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辛亥革命的思考
历史纪录片不好拍。
首先,历史给人的感觉是严肃、冷酷、理性的。因为岁月久远,尘埃深沉,它的枝桠被遮蔽,表情被淹没。而且由于其体积庞大,枝藤繁杂,匆匆的后人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阅读,只能忽略其细节,砍掉其枝藤,过滤掉其感情,只留下主干和经脉,于是历史就变得索然无味。
其次,因为信息的匮乏。在现代,只有几张照片和影像资料可以依靠,在更远的年代,只有成堆的旧纸。
那么,怎样才能让一部历史纪录片不仅枯燥,而且好看呢?首先,历史纪录片的创作者应该是思想家,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政治成熟度。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辛亥革命展示了近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以及中国各派政治力量的博弈、上层王朝的权力斗争和政治纷争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可以说历史事件纵横交错,错综复杂。如何更好地把握历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如何让叙事由表及里,如何化繁为简,如何在细节上去伪存真,这就要求创始人具有客观但不中庸,热情但不偏激,成熟而不保守的政治观念和态度。比如《大辛亥》中对孙中山、康梁、袁世凯、慈禧、李鸿章的描述和评价,就能充分体现这种态度。可以说,没有政治思想的相对成熟,很难做出有一定深度和分量的历史纪实作品。
其次,历史纪录片的创作者还必须具备高超的叙事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故事结构能力。同样的事件,可以用平庸甚至无味来形容,也可以用跌宕起伏、激情四射来形容。在这一点上,大辛亥可以说是花了不少心思。它调动一切声画手段,试图在纷繁复杂、扑朔迷离的历史表象中,挖掘出隐藏在事件进程中的矛盾和戏剧张力。比如详细展现了孙中山在伦敦惊心动魄的苦难经历及其对其革命事业的影响;再比如,表现了袁世凯在南北和谈过程中如何纵欲,拨弄时局,革命党如何一步步失势。通过对这些重要事件细节的充分表现,将冰冷尘封的历史变成一个个热点故事,让观众在享受故事的过程中,不自觉地“被诱惑”完成对历史的阅读和判断。
在国内为数不多的纪录片创作团队中,《大辛亥》的创作团队应该算是剧本创作功底最扎实,讲故事能力最强的团队之一。这得益于总导演韩晶多年拍摄故事片的功力,也得益于他多年不断的写作经验。近年来,韩晶团队创作拍摄了《你很幸福》、《江湖俏佳人》、《生死拼图》等电视剧,以及《鸽子》、《美丽寓言》、《心灵捕手》等数字电影和剧情电影,出版了《两个傻瓜》、《刺客令》、《北洋叛乱》、《心灵捕手》等童话和纪实文学作品。正是因为将丰富的故事片创作经验运用到历史纪录片的创作中,纪录片才具有了更强的知名度。
2.场景再现--历史纪录片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
电视纪录片是以现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现实人物为表现对象,经过艺术加工,以真实为精华,以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视艺术形式。
纪录片的核心是真实,但事实上,绝对的真实是不存在的。已经发生的事情,即使当时人和事都在,只要你把上一秒发生的事情在下一秒表现出来,也不是绝对真实的。更何况,更多的真实故事早已成为历史长河,甚至成为传说和歌谣。
那么,如何捕捉和表达这些曾经存在但已经消失的真相呢?
