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属于哪个城市?

三台

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三台,位于四川盆地中北部,是绵阳市下辖的一个县。三台县,面积2661平方公里,人口1.48万,位于东经104度43分至北纬105度18分,北纬30度43分至31度25分。它横跨涪江两岸,县人民政府就设在铜川镇。距绵阳市中心57公里,距成都市区153公里。辖6区41镇22乡,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53人,有汉、回、藏、羌、彝、满、白、土、维吾尔、蒙古、苗等民族。境内沿江地势平坦,丘陵浅浅,气候宜人,环境优美。三台县历史悠久。汉高祖高第年间,广汉县设立陇县;隋唐,子洲县,宋元,旌鸣铜川府,三台县,清雍正十二年设立;民国元年,三台县废弃,一直沿用至今。

三台在历史上享有“川北重镇、闽南名都”的美誉。1992被评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景区。县城南部的邕江流域是古国所在地;金钟山汉族群体是中国四大汉族群体之一;云台观是清朝皇帝赐予的,是四川第二大道观。县城内有两座古城建筑和千余米的城墙;“夕阳孤齐飞,秋水共长”的鲁班水库、团结水库;牛头山的杜甫草堂,新开发的凤凰山森林公园、东山公园、盘龙山大佛寺,古典建筑与现代园林相结合,都是旅游的好去处。他们长期担任州、县、府、道、行署。它们与唐宋时期的成都齐名,被誉为“西南大都市”,不仅是交通之地,也是商品集散地和经济文化中心。现在是四川历史文化名城。

三台是一个文人辈出的地方。古代有著名诗人李奇(690-751)、陈子昂(661-702)、诗人李逊(生卒年不详)、旅居海外的大诗人杜甫...有当代诗人叶川(有《天堂里的金菊》、《硬血》、《硬血》的诗)。

三台资源丰富。农业生态环境良好,宜发展农、林、牧、副、渔业。农业总产值和粮食、蚕茧、油料、生猪、棉花、水果总产量均居全省前列。瘦肉型猪、麦冬、蚕茧、橄榄、棉花都是国家商品生产基地。已探明的矿产有膨润土、盐卤、石灰石、砂金、石英岩、石油和天然气。

三台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形成了以电力、茧丝绸、五金机械、轻化工、食品为支柱的工业生产格局,30多种产品畅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7工业产值216000万元,工农业总产值之比为6:4。工业成为县域经济的有力支撑。

三个城市功能齐全,商业繁荣,名胜古迹众多。市政设施完备,市区常住人口超过65438+万;各类商业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形成了开放的新型流通体系;一系列历史文物和旅游景点蕴含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味道,食、住、行、游、购、玩一站式旅游服务到位,成为都市人休闲娱乐的后花园。

三台靠近绵阳、德阳、成都等大中城市。省干线塘坝路和钟勉路贯穿全境。全县所有乡镇都开通了国际程控电话、传真、无线寻呼和移动电话。水、电、气充足。三个工业经济开发区初具规模,投资环境优越,发展优势广阔。

宋先平四年(1001),朝廷将四川定为第四条川峡道,子洲道就是其中之一。子洲是川北重镇,与成都齐名。作为8世纪四川第二大城市,城市雄伟,交通发达。川北重要的交通要道开江上,来来往往的船只络绎不绝。我们来看:“涪江上木筏无数,半径之声总有”(《送翠都水翁下峡》)反映了交通枢纽子洲段涪江的繁忙;子洲城美丽的夜,来自“夜露轻,江满江。”(《打月为汉中王》)可见一斑;子洲城的布局有多规范:“路出双林,亭望井里”(望牛头山亭)。从这些诗歌中,一幅宁静美好的中世纪都市画卷呈现在我们面前。子洲城作为当时的省级行政机构——剑南东川省府,规模宏大,城墙高,城楼更高。杜甫的诗中,登子洲城楼的诗很多,如《九日登子洲城楼》、《春日登子洲城楼》、《等章待留,参加御宴南楼》等。这些诗和其他登山诗一样。可以想象几百年前是多么的繁华。现在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但我们只能从这样一个破门楼里去寻找和重温它的壮美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