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决心、智慧三学是什么?

三无失误

戒与智合称为三学,即三训。佛陀教导我们,需要培养的正是这三种学习:

1.纪律——改善道德行为;

2.修正-致力于内心的平静;

3.培养智慧——培养智慧。

禁欲和智慧的关系是次要的,也就是循序渐进。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有了德,就要努力平复内心;内心平静,应该进一步提升智慧。

有的经典还把禁欲智慧三点分为八部分,称为“八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其中,正见、正念属于智慧,正语、正业、正命属于禁欲,正勤、正念、正定属于定学。也就是说,修习八圣道,就是培养禁欲的智慧。

不要以为修行就是坐在蒲团上不吃烟火。所谓修行,就是修习戒律、安定、智慧,修炼道德、冷静、智慧。

烦恼是根深蒂固的,想要摆脱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烦恼有三个层次,由粗到细,修行也是由低到高。修行的三个阶段可以消除三个层次的烦恼,即:

1.遵守戒律,摆脱得罪烦恼;

2.通过改版去除烦琐的烦恼;

3.通过培养智慧来消除潜在的烦恼。

(指佛教僧侣)遵守修道规则

道德行为在佛教中被称为“戒”。很多人片面地把“戒”理解为消极的禁止,认为有了戒就没有自由,这个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

然而,巴利文的“杰”是S?La,意为行为、习惯、品质、天性、本性等。,通常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良好的品德、良好的行为等。

从“节欲”的初衷来说,是积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修养。

一个人只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就不会做出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有道德有纪律的人不会做伤害别人的事,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纪律,又称“学习场所”,是指学习规范和训练规则。戒律可分为僧派和家派。还有很多修道学校,比如修道有227个基础学校,还有无数其他的小行为准则。然而,学习的地方虽然很多,但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摆脱烦恼。

相对来说,家里的学校要少得多,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只有五条,叫做“五戒”(pacasatilde拉).这五个学习场所是通过远离和避免五种不良行为实现的,即:

1.远离杀戮;

2.远离不拿(偷);

3.远离情欲(淫荡);

4.远离虚假的文字;

5.远离释放原因的各种酒精(麻醉剂)。

这五个学习点是做人、做好人、做好人的基本行为准则。有些人可能不理解遵守这五戒的意义,所以我们可以用“推己及人”的方法来理解遵守五戒的必要性。

出于对生命的尊重,我们不应该杀生。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珍惜生命,畏惧死亡;我不喜欢被伤害和杀害。为什么要对其他众生施暴,杀害他人?正因为我不想被伤害或杀害,所以我不应该伤害或杀害其他众生。这是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

我不希望自己拥有的财产被偷或被抢,所以我不应该偷、抢或占有别人的财产。

我希望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我希望家庭和睦,夫妻和睦,所以我不应该在外面乱搞男女关系,做爱,搞外遇。

我不喜欢被别人欺骗,我希望我说的话被别人相信,所以我应该说话算数,言行一致,不应该说假话,不应该骗人。人们都知道抽烟、喝酒、吸毒是不好的,浪费金钱,损害健康,甚至危害社区。喝酒会让人失去理智,喝醉后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远离这些娱乐性药物,时刻保持清醒。

总之,一个人要提升自己,完善自己,首先要有德。有了德行和节欲,你就不会在言行上做出任何伤害他人和社会的事情,也不会成为性烦恼的奴隶。遵守戒律,培养品德,就能摆脱得罪烦恼。

陷入佛教冥想

心平气和,一心一意,是内心的状态。培养稳定的方法叫做“停止”,意思是停止烦恼,致力于内心的平静。

佛陀传授了许多修炼的方法,在《纯道论》中被归类为四十种修炼。商务办公室(kamma & amp;ntildentildehaàna),也就是心脏工作的地方。所有的四十家种子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通过专注于一个单一的目标来达到内心的平静。

为什么你可以通过专注于一个目标来获得内心的平静?

