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蛳粉的历史
螺蛳粉的历史:
胡椒是明末从美洲传入中国的,起初只是作为观赏作物和药材,进入中国的菜单并没有太长时间。花椒强势进入中国后,掀起了一场温和的饮食革命。柳州人将其掺入螺蛳粉中,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产生了螺蛳粉。
很多吃过螺蛳粉的人质疑螺蛳粉里为什么没有蜗牛?据说螺蛳粉的螺蛳汤是用螺蛳肉、猪骨、药材、天然香料等民间秘方熬制而成,熬汤后的螺蛳肉会因为其精华浓缩在汤里而被丢弃。
螺蛳粉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虽然历史不长,但螺蛳和米粉在柳州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柳州从事文物考古40多年的刘文认为,从小的方面看,柳州的历史文化发展轨迹就是一部采集食用蜗牛的历史。
螺蛳粉的真正产地;
陈述1:1980年代中期,解放南路有一家杂货店。它的店员经常早上拿一把干切粉,在隔壁的螺蛳摊上煮。后来有人买菜勾兑。王姬的奶奶,卖螺蛳粉的,觉得这个粉味道不错,就卖螺蛳粉。
说法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谷埠街菜场成为柳州最大的内生螺批发集散地。附近工人电影院的观众走后,喜欢逛来逛去,形成谷埠街夜市。
柳州人向来爱吃螺蛳和米粉,有的夜市老板同时经营水煮螺蛳和米粉。有些食客喜欢在米粉中加入油水很多的螺蛳汤,这样就形成了螺蛳粉的雏形。
陈述3:80年代初的一个晚上,几个外国人来到柳州,来到一家即将关门的米线摊前。因为没有骨头汤,只剩下一锅螺蛳汤,摊主就把米粉放在螺蛳汤里,和蔬菜花生一起煮。吃了之后,几个老外大呼好吃。后来摊主逐渐改进配料和制作,做螺蛳粉。
螺蛳粉的起源众说纷纭,无从考证,但几乎每一个传说都有着浓厚的“螺蛳情结”和“米粉情结”。
2008年,柳州螺蛳粉手工技艺成功申报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时负责申遗的黄小平在申遗文件中写道:“米粉与螺蛳粉相结合,是柳州人民的伟大创造,其独特的传统手工艺技艺是柳州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