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是什么时候开始编入历史教科书的?

中国历史教科书中高句丽表述的变化及解释

我们这里所说的历史教材,主要是指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我国中学和大学使用的历史教材。随着教育的发展和历史研究的深入,修改教科书是很正常的。

中国的中学和大学的历史教科书中对高句丽的提法的变化如下:

在20世纪50年代,高句丽在中学世界史教科书的朝鲜部分被描述为古代朝鲜的一个国家,而隋唐对朝鲜的战争在中国历史教科书中被描述为对外侵略战争。

直到上世纪80年代,1981出版的中学用教科书《世界史》仍将高句丽视为朝鲜半岛北部的奴隶国。

在大学历史教材中,中世纪世界史最具代表性。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箕子朝鲜、尉氏朝鲜和高句丽都是作为古代朝鲜国家在世界中世纪历史的一部分中被介绍的。还有一些教材没有提到箕子朝鲜、尉氏朝鲜和高句丽,比如高等教育出版社1956出版的《世界中世纪史讲义》。

20世纪60年代,教育部门出版了统一的教科书。在周一良主编的《世界通史》中世纪部分,箕子朝鲜、尉氏朝鲜和高句丽都被视为古代朝鲜国家,而高句丽更为详细。

65438年至0978年,由教育部门组织的14所院校联合编著的《古代中世纪世界史》中提到,高句丽是在中国崛起的跨境民族。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孙宜学主编的《世界中古史》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朱寰主编的《世界古代和中古史》,对高句丽的提法有较大改变,认为高句丽是以集安为中心在辽东、鸭绿江流域建立的古代政权。

199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各高等院校编写的教科书《世界通史》(6卷),该书客观记述了历史,将箕子朝鲜、尉氏朝鲜、高句丽等视为中国北方,将隋唐征服朝鲜视为维护统一的战争。

显然,我国大、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对高句丽的提法有了明显的变化,从上世纪50年代被视为朝鲜古国,到今天被视为东北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国内外政治气候的影响。也就是50年代,我国各方面都在恢复和发展,抗美援朝运动在全国展开。中国和朝鲜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团结成为一种政治趋势,研究论文和书籍都致力于中国和朝鲜的友谊。

第二,从学术研究上看,我国学者对东北古代封建国家和民族政权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没有专门的研究著作,论文也很少。教科书的编写,尤其是世界史的编写,受前苏联的世界通史和日本的东方历史系影响很大。

再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学者加强了对东北古代历史文化的研究,对高句丽民族归属和政权形成了共识。一些大学和中学的历史教科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因此在提法上发生了一些变化。

由于20世纪50-70年代缺乏系统的历史教科书,建议组织相关力量对建国以来出版使用的历史教科书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同时对教科书修订过程中出版发行的相关文件进行清理,使我们对历史教科书中高句丽提法的变化过程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