比如,一个人没有工作,可能会游手好闲,甚至到处惹事。你帮他找工作,就让他安下心来工作;只要他有工作要做,就不会闲着没事干。我们的心也是如此。没有一个好的引导方向,就会跟着自己的喜好走,追求快感,飘。让它专注于一个具体的目标,它就会逐渐平静下来。这就是培养专注力的原则。佛教是从事精神工作的。它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引导这颗心,利用好它,让它往好的方向发展。

在经典中,修炼到一定高度的定力,通常被称为“禅定”。冥想意味着头脑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如果一个人达到了冥想的状态,他的头脑可以长时间保持在极度喜悦、幸福、宁静和非凡胜利的状态。

佛教把禅定分为八个层次,包括四色禅和四色禅:第一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那里没有空间,那里没有知识,那里没有地方,那里不需要思考。海拔越高越好。在高级冥想中,即使喜悦和快乐消失了,内心也只是处于一种极其宁静、微妙和非凡的状态。

此外,还有一种专注但低层次的禅修,叫做“近线禅修”,意思是接近禅的禅修。

在缅甸、泰国、斯里兰卡和其他把佛教传到南方的国家,这些培养专注力的方法仍然被广泛传授和实践。根据比库人的教导,很多禅修者,包括很多家人,都可以体验到不同层次的禅修,亲身证明佛陀教导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当禅修者进入禅修时,他的心不会有任何烦恼,甚至杂念也不会生起。其间,困扰的烦恼完全被强大的决心淹没。

想要摆脱潜伏的烦恼,根除内心的烦恼,就要修炼智慧。只有通过智慧才能根除烦恼。

这里说的智慧,不是指脑子转得快,理解能力强,记忆力好;也不代表你能在商场、官场、战场、考场上击败对手,登顶。这些能力只能称为天赋或智力,而不是佛教所说的智慧。佛教所指的智慧,是能透彻认识人生真相,洞察世界本质的智慧。

修定力的方法叫“修”,修智慧的方法叫“修”,就是如实观名观色法,观世间的无常、苦、无私。因此,培养专注力和智慧的方法统称为“停看”。

智慧

我们需要通过智慧来看待名色法,明白名色法无非是由眼、耳、鼻、舌、身、意组成的。眼、耳、鼻、舌、身称为五,即五感,构成此色身(身)。意义有六种,即六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种感官分别认知六种对象:色、声、嗅、味、触和各种现象(因法)。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我们的身心和这六个物体的相互作用。

当我们看到美好的事物,听到悦耳的声音,吃到美味的食物等等,就很容易变得贪婪,想要追求这些东西。注意,当你接触到不喜欢的对象时,你的内心会产生排斥和抗拒,很容易生气。对事物本质的无知叫做妄想。贪婪和无知都是不仁慈的,也就是烦恼。

我们要用这种方法来观察名色法是如何形成的。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善良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不善良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如何培养善良,如何避免不善良?

了解了名色的方法之后,还要进一步追溯名色的起因和生命的起因。每种水果都有它的原因,因此,生活也必然有它的原因。为什么会有生命?因为有烦恼,有贪欲,有追求,他们想要这个东西,想要那个东西,所以会采取行动,制造好的或坏的业障。当这些善业或恶业成熟时,就会产生相应的结果。生活和生活中的不同情况都是这些行为的结果。一旦有了生活,就坚持下去;当身心接触到不同的外界条件,就会有新的烦恼。这样一来,烦恼、业力、因缘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如果我们不努力打破这个链条,停止这个循环,轮回的痛苦将是无穷无尽的。

明白了名色、名色的成因之后,还要观察它们的无常、苦、无我。世间一切现象,包括身心,都不是永恒的,一切都是一瞬间的变化,这叫无常。一切都在遭受生灭的迫害,所以“苦”。因为无常和苦,不可能有所谓的“自我”、“灵魂”、“实体”、“本体”,也就是所谓的“无我”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无常、苦、无私的智慧来看待一切世界,包括我们自己的身心,以及他人的身心。无论过去、现在、未来,一切都是无常、苦、无私的。通过对智慧如此透彻的观察,当他的智慧成熟时,他就能摆脱烦恼,摆脱一切苦难。

智慧与四圣谛息息相关。在经典中,如实知四圣谛叫智慧,智慧所知的对象就是四圣谛。

通过智慧,我了解到了名色法属于苦的道理;著名的颜色方法的原因是为了收集神圣的真理。观名色法及名色法无常、苦、无私的原因,称为观智。也就是说,观察智慧的对象是苦谛和聚谛。当禅修者的智慧观成熟,也就是超越世界(脱离世界)的智慧——道智慧就诞生了。道的智慧完全去除了相应的烦恼,实现了涅槃。涅槃是灭圣的道理,也是道家智慧的目标。涅槃道智的开悟,是道的圣典。此外,从道的高真是通向灭苦之道的角度来看,修戒智慧的过程也可称为道的高真。

当一个禅修者完全消除了所有烦恼,他就被称为“泄密者”——消除所有烦恼的人。也可以叫“阿拉罕”——一个值得尊敬、尊重、支持的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