除了使用原图、原声、影像资料和故居、遗址、遗迹的图片外,由专业或非专业演员进行表演,已成为历史纪录片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段。“场景再现”可以追溯到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在1923年拍摄的《北方的纳努克》。这部纪录片描述了爱斯基摩人纳努克一家在严寒环境中挣扎求生的故事。许多场景是以故事片的形式拍摄的。比如爱斯基摩人居住的冰屋就是根据拍摄需要专门搭建的,猎杀海豹的场景也是组织拍摄的。但是影片中反映的人物和生活状态都是真实的。
近年来,探索频道、BBC等海外纪录片将“情节”的概念植入纪录片,“场景再现”的方法在历史题材纪录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最著名的是法国导演马拉特尔拍摄的纪录片《人类进化的史诗》,在法国、英国、德国都非常轰动。马拉特雷随后拍摄了姊妹篇《智人》,与演员一起再现了40万年前智人的生活。《智人》在法国播出时打破了收视率记录。
目前,随着《刺客联盟》、《北洋军阀》、《追求神秘》等纪录片的问世。由韩晶纪录片团队拍摄,特别是《刺客联盟》获得2009年中国十大纪录片作品,“场景再现”日益成为纪录片强有力的表现形式之一。观众显然对“空镜头”组成的“历史回顾”不太满意。场景的再现不仅丰富了纪录片的视觉风格,也拓展了纪录片的表现领域,有助于纪录片深入不可追寻的年代和人们的内心世界,这无疑极大地丰富了纪录片的表现空间。
3、真正的内核,电影的外壳——表现形式的大胆突破。
《大辛亥》不仅在表现手法上大量使用“情景再现”,而且有大胆的突破和极致的表现。
首先,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是由专业演员塑造的。导演、艺术家、造型师在查阅大量史料后,从数以千计的演员中筛选出具有历史人物基本特征的人选,进行特殊造型,使其在外貌上更接近真实的历史人物。造型师给演员造型完成后,反复对比修改历史人物照片,最后定妆。
为了营造历史纪录片特有的浓厚历史氛围,灯光师在《大辛亥》的每一个镜头里,都把人物的脸弄暗了。通过光线造型,强调人物的轮廓,而忽略五官的细节,使得这些历史人物的形象从相似走向灵性,给观众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辛亥》是一部电视纪录片,但它是由焦点平面拍摄的。摄影师根据不同场景的空间关系和人物的焦距,采用全套德国蔡司焦平面进行拍摄,影片的诗意语言形成了独特的虚实关系,使镜头在表现历史空间时有很好的层次感,赋予纪录片强烈而神秘的基调,在氛围上更贴近一些历史场景,因为历史总是让人感觉模糊而神秘。
大辛亥注重色彩的表现力,对不同的表现对象,不同的政治集团赋予不同的色彩。晚清是《大辛亥》要表现的重要内容之一。总的来说,灰色代表着衰败、衰落和凋零,最后一个王朝似乎也是灰色的。事实上,并非如此。奢华颓废到极致,黄昏的阳光最绚烂。所以,大辛亥大胆地赋予了晚清华丽的黄金,用黄金来表达它最终的浮华和没落。革命党大新海给它起了个蓝调,浅蓝中带着淡淡的灰,那是早晨醒来的颜色,懵懂透彻,仿佛一切都是废墟,一切皆有可能!
那些老照片,那些历史影像,都是来自于岁月最深处的记忆。它陈旧、暗淡,甚至因为被时间冲刷而破损,但它有着不容置疑的真实性。所以在大辛亥里,他们被赋予了沧桑的土黄色调。影片中经常出现的倒叙画面短小而堆砌,像是稍纵即逝的一瞥,更像是裸露在时间之河激流中凸出的石头。倒叙的颜色也是蓝色,但更深,平静,深思,追问。
《大辛亥》也强调画面的象征意义。比如孙中山给李鸿章写了一封信,李鸿章忙着给慈禧过六十大寿,没时间关心一个不起眼的左膀右臂的话。屏幕上出现的是,李鸿章半夜几案弃信,缓步来到窗前。这时隐约传来一曲婉约的昆曲,窗外浓浓的夜色更是凸显出歌舞升平的错觉。突然,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起,刹那间,幻觉突然破碎,像魔镜一样分崩离析。随之而来的是甲午战争的隆隆声。这套精心设计的画面很有象征意义,象征着晚清政府危在旦夕而不自知,还在载歌载舞,预示着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历史结局。
在表达武昌起义的核心情节时,大辛亥以火为象征,革命军高举义旗,攻破城门,每一个镜头都出现火焰。这个元素象征着辛亥革命是一场血与火的伟大革命,民主国家的诞生必须经过血的洗礼和火的历练。
说到张勋复辟,大辛亥以影子为标志。一群辫子兵冲进故宫,镜头回避现实,聚焦在墙上的影子,地上斑驳的人影,火中鬼魅的身影...象征着保皇派势力对民国的反击如同幽灵再现一样荒诞、扭曲、不恰当。
《大辛亥》因为画面的象征意义,在形式上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的“场景再现”,赋予了纪录片更震撼的视听体验和更广阔的思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