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城墙:古代战争文化史

平遥城墙:古代战争文化史

“把刀光剑影调暗,远离鼓声号角。”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曾经阻挡金戈铁马入侵、浴血抗敌的城墙,也逐渐发生了功能的变化。今天,它不再是统治者御敌的深沟和高垒,不再是庇护人民安居乐业的工事,不再是生灵涂炭、尸横如山的血腥之地。它已经变成了一个拥挤的旅游景点。但是,商业的抹黑掩盖不了它斑驳的痕迹,改变不了它的沧桑。其实不需要漂亮,不需要打扮,只要照原样出现,就够惊艳了。

人们现在看到的古城墙几乎都是明朝建造的。平遥古城墙也不例外。平遥古城墙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2700年前的西周。当时,周宣王的大臣尹吉甫在这里驻军,并在西部和北部修建城墙作为防御工事。后来,尹吉甫在平遥病逝。后人为了纪念他,不仅在城内修建了尹吉甫祠堂,还在东城墙上修建了“尹吉甫教头”。明初,朱元璋担心被他赶出中原的元朝残余势力会反击。除了在北方修建长城,他还命令地方政府修复长城,加强防御。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平遥古城墙在尹吉甫旧址上进行扩建。今天人们所看到的周长为6163米的防御工事就是这样建成的。当时是用掺有石灰的夯土建造的,比以前的素土堆更坚固,可以让城墙更加高耸。据说达到了12米的高度。可惜今天人们在平遥看到的城墙只有八九米高。因为,由于古城路改造,路面抬高了,城墙底埋了。现在从平遥古城的北门或南门都可以很容易的发现这种现象。

城墙原本是冷兵器时代的防御工事。而强弓强箭和抛石杠杆投入攻城战役时,指挥守军的士兵会明显暴露在城墙顶上,容易造成伤亡。所以我们要在城墙顶的外面建一个碉堡,叫做“女儿墙”。关于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一个悲伤的故事。据说一个工匠在建造这个碉堡的时候,带着他六岁的女儿。女儿看着父亲汗流浃背,拿着扇子围着父亲扇风,不小心踩空从墙上掉下来,死了。工匠极度悲伤,得到了大家的同情,于是把自己修建的工事命名为“胸墙”。女儿墙的高度刚好能盖住巡墙的马匹,所以也叫马墙。明朝中期,平遥地区多次遭到瓦拉人的入侵。为了更好地保护城市守卫,护墙都是用砖砌成的。

虽然加固后的胸墙一时占了上风,但也挡不住络绎不绝的瓦拉战士。那些背上背着长矛和弓箭的瓦拉骑兵,来的像闪电,去的像流星。他们不仅袭击了城市,还洗劫了城外的百姓。明朝隆庆元年,也就是1567年,瓦拉骑兵再次入侵平遥。守城官员亲眼目睹城外百姓惨遭杀害。更令人发指的是,他们明眸皓齿,胆大妄为,公然强奸妇女。据《汾州志》记载,王廷明的妻子施立宁死不屈。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出兵与否都会御敌,还是可以加强城防,保护自己的。于是,一年后,平遥县令岳一边动员当地富人捐款,一边用自己的“屯垦赎买”款,又修建了一座六门瓮城,加宽加深护城河,并增设吊桥。所以攻城难度更大。虽然各种防御工事会暂时威慑敌人,但土墙永远是赤裸裸的缺陷。这也是防守方官员不得不担心的地方。明朝万历三年,也就是1575年,经请示上级,城墙外侧全部用砖石加固。也就是今天人们在平遥古城墙外看到的。

学历史的都知道,明朝是汉人的土地,到了清朝就成了满族人的土地。满族人入主中原后,不像明朝,没有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当然,朝廷不需要派人修筑长城,地方政府也不需要整天巩固城防。但是,作为一个官员,总要有些成绩的。1703年,康熙皇帝西游路过平遥,一心讨好圣者的地方官员得到消息后,立即在城墙上修建了四座城楼。这些塔都是两层建筑,上层重檐九脊,下层单檐回廊。

由于清朝统治者照搬明朝的政治制度,采用儒家思想治理国家,赢得了汉族精英的支持,所以四海太平,天下安定。咸丰年间,平遥有个县令叫刘旭。为了加强儒家文化,他为六座城门题词,命名南门为迎勋,命名北门为公基,命名上东门为太和,命名下东门为秦汉,命名上西门为永定,命名下西门为凤仪。现在所有大门的青石匾额依然清晰可见,但县令大人的良苦用心,百姓并不买账。时至今日,当地人仍坚持按方向叫门。

要说平遥城墙的特点,城墙上有3000座城垛,72座瞭望塔。说到这里,很多人会想到孔子的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人。那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据说咸丰元年,平遥二十四个商人捐资修城墙。与此同时,南方爆发了大规模的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的招牌是拜上帝,其主要领导人自称与上帝有关,并破坏了占领地的孔庙,抛弃礼仪作为我们的鞋子。同为汉人的晋商为了表明尊儒的态度,不得不选择尊儒之路。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尊重儒家就是尊重孔子。因为孔子是鲁的都城,平遥过去被称为中都。就这样,平遥商人巧妙地以此线索邀请孔子到平遥,包括他的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人。于是在修复后的城墙上建造了三千座城垛和七十二座了望台。也有人指出,打开孔子的招牌有赞美武修文、祈求和平的意思。

从平遥古城墙的结构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战争文化的发展历史。如今,历史的烽烟早已烟消云散,曾经的金戈铁马不复存在。只有一段城墙在几个地方挺立着,仿佛在向过往的游客讲述古城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