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县经济

2010年,陆川县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从2005年的43.23亿元增长到201397亿元,年均增长16.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高于“十五”时期。财政收入从2.52亿元增加到5.89亿元,年均增长18.5%,比“十五”时期提高10.2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从27.64亿元增加到7654.38+96亿元,年均增长20.99%,比“十五”时期增长65.438+065.438+0.29个百分点,是2000年的3.9倍,2005年的2.6倍,同比增长28.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319万元,是2000年的17.8倍和2005年的4倍,同比增长38.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69亿元,同比增长39.1%,居榆林首位。机械工业实现产值28.8亿元,同比增长57.6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0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首次突破3亿千瓦时,达到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居榆林首位。截至2009年底,陆川县工业化率达到1.83,高于榆林市平均水平0.25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7%,荣获2009年榆林市促进工业发展一等奖,是榆林市唯一连续四年获此殊荣的县(市、区)。第三产业结构从2005年的28.2∶32∶39.8调整优化到2065年的18.3∶48.4∶33.3,438+00。在第一、第三产业快速增长的同时,第二产业占陆川县经济的半壁江山。

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22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101.54亿元,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达到26543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54.38+084.44亿元,财政收入7.4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4.38+075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29元。陆川县是一个农业县,农业人口72.3万人,占陆川县总人口的86.5%,耕地面积40.42万亩,其中水田332654.38亩,坡地72654.38亩。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是区内外有名的水稻高产县。是全国第一个粮食跨纲县,年产杂交水稻种子6500粒。特色农业快速发展,农业生产迈上新台阶。陆川县农林牧渔总产值从2005年的201.5亿元增长到201年的35.07亿元,年均增长5.74%。新技术大面积推广,粮食产量稳步增长,机械化作业水平显著提高。我县先后被评为全国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县、全国水稻万亩高产示范县、广西特色水产养殖先进县。2009、2010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07-2010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2009年,陆川县被中央政府列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禄劝猪被农业部授予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2005年的64个增加到292个。

2012年,陆川县农林牧渔总产值达4714万元,增长6.5%。农业产业基地12个,其中1000亩以上连片基地6个。农业企业89家,其中市级12家,神龙网、广西银农两家企业进入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行列。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9个。陆川县继续获得中国生猪调运奖。大乔镇路透村被自治区命名为“陆川猪村”,福成生态养殖公司放养在林下的“陆川猪”成为钓鱼台国宾馆指定肉食。陆川县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粮食生产先进县,被列为广西唯一的全国全系统推进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2011广西粮油高产创建暨早稻田管理现场会在陆川县召开。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56家增加到124家,产值超亿元企业由4家增加到17家,产值超亿元企业实现零的突破,达到3家。“1+3+2”产业成效显著,机械制造、冶金建材行业快速崛起,向百亿元产业进军。“一区两园”建设加快推进。五年来,新入园企业41家,入园企业达到71家。北部产业集群被认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A级工业园区。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2006年至2010年,陆川县连续五年获得榆林市促进产业发展一等奖。获得“中国铁锅之都”称号的陆川铁锅,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最具地方特色的传统重要产业之一。主要品牌有“南珠”牌、“桂玲”牌、“135”牌铸铁锅、“铁人”牌电磁炉专用铸铁锅。产品覆盖全国各地,直销支持广东美的电器集团、山东九阳集团、浙江杭州宏阳集团等。产品出口到东南亚。年产值约10万,工业总产值近亿元。到2010年,陆川铁锅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将达到6.36亿元。

