张勋守军,保持战斗力,继续守城。他杀了他的妃子,强迫官兵吃。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睢阳授血食”事件。

徐苑看着张勋以身作则,也杀了他的奴隶当口粮。主家所有人吃完饭后,突围出去求救的南纪云依然没有回来。你不能空着肚子守着城市,于是你开始吃城市里的老弱妇孺。历史记载,战前绥阳城有户籍人口4万,城内只剩下400人。

大部分战死,病死,也有相当一部分被自己人吃了。

关于悲剧形成的思考

绥阳之战的悲剧,始终根源于唐玄宗末年政治腐败引发的安史之乱。

直到渔阳传来震天动地的战鼓声,只闻一声小小的败北,玄宗这个老皇帝,不堪承受那颗脆弱的心。他带着杨贵妃、杨等一堆人偷偷打开城门逃往蜀国,毅然扔下中原美景和花花世界,置中原百姓于不顾,以致安史之乱急行军。

河北和河南都被占领了。河北省有兵部尚书、同中书平章(丞相),而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及部尚书、同中书平章、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分别会师常山(河北正定),击败史思明,收复沦陷区。

安庆绪的部下尹能够像一阵清风一样横扫河南,所有的城市都沦陷了,睢阳毫发未损。此时,原镇远县知府徐苑已战略性地放弃了邱勇,迁往宁陵。

张勋也因为宁陵城小,单靠自己很难支撑,所以他率领3000名士兵来到张巡,与徐苑会师,兵力达6800多人。就在这个时候,全面进攻了阴城。在张勋的智慧和勇气的防守下,经过16日夜激战,杀敌两万余人。

此战之后,完全信任张勋,将全军大权交给张,自己只负责后勤保障。殷手里有几十万叛军,但他不甘心失败,继续攻打和骚扰张勋。

张勋,从公元757年65438+十月到公元757年65438+十月,坚守十月孤城,以不到7000人的兵力打败了殷的几十万叛军,未尝败仗,十月保住了江淮地区的半壁江山,使朝廷及时转移江淮财富,调兵遣将,使从容收复两京,为唐朝保全天下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但睢阳最终失陷,张勋等36人被叛军杀害。悲剧的发生除了双方实力悬殊外,与河南驻淮海使节贺兰和驻彭城的许、尚衡为了个人安危,不顾民族危亡,嫉贤妒能,自取灭亡有直接关系。

后世很多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忽视了当时的历史现实。他们质疑张勋杀妾吃人的做法,认为这是违背人伦的,指责张勋是把绥阳城变成人间地狱的罪魁祸首,是反人类的历史罪人。

但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中,都记载了“爱妾”二字,可见张勋并非无情之人。张勋的妃子成为睢阳血食奖的第一个受害者,只能从当时的现实背景去思考和判断。

叛军围城近10个月,挖壕沟,壕沟外筑围栏。城内许多守军死于饥饿,大部分都是伤残精疲力尽。某种程度上,这个时候张勋杀妾,赏兵。他以一人之力,率部困城,为唐朝廷赢得了全力反攻、打击敌人的机会。这才由兵马大元帅李俶和副元帅郭子仪领兵成功收复了两个都城,挽救了唐朝的天下。

绥阳血战是安史之乱时期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如果没有张勋的绥阳保卫战,可能就没有唐朝之后持续150年的江山国。这种说法绝非夸大其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