2008年上半年,玉柴配套企业实现总产值7.5亿元,增长37.4%,占陆川县机电制造业产值的77.7%。随着玉柴工程机械(中间挖坑)、玉柴汽车配件、香港威日房地产开发、广西瑞丰建材、玉林双胞胎饲料加工、江西正邦饲料加工的入驻,截至2008年7月,陆川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56家。2007年,园区工业产值达到37.45亿元,占陆川县工业经济的54.85%,比2006年园区工业产值191亿元增长9.61.0%。工业园区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2012新型工业化实现新突破。全面推进工业发展“335”战略,陆川县实现了工业总产值、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三大指标”增长50%以上。财政安排扶持企业发展资金5804万元。“五大支柱产业”产值快速增长,玉柴重工、开元机械工业产值分别增长7.14%、136.44%。北部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75.22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916亿元。陆川县工业化率达到2.53,比2011高出0.18。民国25年(1936),官巷中心学校(现县政府招待所)附设幼儿园一个班,招收26名幼儿。运营该公园的资金由县政府预算支持,但由于缺乏教师,该公园一年后关闭。32年,陆川县重开婴班,招收两个班共48人。班园位于县城的李祠堂内。34年,在县城以东的护城河畔(现幼儿园)新建了一所幼儿园。38年,幼儿园有4个班,80名学生,4名教师。

解放后,幼儿园继续办,经费由县财政预算拨款。1952 3月更名幼儿园。1954,两所民办幼儿园成立。1958年,除县城和乌石街道两所公办幼儿园外,农村托儿所、幼儿园(班)587所,幼儿19500人。教职工742人。次年,农业社队公共食堂相继解体,乡镇大规模集中劳动相对减少。更多的儿童可以由家庭照顾,入园和上幼儿园的儿童数量略有减少。在1960,有16所公立和集体幼儿园(班),30个班,795名学生,205所生产队幼儿园(班),6979名儿童。1962年调整后,全县只有10幼儿园(班),28个班740名学生,47名教职工。1984起,自治区编教材,语言要求拼音;计算需要在20年内学会分解和综合。另外还有常识、绘画手册、音乐方面的技能训练。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知县陈用宾兴田租和县镇捐的经费,在三丰书院(今属镇)右侧创办了第一所陆川县高等小学堂。这一时期,全县各地的先生们用寺产、免学租、社租、税、祖味等资金,兴办了19所高等或二等小学。宣彤二年(1910),全县有学校21所。次年由清朝改为民国,新旧交替,18学校停办。

民国5年(1916),陆川县高等小学改为第一县级小学,第二县级小学(马坡)、第三县级小学(乌石)、第四县级小学(良田)相继恢复。到12,全县有158所小学。后来由于军阀混战,经费短缺,20多所学校相继停办。县女子小学创办于13。23年全县有中央民族基础学校17所(含女子小学),在校生1444人。初级民族基础学校304所,学生9116人。入学率占全县人口的4.5%,占适龄儿童的34%。同年,县第一小学从万张坡三丰书院迁至陆川县中学旧址(现县政府招待所)。31年,全县有民族基础学校33所,学生3297人。教职工293人;有584所初级国家基础学校,有28,800名学生和564名教职员工。35年,中心民族基础学校减少到20所,小学民族基础学校减少到454所,学生35416人。38年,全县有小学教学点536个,在校学生24347人,教职工675人。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接管学校1950全县有小学458所,870个班,学生13907人。随着民主改革运动的发展,农村小学也在发展。1952年,全县有621所小学,学生49850人。1954年春,学校重组,学校减少到496所,学生41744人。

1976,农耕小学逐步并入全日制小学。从65438年到0980年,调整了小学教育,取消了小学附属初中班,保证了小学师资和教学设备,教育质量日益提高。1985年全县有小学163所,2696个班,91657名学生,每万人口有1478名学生。65438年至0986年,全县适龄儿童78743人,已入学76785人,入学率97.5%。同年6月165438+10月,玉林地区小学入学率、普及率、巩固率、毕业率分别为98.5%、98.8%、99%、97.6%。“四率”全部达到部颁标准。1989年全县有158所小学(村)、540所分校(教学点),在校生101056人,每万人口在校生1508人,比1950年增长6.26倍。民国二年(1913),陆川县令陈孟昌和一个士绅从县屠夫处筹得捐款4000元,并租用谷音和300元作为常年经费,将农校迁至关帝庙。经过对旧校址(原县试验棚、现县政府招待所)的改造,陆川县立中学校成立。4年,学校更名为学校。19年6月,国民党广西省政府以“纪律差”、“红色改造”为名,关闭了鲁中。20年春重新开放。同年秋,私立南屏初级中学在乌市滨兴慈成立;南兴区在清湖街道建立民办南兴初级中学。两年半后就要关闭了。21年秋,广西军阀白崇禧多次指出“陆川是第二个东兰”,下令再次关闭鲁中,次年秋恢复。24年春,陆川县立中学校从县城迁至万张坡(今师范学校)。30年春,龙翔镇(今麻坡镇)、青秀村(今冲)钟姓先生钟国佐,提议以1240石(米)为基金,兴办私立青秀初级中学。同时,南兴区开明人士刘耀东、先生谢春生、李元璋提出拨出125石作为本区老义会的地租,并同意本区各姓拨出700多石作为地租,以便在田亮街滨兴寺重新创办一所私立南兴初级中学。同年秋,陆川县初级中学开设高中班,更名为陆川县中学。31年秋,南平君子陆、李楚藩、李武兴、罗百坚提出按南平区各姓人口分配经费,共租谷400余间,在乌石街西侧宾兴寺重开私立和平初级中学。1936年春,由麻坡名流捐建。在严(今马坡中学)马坡街的背面创办私立北安初级中学。38年来,青秀、北安、和平、南星等县立中学1所,民办初级中学4所,28个班1.870人(高中生1.47人),教职工1.34人。

1950年春,陆川县人民政府接管陆川县中学。下半年,青秀、北安两所民办初中合并,学校设在马坡(北安初级中学),更名为陆川县中学城北分校。1951年春,陆川县中学北分校改为陆川县中学第一分校。同时,和平、南星两所民办初中合并,校址为乌石(原和平初级中学);陆川县中学第二分校。同年秋,县中学第一分校和第二分校分别改为陆川县第一初级中学和第二初级中学。1956年秋,全县开办良田、稻田两所初中,总招生10班(良田6班,稻田4班)。同年秋,乌市第二初级中学招收高二班。一年后,高三学生并入陆川县中学。1958年秋,内陆乡镇路东大队、大乔公社、清湖公社、麻婆公社、稻田公社、田亮公社相继兴办私立初中。次年,全县88个班4664名中学生。从1961到1962,根据中央“减少中等教育战线,缩小规模,合理布局”的精神,全县大部分民办初中关闭,县以下5所中学缩小班额。1963,全县保留陆川县中学、县第一初级中学、第二初级中学、田亮中学、米厂中学、陆城镇民办初级中学6所中学,在校生2447人,教职工251人。1985,中学再次调整压缩后,有县高级中学、县农业中学、麻坡中学、乌石中学、良田中学、鹿城镇中学、五星农场中学等7所高中,50所乡镇重点初中、联合初中,共427个班195229名学生。与解放初的1950相比,每万人口中学生人数由1949的64人增加到314人。1989年,全县有中学28所,高中生2090人,初中生15495人。每万人口中高中生为31人,初中生为231人。专任教师1449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543人。

陆川县1977至1989中学毕业生,考入2145高校和2645中等专业学校。清末小学教师多为秀才,也有举人。民国时期,中学教师多为大学毕业生,少数初中高中毕业。小学教师大部分初中毕业,少部分高中、初中、中专毕业,还有一部分小学毕业。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教师的素质,对在职教师进行了高级函授和职后培训,使他们的文化和专业水平逐年提高。1954中,小学专任教师1346人,其中大专学历5人;中专毕业25人;高中毕业69人,相当于高中学历95人;57名初级教师毕业,相当于3名初级教师;初中毕业生329人,相当于初级教师409人;高中毕业生354人。1959年,初中专任教师148人,本科毕业生10人,专科毕业生31人,专科毕业生26人,高中毕业生74人。7个人初中毕业。专任高中教师34人,其中本科毕业生15人,专科毕业生5人,专科毕业生5人,高中教师9人,小学教师3496人,其中中学及以上毕业生2492人,初中毕业生905人,小学毕业生99人。初中教师1231人,其中本科毕业生11人,初中毕业生258人,初中毕业生80人,初中毕业生820人,初中及以下毕业生62人。高中教师218人,其中本科毕业86人,专科毕业106人,专科毕业2人,中专、高中毕业24人。